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手术治疗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9月—2018年2月,应用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手术治疗92例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Knosp分级患者的垂体瘤切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型垂体瘤患者激素水平缓解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全切者69例,近全切患者17例,次全切患者5例,部分切除患者1例; Knosp分级0~2级垂体瘤患者的全切率(90. 5%)明显高于Knosp分级3~4级患者(41. 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Knosp分级0~2级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3~4级患者; Knosp分级0~2级和3~4级功能型垂体瘤患者的术后激素水平总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治疗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尤其是对于Knosp分级0~2级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情况及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5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理期间复发率4.65%远低于对照组总复发率为20.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总体满意度39.53%低于实验组总体满意度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可极大地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病毒核酸检测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临床中也出现了核酸检测初筛阴性且最终确诊的患者。在治疗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临床症状与肺部实际病变程度相分离的特点。一些患者临床症状并不重,但影像学检查却显示病变明显。本例病例提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病毒核酸阴性,不能简单排除。应密切追踪患者影像学表现,并及时进行病毒核酸复检,以免漏诊,造成病毒传播,错过治疗时机。在临床治疗中影像学检查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变程度判断、指导治疗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ST)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PCI)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资料探讨负性情绪对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发生支架内血栓病人根据是否存在负性情绪分为负性情绪组、非负性情绪组,对两组支架内血栓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负性情绪组发生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病例较多,非负性情绪组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病例较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癌的CT诊断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T检查特征.结果本组54例患者CT检查均呈现两种表现即:间接征象(包括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和直接征象.结论CT检查对于中央型肺癌的早期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癌肿的术前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立止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继续扩大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资料和方法 1.资料 选择我院2001年5月~2002年4月住院患者发病6h内,经脑CT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4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1)6h内应用立止血组(立止血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6.8岁±3.5岁;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75.8mmHg±14.9mmHg和106.4mmHg±17.3mmHg。发病后CT1时间平均2.9小时;(2)6h内未用立止血组(非立止血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57.1岁±2.9岁;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73.9mmHg±14.8mmHg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47岁,因发现下腹包块2个月而入院.以往月经规律(4~7/27天),量中等,无痛经及血块.于2个月前平卧时无意中触及下腹包块,如鸭蛋大小,活动可,并于活动时自觉下腹部坠痛,伴右下肢酸胀不适,无尿频、尿急及小便困难,无月经改变,无经间期阴道流血,无腹泻及脓血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从神经血管单元(NVU)这一整体性结构及其功能出发开展脑缺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NVU已经成为脑科学和脑重大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NVU主要组成细胞有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等,它们在结构上密切相关,在功能上共同维持脑稳态,在脑功能和脑缺血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NVU损伤导致微血管及血脑屏障完整性受损、神经元细胞死亡、神经胶质反应、免疫细胞浸润,甚至组织损伤和脑水肿。本文以期阐明NVU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脑缺血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为开展基于NVU结构和功能的脑缺血疾病防治药物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急性肺栓塞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月诊断为PE的29例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PE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临床症状和体征能提供重要线索。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动脉血气分析,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CT肺动脉造影,均能为PE早期诊断提供相对特征性改变,早期溶栓和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结论提高PE的早期诊断率,尽早溶栓和抗凝治疗是治疗成功、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yskerin假尿苷合成酶1(Dyskerin pseudouridine synthase 1,DKC1)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ontrol siRNA、DKC1 siRNA分别转染人脑胶质瘤U87细胞; Western blot检测DKC1蛋白表达水平及AKT、p-AKT、p70S6K、p-p70S6K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MMP)-2、MMP-9的表达量。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DKC1 siRNA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1)通过CCK-8实验发现下调DKC1基因后,与Ctrl siRNA组比较,在24 h、48 h、72 h、96 h时间点DKC1组胶质瘤U87细胞OD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0. 001)。(2)划痕实验显示:下调DKC1基因后,与Ctrl siRNA组比较,在0 h、24 h、48 h时间点DKC1组胶质瘤U87细胞迁移距离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0. 001)。(3) transwell实验显示:下调DKC1基因后,与Ctrl siRNA组比较,DKC1组胶质瘤U87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个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4) Western blot实验显示:与Ctrl siRNA组相比,DKC1组的基因序列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 05)。下调DKC1基因后,DKC1组的AKT、p AKT蛋白表达较Ctrl siRNA组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说明下调胶质瘤U87细胞中DKC1基因表达对于AKT、p AKT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DKC1组p70S6K、pp70S6K蛋白表达较Ctrl siRN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1),表明在U87细胞中下调DKC1基因对p70S6K、p-p70S6K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DKC1组MMP2、MMP9蛋白表达较Ctrl siRN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1),表明在U87细胞中下调DKC1基因对MMP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1) DKC1对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提示DKC1可能参与了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2) DKC1 siRNA靶向干扰了DKC1的表达,同时下调DKC1后AKT、p-AKT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70S6K、p-p70S6K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3) DKC1组胶质瘤U87细胞MMP2、MMP9的表达水平较Ctrl siRNA组明显降低;(4)下调DKC1的表达水平能够抑制人脑胶质瘤U87细胞迁移、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