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妥泰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其化学结构为吡南果糖氨基磺酸酯。在我国1999年3月正式应用于临床。为了观察妥泰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和副反应,现将我院治疗的32例病人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南宁市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本地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防治水平。方法 对南宁市2000年12月-2002年11月67,342名新生儿进行主动监测。疑似病例作脑脊液(CSF)常规检查和血、CSF细菌分离培养。脑膜炎患婴进行动态评估与定期随访。结果 临床细菌性脑膜炎47例,发病率69.8/10万,农村病例占76.6%;明显高于城区;≤7天新生儿占61.7%,其中2天内占34.0%;医源性感染占6.4%。临床表现不典型,CSF中WBC中位数(M)=46×106/L,蛋白中位数(M)=1.83 g/L,WBC数与蛋白定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0.5308 t=4.2015 P<0.001)。CSF培养出病原菌4例(8.5%),阳性率低可能与检测前使用抗生素病例较多有关。血培养阳性率29.8%,以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为主。病死率25.5%,后遗症发生率48.6%。结诊降低该病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围产儿感染的防治和控制医源性感染。致病原流行病学监测,有利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韩蕴丽  熊雁  石靖 《广西医学》2008,30(11):1711-1713
婴儿期是癫痫的高发期,可出现多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及癫痫综合征,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于2001年5月在第24届国际癫痫学术会议上提出了癫痫发作和诊断的新方案.该方案澄清了关键术语"良性癫痫综合征"的概念,定义为易于治疗,不留后遗症的癫痫综合征,并提出了几种与婴儿相关的良性癫痫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互动启发式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法对广西医科大学2002级71名临床医学本科学生进行儿科学临床见习带教,并进行考试及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参与学生认为互动启发式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结论互动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有益于学生的儿科临床见习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综合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 7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分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按临床常规治疗的 38例为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 HBO综合治疗的 4 0例为治疗组 ,对两组病人进行比较 ,并对患儿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治疗组痊愈 2 5例 ,显效 8例 ,好转 6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 97.5 %。对照组治愈 16例 ,显效 5例 ,好转 8例 ,无效 9例 ,两组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 4 0例中 ,高压氧治疗 <4疗程 2 2例 ,>4疗程 18例 ,治愈率分别为 4 5 .4 5 %和 83.33% ,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5 ) ;随访结果 :治疗组有后遗症 7例 ,占 17.5 % ,对照组有后遗症 2 1例 ,占 5 5 .2 6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 ,能提高疗效 ,减少后遗症 ,增加疗程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对癫痫患儿体质量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首次诊断癫痫TPM单药治疗的患儿3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6个月进行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IR)指数、瘦素、脂联素、瘦素/脂联素(L/A)测定,进行TPM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结果:TPM治疗3个月的患儿胰岛素、IR指数、瘦素、L/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体质量、BMI及脂联素水平变化不明显(均P>0.05);TPM治疗6个月的患儿胰岛素、IR指数、瘦素、L/A较治疗3个月下降更明显(均P<0.001),体质量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均明显增高(P<0.05),B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脂联素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TPM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M治疗对癫痫患儿体质量及糖脂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儿童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SL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纳入315例SLE患儿中,58例确诊NPSLE,男11例、女47例,平均年龄(10.45±2.63)岁;共出现14种神经精神症状,依次为头痛21例、癫痫发作19例、脑血管意外15例、脱髓鞘综合征13例、情绪失调10例。58例NPSLE患儿均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53例(91.4%);44例行脑电图检查,异常38例(86.4%);39例行脑脊液检查,异常34例(87.2%)。首次发病发生NPSLE较未发生NPSLE的患儿,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发病的23例患儿病死率为21.7%,高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发病的35例患儿(病死率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小板计数降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激素治疗不规范是发生NPSL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PSLE以头痛、癫痫发作最多见,血小板计数降低的NPSLE患儿更早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近年NPSLE患儿病死率较前有所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激素治疗不规范是SLE患儿发生NPSL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韩蕴丽  于道华 《广西医学》2006,28(9):1384-1385
目的 探讨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和脑电图表现.方法 对30例诊断偏头痛的患儿进行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分析.结果 30例偏头痛患儿均表现为发作性头痛,部分伴有先兆,11例(36.7%)患儿脑电图表现异常.结论 偏头痛是儿童常见的发作性疾病,部分表现有脑电图异常,应避免误诊为癫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际头痛学会2004年发布的《头痛分类和诊断标准》第2版(ICHD-Ⅱ)与儿童偏头痛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5-2013-12入住儿科或神经内科的20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中,由临床医生经验性诊断为偏头痛130例,其他类型的原发性头痛70例。偏头痛中符合ICHD-Ⅱ儿童偏头痛诊断标准者60例(46.15%,男31例,女29例),可能性者70例(53.85%)。≤10岁年龄组和10岁年龄组患儿的单侧、双侧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分别为5.54、7.19,P值分别为0.02、0.03),疼痛部位具有年龄依赖性,单侧性疼痛与年龄呈正相关(r=0.25,P=0.004),双侧性与年龄呈负相关(r=-0.24,P=0.007)。搏动性疼痛的发生率为41.54%,≤10岁年龄组和10岁年龄组患儿搏动性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37),搏动性疼痛与年龄无相关性(r=0.17,P=0.06)。结论 ICHD-Ⅱ诊断儿童偏头痛严格而繁琐,儿童偏头痛的疼痛部位具有年龄依赖性,头痛的性质与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SE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0例S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年龄、病因、诱因、发作类型、发作持续时间及控制时间对SE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SE在各年龄段均可见,以感染和症状性损伤为其常见的诱因及病因,发作的类型以CSE多见,持续时间多为10~60 min,治疗后控制时间多≤30 min。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显示发作持续时间≤60 min,发作后在≤30 min内控制的SE,给予规则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疗效(P〈0.01)。结论 SE在各年龄段均可见,以症状性病因最常见,往往由感染诱发,发作类型大部分为CSE;发作持续时间、控制时间与SE近期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