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方法:将362例患者按病因分组对比分析。结果:低心排组,CPB〉180min组,术前肾功能异常组术后发生ARF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术后发生ARF最主要的原因是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肾脏灌注压降低,转流时间过长,术前肾功能异常等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室缺合并室间隔膜部瘤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间隔缺损(室缺)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部分室缺的病人合并有室间隔膜部瘤,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特别是超声心动图广泛应用,室间隔膜部瘤的术前诊断率相当高。我院自1992年~1998年共收治室间隔缺损病人171例,合并有室间隔膜部瘤33例,其中真性室间隔膜部瘤6例,假性室间隔膜部瘤27例,均手术根治。并且根据室间隔膜部瘤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3例病人,男21例,女12例;年龄1岁~34岁,平均6.9岁;真性室间隔膜部瘤6例,假性室间隔膜部瘤27例。临床表…  相似文献   
3.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型。据Gathman统计只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1~4%能生存到婴儿期的很少,极个别症状轻者生长到成人。本症是全部肺静脉血不进入左心房丽集中到一个共同静脉干,引流到体静脉系统或右心房。我所治疗1例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手术成功。结合文献对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及分类、手术方法加以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优缺点。方法:21例心脏病患者,采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5例,室间隔缺损11例,房缺合并室缺3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法洛三联症1例。术不不阻断主动脉,心脏持续供血,不灌注停搏液及心脏局部冰霄降温,心脏缓慢跳动。结果:全部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无室颤和气栓,均痊愈出院。结论:本方法避免了主动脉阻断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以及心脏局部冰霄降温所致心肌冻伤,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最大限度保护心功能,简化手术操作,在做好排气措施下,该方法是安全可行的。但同时,由于心脏跳动及回心血流的影响,对复杂畸形的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心包内异位胸腺1例顾瑞华邵宏伟陈红李荣庆病儿男,3.5岁。生后即发现心脏杂音,现表现为智力迟钝、不会说话、不能行走、活动后气喘。经X线胸片、心电图、彩色多普勒等检查,诊断为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双上腔静脉、肺动脉高压。1995年4月在全麻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6.
肺不张,肺部感染是老年患者胸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对于有长期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基础的患者,其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病率更高.临床上常采用加强药物抗炎,鼻导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我们通过对同期临床术前采用呼吸道超声雾化150例及非超声雾化120例病人的治疗来观察其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52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年龄18岁至65岁,平均41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2例,室间隔缺损(VSD)1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8例,VSD合并PDA1例,单纯性肺动脉狭窄(PS)2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52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死亡2例,其余50例痊愈出院,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合并症的处理是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右心室扩张型心肌病三尖瓣替换术一例陈红常诚顾瑞华1临床资料我科于1995年7月行三尖瓣替换、右心房成形术治疗右心室扩张型心肌病1例。患儿男性、13岁,因间断发热、乏力、心悸、晕厥1年入院。经多项检查诊断为右心室扩张型心肌病,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Ⅲ...  相似文献   
9.
顾瑞华  陈阿贝 《天津医药》1992,20(5):287-289
本文报告1985年7月至1991年4月施行的6例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60岁。全部有心绞痛史,陈旧性心肌梗塞4例。手术采用体外循环合并中低温,用自体大隐静脉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之间架血管桥,解除因冠状动脉堵塞造成的心肌缺血。全组共搭桥19根,同时行室留瘤切除1例,血管内膜剥离1例。5例存活,1例死亡。诊断清楚、吻合满意、血运重建充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心肌保护,恰当的吻合秩序和应用蛇形桥有助于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0.
病儿男,4岁。生后40天发现心脏杂音。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2~3/VI级全收缩期杂音,P2亢进、分裂。心电图示窦性心律。X线胸片示肺动脉段饱满,肺血增多,心胸比率0.51。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右室增大,肌部室间隔中断8.3mm×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