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儿童100例发铅与血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早期干预铅中毒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危害。方法:对100例儿童发铅与血铅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城市儿童发病率高,铅含量超标者多存在锌、钙、铁等元素含量不足,且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习困难等发病率高。结论: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多补充维生素C及优质蛋白可远离铅危害。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不完全川崎病38例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1967年由川崎富作首先报告,国内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syndrome,MCLS),是一种近年来常见又具有潜在生命威胁的小儿全身血管炎性疾病。而不完全川崎病因各种原因发病隐匿且发病率较高。现收集我科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不完全川崎病38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在提高对婴幼儿不完全川崎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以期减少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现报分析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我科收治38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其中男25例,占65.79%,女13例,占34.21%。年龄≤1岁18例,占47.37%,1~3岁19例,占50%,>5岁1例,占2.63%。入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19例,支气管炎9例,支气管肺炎7例,腹泻病2例,风湿热1例。起病原因:受凉12例,接种疫苗8例,不明原因18例。2临床表现热型:稽留热13例,占34.21%,驰张热15例,占39.47%,不规则热10例,占26.32%。季节:春季10例,占26.3%,夏季11例,占28.95%,秋季8例,占21.05%,冬季9例,占23.68%...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宝儿康散对于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困证的腹泻症状治疗作用,以及缩短病程和改善中医证候作用,同时观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15家中心共入选受试者168例,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加倍剂量组、原剂量组和对照组(止泻灵颗粒)。疗程为5 d。评价腹泻症状疗效、止泻时间、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腹泻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加倍剂量组为89.29%、原剂量组为69.09%、对照组为65.4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倍剂量组优于原剂量组和对照组。中位止泻时间,加倍剂量组为4 d、原剂量组为5 d、对照组超过5 d,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倍剂量组短于原剂量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加倍剂量组为94.64%、原剂量组为89.09%、对照组为81.8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倍剂量组优于对照组。单项症状中,在大便稀溏、便次增多方面,加倍剂量组优于对照组。试验过程中,仅原剂量组发生不良事件1例,发生率1.79%,经研究者判断,与试验用药无关。[结论]宝儿康散剂量加倍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困证,具有改善腹泻症状、缩短腹泻病程和改善中医证候作用,疗效优于止泻灵颗粒以及原剂量宝儿康散,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配合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研究。方法:治疗组采用吴茱萸穴贴敷治疗,每日晨起敷于患儿双涌泉、大椎穴;对照组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必要时予补液等对症治疗;分别观察给药1h、2h、4h、6h内退热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不良反应及依从性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吴茱萸穴位贴敷双涌泉、大椎穴治疗小儿发热,具有退热效果、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较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成药四季抗病毒合剂口服联合中药吴茱萸涌泉穴贴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四季抗病毒合剂口服,中药吴茱萸穴位贴敷双侧涌泉穴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与单纯西医静脉输液治疗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四季抗病毒合剂联合穴贴敷治疗在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等方面与纯西药治疗无明显疗效差异,并且患儿易于接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有疏风清热解毒,通腑泻火的功效,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肾炎容易反复,尿潜血阳性消失延缓甚至顽固,采用西药治疗同时,使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观察78例,结果表明,浮肿,尿蛋白转阴时间缩短,尤以尿潜血阳性消失明显,认为六味地黄丸符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并就其治疗机理及用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湿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从7个研究中心共入选急性水样便腹泻患儿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4例。两组均治疗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消失率、止泻时间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33%、74.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轮状病毒性肠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6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轮状病毒性肠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83%、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急性腹泻止泻时间的中位时间均为4 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治疗组大便性状、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发热、口渴喜饮的消失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5 d,治疗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口渴喜饮、小便短黄的消失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炎宁颗粒治疗急性水样便腹泻(湿热证)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急性腹泻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改善中医证候,与对照药蒙脱石散作用相当,且安全性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宝儿康散对于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病(脾虚湿困证)的疾病疗效、缩短病程作用和中医证候改善作用,同时观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16家医疗机构纳入受试者360例,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组(止泻灵颗粒)。分别给予不同的试药,疗程为3 d。观察疾病疗效、止泻时间、中医证候疗效、中医单项症状,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疾病疗效总有效率,高剂量组为87.29%,低剂量组为76.67%,阳性对照组为66.67%,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位止泻时间,高剂量组与低剂量均为3 d,阳性对照组未观察到中位止泻时间,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均短于阳性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高剂量组为92.37%,低剂量组为86.67%,阳性对照组为77.50%,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中医单项症状(大便稀溏、便次增多、肢体困倦、神疲、食欲不振和面色少华)总有效率,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均优于阳性对照组。试验过程中,共发生5例不良事件,其中低剂量组发生不良事件2例,发生率1.67%;阳性对照药组发生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2.50%,研究者判断所有不良事件均与试验药物无关。结论 加倍剂量宝儿康散治疗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脾虚湿困证),疗效优于原剂量宝儿康散和止泻灵颗粒,具有缩短腹泻病程、改善中医证候和中医单项症状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186例血糖血钙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早产儿的血糖及血钙水平。方法 :对 1 86例早产儿的血糖、血钙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 1 86例足月新生儿血糖、血钙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5 3例早产儿血糖 <3 .9mmol/L,41例早产儿血钙 <1 .3 mmol/L ,与 1 86例足月新生儿对照 ,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1 )。结论 :早产儿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 ,早期干预 ,有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