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32岁。风湿热。Ⅱ导联R2、R3与R5、R6及R8、R10、R12、R22均为窦性激动下传心室,其余R波为结性或室性逸搏激动,梯形图示A型交替文氏传导。V1导联前两个R波及最后两个R波均为逸搏激动,中间连续的11个R波均为窦性QRS波群,窦性激动2∶1交替下传,梯形图示A型交替文氏周期。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合并A型交替性文氏传导。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43岁。因心悸、胸闷半年就诊。动态心电图 (图略 )示 :P -P间期规则 0 80s,P -R间期呈短长 2种。短P -R间期为 0 18~ 0 2 4s,长P -R间期为 0 40~ 0 48s,两者P -R间期互差 >0 0 6s ,3个长P -R间期后的 1个P波无QRS波伴随。图B(略 )示 :P -P间期规则 0 94s,P -R间期的变化规律与图A(略 )基本相同。图C(图 1)示 :P -P间规则0 94s,短P -R间期为 0 2 2s和 0 2 4s,长P -R间期为 0 40s逐渐增至 0 5 0s ,两者P -R间期互差 >0 0 6s ,4个长P -R间期后的 1个P波无QRS波伴随 ,…  相似文献   
3.
1 心电资料 当由于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室起搏而发生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心室夺获的P-R是变化,还是固定,是区分Ⅰ和Ⅱ型的标志。但人们对这一点往往不甚了解。我们遇到4例,分析报告如下,以引起同道们的重视。 例1男,72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图示:窦性P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26岁。因感冒治愈后出现心悸而入院。心肌酶升高,超声心动图大致正常。心电图(1A)示:窦性心动过速,频率102次/分,QRS呈完全性预激图形,V1-V6导联6波均向上,QRS波主波均向上,属A型预激。Ⅰ导联可见提前出现的QRS波为室性早搏。其余导联均示窦性冲动呈3:2下传心室,P—R间期固定,提示三度房室阻滞并旁道二度Ⅱ型阻滞。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3 5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心功能Ⅱ级。入院时心电图示心房扑动 (AF) ,以 2∶1下传心室。经地戈辛治疗 3d后记录图示AF伴A型交替文氏传导 ,短R -R间期的第 2个R波与第 1个不同为阿什曼现象所致。 2d后再次记录 ,仍示AF伴 4∶1房室传导 ,为典型A型交替性文氏房室传导阻滞 (以上心电图略 )。 1W后记录心电图示F波以 3∶1与 4∶1下传心室 ,出现两种F -R间期 :长R -R间期下传心室F -R间期短 ,短R -R间期下传心室F -R间期长。总的说来 ,房室传导情况依梯形图示 ,有两种可能 :1种为交接区有两…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76岁。因心悸、胸闷、气促1d入院。2年前患下壁心肌梗死。体检:双肺无异常,心率120次/min,心电图(图1)示:上2条Ⅱ、Ⅲ导联为同步记录,R_1与R_8呈QR型,宽0.10s,R_8之前有高尖P波,P-R间期0.16s,其余QRS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5岁。阵发性心悸2年余,发作性头晕1W入院。查体:BP112/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5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心脏超声心动图无异常。心电图:心房扑动4:1传导(图略)。临床诊断:冠心病、房扑。入院后记录图1A示F波频率300次/min,QRS波形态正常,房室传导比例为6:1、2:1和4:1、6:1和2:1,下传的F-R间期不等。如梯形图示:在交接区自上而下分3层阻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5 2岁 ,因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心衰三度入院。入院前患者长期间断地自服地高辛 ,氯化钾 ,近 5d来心慌气短加重进食少 ,入院记录心电图1A :窦性心律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后经强心、利尿服钾治疗。病人恶心、不能进食 ,尿量少 ,出现缓慢心率 ,记录心电图 1B :未见心房波P波及f波 ,从Ⅰ~V1导联R -R间期规则 ,为 1 2 0s,频率 5 0次 min ,V2 导联以后R -R间期 0 60s,频率 10 0次 min ,各导联QRS波仍呈右束支阻滞图形 ,QRS时间增宽至 0 2 0s ,V3~V5导联T波高耸呈帐篷样 ,S波…  相似文献   
9.
伴有不典型交替文氏周期的心房扑动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1患者男性,58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1)A为人院时描记,F波规则,3:1下传心室。FR有长短两种,RR间期出现长短交替现象。FR间期短者0.18s,出现在短RR间期(0.60s)内,长者O.22s.位于长RR(0.66s)间,二者交替发生,梯形图示在交界区有三层阻滞,上层以3;2文氏型传导,中层以4:3文氏型传导,下层以3:2传至心室。B为3天后描记心电图.F波频率无变化,梯形图示心房扑动伴交界区两层阻滞。上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联合踝臂指数(ABI)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8至2010年在日照市人民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患者194例,术前对其进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以及踝臂指数测量,血液生化检查,病史采集,并根据ABI≤0.90为阳性,ABI〉0.90为阴性,IMTI〉0.9mm为阳性,IMT〈0.9mm为阴性,设定为两项指标均为阴性为A组,ABI阳性为B1组,阴性为B2组,IMT阳性为C1组,阴性为C2组,两项指标均为阳性者为D组,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得出各组冠心病发病率。结果A组中冠心病发病率为9.1%,B1组为64.8%,B2组为29.9%,C1组为70.8%,C2组为28.4%,D组为89.1%,从以上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踝臂指数阳性能较好预测冠心病发生(B1:64.8%比B2:29.9%,P〈0.05);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也有重要意义(C1:70.8%比C2:28.4%,P〈0.05),两项指标均为阳性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要高于单一项指标(D:89.1%比B1:64.8%,C1:70.8%,P〈0.05),且两项指标阴性对冠心病的排除价值也要高于单一项指标阴性者(A:9.1%比B2:29.9%,C2:28.4%,P〈0.01)。结论联合应用ABI、IMT两项指标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