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床手术中,遇见一先天性食管裂孔疝伴膈肾上腺皮质异位,现报道如下:患者女、63岁,返酸、嗳气,饭后呕吐40年,加重1年余,夜间常被迫半卧位,胸骨后及上腹部有烧灼感,近日更甚,于1991年4月18日入院。上消化道钡餐,X 线象示胃贲门前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在该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国外多项研究表明STA T4rs7574865 SNP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  相似文献   
3.
急性传染病防治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现就我市1985-1997年传染病发病动态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分析如下:一、传染病资料来源:传染病资料来源于濮阳市各县(区)历年传染病年报表。二、发病动态1、发病总趋势:全市1985-1997年13年来共发生甲、乙类传染病15种,计发生307908例,年均发病率为784-31/10万。在报告的15种传染病中,甲类1种,霍乱99例。乙类14种,发生307809,发病居前5位的疾病有:痢疾、病毒性肝炎,麻疹、流脑、乙脑。13年间发病率波动在220…  相似文献   
4.
背景:啤酒对血清酶活性的直接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体内外实验中受试者饮用啤酒后各种血清酶活性的变化情况。 设计:观察对比实验。 单位: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对象:实验于2005-03/04在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完成。选择泰山医学院学生17名,年龄19-35岁,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前均签署同意书。 方法:①体内实验:受试者统一正常饮食后3h采静脉血3mL,作为对照。然后立即口服啤酒4mL/kg,分别于15.30,45,60,90,120,180min后各采血3mL,测定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的变化。②体外实验:选取17份新鲜受试者血清,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每管0.5mL。对照管加入20μL生理盐水;测定管中加入20μL啤酒溶液,观察啤酒对以上各种酶活性的直接影响。 主要观察指标:体内外实验中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的活性。结果:纳入17名学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体内实验:啤酒可显著降低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418.08&;#177;58.68,3834l&;#177;63.01)nkat/L,显著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3678.57&;#177;436.25,3962.96&;#177;400.91)nkat/L(x^2=19.00&;#177;20.00,P〈0.01),其余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②体外实验:啤酒在体外对各种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结论:啤酒在体内外对酶活性均有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机体代谢,过量饮用会影响健康。在常规血清酶学检测中,应避免患者饮用啤酒所造成的干扰,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并分析致肠出血性埃希氏大肠杆菌0157:H7菌株EH297的整合酶基因。方法采用加接头的步移PCR方法,从溶源性噬菌体φ297的染色体DNA上类似于噬菌体933W的整合酶基因的一个40个核苷酸开始的,进行了克隆、亚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得到了噬菌体(297编码的整合酶基因(int)的完整序列,它的长度是1287bp,编码了428个氨基酸的Int蛋白质。将它们的序列与λ噬菌体的整合酶家族的其它成员进行了比较。发现噬菌体φ297的整合酶基因(int)与噬菌体VT1-Sakai的整合酶基因有79%的相似性,噬菌体φ297的Int蛋白与噬菌体、VT1-Sakai的Int蛋白在氨基酸序列上有82%的相似性。N-末端的氨基酸区域是完全保守的,而中心区和C-末端则显示出高度的变异。结论噬菌体φ297属于入噬菌体或它们的int基因来源于同一基因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亚力克对一次性灌服和连续灌服乙醇所致实验动物空间辨别和记忆获得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08在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完成。①Morris水迷宫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乙醇组、亚力克高、中和低剂量组5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和乙醇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亚力克高、中和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亚力克[由α-亚麻酸、L-赖氨酸、维生素和维生素C(432:187:18:8)组成11.6,0.8.0.4mL/kg,连续给药11d,在第11天给药前除生理盐水组外其余4组一次性灌服体积分数为0.5的乙醇5mL/kg后立即给药,给药后1h测试逃避潜伏期和目标区逗留的时间比值.②Y型电迷宫法:取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乙醇组、亚力克高,中和低剂量组5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灌服生理盐水;其余4组连续30d灌服体积分数为0.5的乙醇0.06ml/kg:测试小鼠每天的错误次数和反应时间.③避暗法:取昆明种小鼠40只,分组及给药方法同②.测试小鼠的避暗潜伏期,错误次数和受电击时间。结果:40只大鼠和8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亚力克对一次性灌服乙醇所致大鼠空间辨别障碍的预防作用:乙醇组在目标区逗留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值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亚克高、中、低剂量组(0.22&;#177;0.02,0.40&;#177;0.08,0.32&;#177;0.03,036&;#177;0.11,0.31&;#177;0.04)。②亚力克埘连续灌服乙醇所致小鼠空间辨别障碍的治疗作用:亚力克高剂量组的错误次数少于亚力克中、低剂量组和乙醇组[(1.9&;#177;1.3.3.1&;#177;1.2.3.7&;#177;2.0.5.8&;#177;1.7)次],亚力克高剂量组的反应时间短于亚力克中、低剂量组和乙醇组[(2.7&;#177;1.3,3.7&;#177;1.5,2.6&;#177;2.7,12.8&;#177;4.6)s]。③亚力克对连续灌服乙醇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治疗作用:亚力克高剂量组的错误次数少于亚力克低剂量组和乙醇组[(1.7&;#177;1.1,23&;#177;1.5,4.2&;#177;2.2)次],亚力克高剂量的电击时间短于亚力克中、低剂量组和乙醇组[(1.2&;#177;0.9,1.4&;#177;0.6,1.6&;#177;0.4,3.0&;#177;0.8)s],结论:①一次性灌服乙醇可明显干扰大鼠的空间学习及记忆再现能力,预先给予亚力克能明显减轻乙醇对此的损害作用:②连续灌服乙醇可造成小鼠空间学习能力下降和避暗作业中的记忆获得障碍,亚力克对记忆障碍有明显改善,且具有量效关系,最高剂量组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注射维生素C和芦丁后,急性疲劳性游泳运动小鼠机体各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完成,选择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芦丁组、维生素C组和维生素C+芦丁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芦丁组注射芦丁5mg/d,维生素C组注射维生素C8mg/d,维生素C+芦丁组每天注射芦丁5mg和维生素C8mg,持续15d。各组小鼠进行池中游泳至力竭,力竭标准:动物不能在水中保持上浮,开始下沉,取出后尾部受刺激逃避呈踉跄步态,身体不能保持平衡,但呼吸心跳存在。麻醉后断头处死,测定小鼠脑、心、肝、肾和骨骼肌中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氮蓝四唑光还原法。结果:所有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小鼠运动耐力比较:芦丁组、维生素C组及维生素C+芦丁组小鼠的耐力时间显著长于生理盐水组[(52.51±8.97,50.50±7.23和60.15±9.54,42.10±6.32)min(χ2=18.48~19.11,P<0.01)]。②各组小鼠各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比值比较:芦丁组、维生素C组和维生素C+芦丁组小鼠心、肾、肝和肌组织中比值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χ2=14.20~16.00,P<0.05),但维生素C+芦丁组的比值显著低于芦丁组和维生素C组(χ2=18.50~20.13,P<0.01)。结论:维生素C和芦丁均可降低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比值,减少力竭运动后因脂质过氧化而产生的自由基,延长机体过度运动的耐力,但两者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8岁。因呼吸、吞咽困难伴异物感2月余,于1989年2月27日入院。主诉:1988年7月曾因患右睾丸精原细胞瘤而在当地医院行右睾丸切除术,术后曾放疗4个月。体检:T36.5℃、R24次/分、BP14.7/10.7 kPa、P88次/分。左锁骨上窝扪及一核桃大小淋巴结,活动度尚可,心肺无异常。专科检查:右扁桃体畸形肿大,表面呈菜花状,其  相似文献   
9.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口腔细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院内感染的问题现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国外报道,约50%的健康人于夜间睡眠时可有口咽部的分泌物被吸入肺内。健康人由于咳嗽反射及呼吸道和肺的防御功能不致发生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减退,抵抗力降低,尤其是气管切开后,吞咽和会厌功能障碍,呼吸道和肺的防御功能减退,很容易发生吸人性肺炎。为了有针对性的做好护理工作,减少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我们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口腔及口咽部做了细菌培养,结果发现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口腔内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携带者比正常老年人多,其口腔内条件致病菌的携带率比正常老年人高。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患者,29岁,已婚。药物流产后 1 月余,阴道流血半月。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因停经40余天口服流产药物,阴道流血7天后自止。复查B超示:胚胎继续发育。在当地医院先后行3次清宫术,仍有阴道流血,于2004年4月15日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右偏,如孕 40 余天大小,于子宫前壁突出一包块约 5cm×5cm×5cm大小,质硬,形态不规则,无压痛。B超示:子宫下段异常回声光团声像图。血 HCG: 1.4ng/ml(正常值<0.1ng/ml)。临床诊断:绒癌。经抗炎+化疗(卡铂100mg,VP-16 100mg静滴 qd×5)后复查 B超示:瘤体较前无明显变化。遂行子宫全切术。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