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taheli髋臼成形术的初步报告王浩,赫荣国,马承宣,顾章平1临床资料本组l1例患儿,CDH闭合治疗后3例,闭合治疗后头坏死1例,手术治疗后4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2例,Legg-perthes病1例。手术年龄2.5~13岁,平均8岁;术后随诊2~...  相似文献   
2.
儿童浮膝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浮膝损伤较少见,多由于强暴力所致,并发生在同侧股骨、腔腓骨完全性骨折时。本院1971~1994年12月共收治11例,患儿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5岁。男8例,女3例。1例为双侧浮膝损伤。平均随访5.5年。随访5年以上5例。随访时无破行,下肢肌肉未见萎缩,膝关节元肿胀、疼痛,关节活动正常,无不稳定现象。骨折部位愈合良好。股骨弯曲2例,2年后骨髓腔开始通畅,弯曲逐渐纠正。讨论:本组患儿8例为汽车或摩托车撞伤;2例从高处摔下,站立位下坠,患侧下肢着地传导暴力造成1例肢体两处骨折;1例为重物直接…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臀小肌挛缩合并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臀小肌挛缩合并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1例王浩,赫荣国,马承宣患儿:女,6岁,臀部反复注射后下蹲受限3年。患儿3岁前常因感冒、发热,行抗生素双侧臀部肌肉注射,主要以青霉素为主,约注射青霉素300支。随后逐渐呈现外"八"字步态,并有下蹲受限。经按摩等保...  相似文献   
4.
髋臼造顶术治疗159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臼造顶术的疗效。方法:为159例(204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进行了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上端短缩截骨、髋臼造顶术。患儿年龄1.5 ̄13岁,平均7.5岁。结果:随访3年50例(66髋),随访10年以上29例(37髋)。按Mckay临床评定标准,3年随访组优良率为87.8%,随访10年组为85.0%。按Severin的X线评定标准,随访3年及10年组均为73.0%。结论  相似文献   
5.
Carroll手术入路治疗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arroll手术入路治疗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自1994年以来,采用Carroll手术入路治疗马蹄内翻足17例20只足,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左侧5例,右侧9例,双侧3例;手术年龄平均3.7岁(9月~9岁).结果:手术显露满意,切口张力不大,切口无皮肤坏死, 10~14 d 拆线,伤口愈合良好.经平均3年随访,切口瘢痕不明显,足外形及X线片矫正满意. 结论:Carroll手术入路治疗马蹄内翻足可获得充分显露,并可避免跟内侧血管损伤,切口愈合良好,畸形矫正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定期随访评价关节囊髋臼成形术治疗Legg Perthes病。方法 :2 5例 (平均 8.4岁 )Legg Perthes病中 ,CatterallⅠ型 1例 ,Ⅱ型 9例 ,Ⅲ型 7例 ,Ⅳ型 8例。采取临床和X线片测定 ,记录髋关节功能以及手术前后股骨头外移半脱位指数 ,髋臼覆盖百分比 ,股骨头宽指数和髋臼指数。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2 4(8~ 5 2 )个月。全部2 5例均获得优良临床结果。股骨头外移半脱位指数 ,术前为 1.3 83 8,术后为 1.3 2 0 0 (P >0 .0 5 ) ;髋臼覆盖百分比 :术前为 0 .785 0 ,术后为 1.10 0 0 (P <0 .0 1) ;股骨头宽指数 ,术前为 1.0 879,术后为 1.14 3 3 (P >0 .0 5 ) ;髋臼指数 ,术前为 2 0 .9167,术后为 7.0 83 3 (P <0 .0 1)。结论 :关节囊髋臼成形术是治疗大龄儿童Legg Perthes病手术方法之一 ,其效果确实 ,无需特殊器械 ,费用相对较低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简称医用胶)作为充填物能否阻止手术后的骨桥复发,并初步探讨充填物在骺板部分早闭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04在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通过切除兔股骨远端外髁处部分骺板,制成周围性骺板部分早闭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28只4-6周的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仅行关节囊切开,不切除骺板;模型组切除股骨远端外髁处部分骺板,但不充填任何物质;脂肪组充填自体脂肪;医用胶组充填医用胶。术后通过双下肢前后位X射线片、大体标本、组织学、组织化学等方法来观察和探讨医用胶治疗骺板部分早闭的效果。结果:实验兔2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使用脂肪和医用胶作为切除部分骺板所遗留骨缺损腔的充填物,术后16周股骨的长度较模型组明显延长[(8.95&;#177;0.16),(9.12&;#177;0.25),(7.88&;#177;0.46)cm】。②术后16周股骨远端的外翻角度脂肪组和医用胶组及模型组分别为(19.6&;#177;4.86)&;#176;,(15.4&;#177;2.13)&;#176;,(46.2&;#177;3.42)&;#176;.③股骨远端生长长度对照组最长,约占整个股骨生长的57.6%,模型组最短,只相当于整个股骨生长的21.4%,脂肪组及医用胶组生长处于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分别占整个股骨生长的46%和52%。 结论:充填物的充填并不能阻止因切除部分骺板所激活的成骨过程,而只是作为一种空间占据物,占据了形成骨桥所需的空间。医用胶是作为充填物的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旋转成形术治疗儿童股骨骨肉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并讨论膝关节旋转成形术治疗股骨骨肉瘤的方法和随访结果。材料和方法,对4例股骨远端的骨肉瘤患儿施行了肿瘤广泛局部切除,膝关节旋转成形术,其中女1例,男3例,平均年龄10岁,平均随访3年。结果:目前所有病例均成活,肿瘤局部无复发,术后佩戴义肢,下肢的负重和运动功能好。结论:踝关节代替膝关节旋转成形术对于膝关节周围的原发恶性肿瘤、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等也是另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1977年5月-1983年10月,曾一期采取切开复位、髋臼造顶和股骨短缩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CDH)75例,其中26例33个髋关节获得平均12.7年的随访。没有文献中的Mckay临床评定标准和SeverinX线评定标准对本组病例做了疗效评价。其临床优良率为85%,X线优良率为73%;术前髋臼指数平均为35度,术后降到18.1度,术前股骨头上移平均为3.5cm,术中短缩股骨2.1cm,结果  相似文献   
10.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治疗时机与方法。方法: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18例18个髋,再手术与第一次手术间隔时间平均1年3月。其中15个髋需要进行髋臼手术,12个髋需要股骨短缩及旋转截骨。结果:临床结果8个髋为优,5个髋为良,5个髋为可。x线片结果8个髋为优,4个髋为良,6个髋为可。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最佳手术时机在1年左右,其手术方法仍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病理改变来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