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B7:CD28/CTLA4共刺激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动态变化及其与MG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MG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经PMA(佛波酯)+ionomycin(钙离子导入剂)刺激的0h,6h,24h,48h时B7-1、B7-2、CD28、CTLA4分子在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1)0h,MG患者B7-1、B7-2分子总体表达增加,CD4^ 、CD8^ T细胞表面B7-1、B7-2的表达未见明显增加,PMA+ionomycin刺激后B7-1、B7-2在CD4^ 、CD8^ T细胞表面也无增加;(2)0h,CD28、CTLA4的表达增强,其中CD28^ 细胞的增多主要表现在CD4^ T细胞亚群,CTLA4的表达增强主要在CD8^ T细胞,在PMA+ionomycin激活后,CD28表达明显增强,持续到48h都处于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1),CTLA4表达出现短暂增强,6h即达高峰,以后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增强(P>0.05)。结论:MG患者外周血中B7:CD28/CTLA4通路共刺激相关分子表达增高,持续时间延长,检测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可反映机体的免疫激活状态,B7:CD28/CTLA4通路在MG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康惠尔透明贴治疗静脉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瑜  韩钊  吴雪洁  徐静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292-1292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临床护理观察发现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高浓度药(如甘露醇,脂肪乳),或因导管在静脉内保留太久均可引起血管内膜化学炎性反应。以前我们多用50%硫酸镁湿敷处理,自2003年以来我们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静脉炎,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温州地区脑卒中住院患者费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分析温州地区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提供依据。方法:疗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温州地区1037例脑卒中患者住院总费用进行构成比分析及采用单因素方差、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总费用的主要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住院总费用中构成比最大的是药费,占48.62%;其次是治疗费,占15.85%。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住院天数、呼吸道感染、意识障碍、尿失禁、上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卒中类型、入院科室、入院时改良的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应采取科学有效的诊疗措施,减少无效住院日及规范用药是降低住院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对象发病24小时内,首次脑CT扫描出血量≥20 ml的中到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住院患者,入院当天测定FIB,并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轻、中、重三个组.结果 纳人合格研究病例148例,患者的FIB水平范围是1.70~7.06 g/L,其均数为3.83±1.00g/L;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无差别(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别(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有极显著差别(P<0.01).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1HSS)评分与FIB水平成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302,P<0.001).结论 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FIB水平可以较好反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57例RA继发寰枢椎脱位的患者,男14例,女43例;年龄46~79岁(61.8±12.4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5~36.8年(17.5±3.7年),诊断RA后出现上颈椎相关症状时间为1.5~19.4年(8.9±2.4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颈部姿势异常和活动受限。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3例,C级12例,D级20例,E级22例;JOA评分4~14分(8.7±1.8分),VAS 4~10分(7.4±1.5分)。寰椎前向脱位44例,其中寰齿前间距(anterior atlantodental interval,AADI)>10mm者8例;寰椎后向脱位9例;寰椎前后向脱位4例。6例合并下颈椎不稳,10例合并枕颈部其他畸形。13例枕寰关节先天性融合及骨性融合无枕寰关节活动度者采用枕颈固定融合术治疗(A组);44例有枕寰关节活动度的患者采用寰枢椎融合固定融合术治疗,其中16例寰枢椎脱位牵引不能复位的患者先行前路经下颌下寰枢椎关节松解术再一期后路行寰枢椎融合术治疗(B组),28例寰枢椎脱位牵引能复位的患者直接采用后路寰枢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组)。定期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观察寰枢椎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手术时间100~130min(118.2±13.5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190.5±42.8ml);B组手术时间180~240min(221.4±20.3min),术中出血量100~260ml(157.3±36.1ml);C组手术时间100~130min(109.4±12.1min),术中出血量100~200ml(124.1±32.7ml)。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复查颈椎CT及MRI显示寰枢椎序列重建满意,齿状突区域脑脊液线清晰,脊髓无压迫,术后AADI为2~3mm(2.4±0.4m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84个月(34.4±10.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2例ASIA分级B级患者恢复至C级,C级患者6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9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其余患者无变化;JOA评分改善至10~17分(14.6±3.5分),VAS评分降至1~5分(3.6±1.4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例患者植骨块发生自发性部分吸收,随访1年半时植骨块吸收停止并部分融合,未再次行植骨术;其余患者植骨均融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和寰枢椎再脱位、失稳现象。结论:RA累及上颈椎时会造成寰枢椎脱位导致脊髓受压,依据枕寰关节活动度情况采用寰枢椎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血型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脑卒中住院患者1987例为病例组,其中脑梗塞1016例,脑出血75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16例;选择35岁以上非脑卒中住院患者21051例为对照组,计算各型脑卒中ABO血型的四种表现型的构成比,分析不同表现型与各型卒中的关系。结果(1)脑梗塞组,四种表现型构成比:O型36.4%、A型31%、B型25.8%、AB型6.8%;比值比(OR):O型0.952[95%可信区间CI 0.835~1.085]、A型1.066(95%CI 0.931~1.222)、B型1.012(95%CI 0.876~1.168)、AB型0.936(95%CI 0.729~1.201),P均>0.05。(2)脑出血组,构成比:O型42.5%、A型27%、B型24.2%AB型6.2%;OR:O型1.229(95%CI 1.061~1.424),P<0.05,A型0.879(95%CI 0.746~1.034)、B型0.932(95%CI0.787~1.103),AB型0.853(95%CI 0.632~1.150),P>0.05。(3)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构成比:O型39.4%、A型28.7%、B型26.9%、AB型5.1%;OR:O型1.078(95%CI 0.820~1.419)、A型0.955(95%CI 0.711~1.285)、B型1.069(95%CI 0.790~1.446),AB型0.689(95%CI 0.375~1.267),P均>0.05。结论ABO血型与脑卒中无相关性,脑出血组O型血的OR值有显著意义,提示脑出血与O型血可能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7.
8.
CHADS2评分指导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房颤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可使各年龄段脑卒中的危险增加4~5倍[1].相比安慰剂和阿司匹林治疗,抗凝治疗可以使房颤患者年卒中发生率分别减少近2/3和3/5,但抗凝治疗却增加了患者出血的风险[2,3],鉴于抗凝的利弊,如何评估房颤患者卒中发生风险就显得极为重要.CHADS2评分是众多评价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运用最广泛的一种.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对心源性卒中患者药物治疗中也推荐使用这一评分.现将CHADS2评分提出、应用价值、评分缺陷及其相关改良等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对象发病24小时内,首次脑CT扫描出血量≥20 ml的中到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住院患者,入院当天测定FIB,并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轻、中、重三个组.结果 纳人合格研究病例148例,患者的FIB水平范围是1.70~7.06 g/L,其均数为3.83±1.00g/L;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无差别(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别(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有极显著差别(P<0.01).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1HSS)评分与FIB水平成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302,P<0.001).结论 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FIB水平可以较好反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早期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加头针法早期介入(48h以内)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临床上在48h内开始治疗,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醒脑开窍加头针法(治疗组)、常规体针组(体针组)和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法(对照组)的NIHSS、MAS及Ashworth的评定比较和安全性评价.结果:NIHSS、MAS积分,组内比较:各组不同时间段(0、7、14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在治疗第7、14天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NIHSS:P<0.05,MAS:P<0.01),而体针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等级与各组比较明显改善(P<0.01).安全性评价,无死亡病例,各组出现少数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血压升高、GPT升高病例,各组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早期介入,与常规体针法比较,醒脑开窍加头针法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够减少肢体痉挛,且安全性好,有助于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