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变化,研究外周血CTC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评估外周血CTC在早中期结直肠癌中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地纳入67例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同期收集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患者根治性手术前24h、术后3个月以及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7.5mL),采用差减富集-免疫荧光原位杂交(SE-iFISH)技术分离和鉴定CTC。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约登指数判定CTC诊断结直肠癌的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校正,综合评估CTC诊断早中期结直肠癌的价值,然后结合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术后随访资料,分析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CTC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人(91.0%vs.5.0%,P<0.01)。术后CTC的数值与侵袭深度及肿瘤部位显著有关(P=0.001;P=0.044),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CEA水平以及CA-199水平无相关性。术前CTC的数值与上述临床病理参数均不相关。术前CTC对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无预测意义(AUC=0.359,P=0.068;AUC=0.428,P=0.423);术后CTC临界点为3个/7.5mL对DFS和OS有预测意义(AUC=0.936,P<0.001;AUC=0.863,P<0.001)。早中期结直肠癌术后分为良好预后组(术后CTC<3或者术后CTC数目比术前CTC数目减少或持平)和不良预后组(术后CTC≥3或者术后CTC数目比术前CTC数目增加),良好预后组的DFS较不良预后组显著延长(43.7月vs.20.4月,P<0.001;48.7月vs.26.8月,P<0.001),并且总生存期(OS)也显著延长(54.4月vs.43.3月,P<0.001;54.8月vs.45.1月,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后CTC≥3个/7.5mL是DFS和OS的不良独立因素。【结论】CTC在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术前CTC数值不能预测早中期结直肠癌的预后,但术后CTC数值和动态检测手术前后CTC的变化均可以独立预测早中期结直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社区医院综合干预措施对老年可能肌少症患者肌肉质量、身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至7月纳入的64名老年可能肌少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并发症管理及健康教育(n=30),研究组实施包括并发症、运动、营养的综合管理(n=34).通过12周的干预,观察干预措施对2组人群小腿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膝内翻、膝外翻和每周运动时间对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影响.方法:对141名长治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膝关节ROM的测定,每位测量者接受膝关节主动姿势与被动姿势下的测量.结果:性别、体重不足、每周运动时间(T<1 h)对膝关节ROM的影响不显著(P>0.05);超重、膝外翻、每周运动时间(T>5 h)对膝关节ROM具有明显的影响(P<0.01).每周运动时间(1 h<T<5 h)和膝内翻对膝关节ROM的影响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年大学生ROM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BMI、膝内翻、膝外翻和每周运动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肌肉电刺激(局部电刺激和全身电刺激)对老年人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肌肉电刺激对老年人肌肉质量、肌肉力量或身体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到2021年2月22日.采用Review Manager 5.4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共496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肌肉力量明显改善(SMD=0.65,95%CI:0.47~0.84,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全身电刺激干预下肌肉质量(SMD=0.71,95% CI:0.45~0.97,P<0.05)和肌肉力量(SMD=0.81,95%CI:0.59~ 1.04,P<0.05)均有明显改善;局部电刺激干预下肌肉力量有明显改善(SMD=0.34,95%CI:0.02~ 0.65,P<0.05)而身体功能未改善(SMD=0.02,95%CI:-0.30~ 0.34,P>0.05).结论:局部电刺激和全身电刺激均可改善老年人肌肉力量,全身电刺激对老年人的肌肉功能影响优于局部电刺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流限制下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BFR)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大学生的下肢动态姿势控制的影响。方法 2023年3月至5月,招募西安体育学院FAI大学生40例,随机分为高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HI-PJT, n=14)组、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 n=13)组和LI-PJT+BFR组(n=13),各组完成相应的干预训练,共6周。干预前后,采用无线遥感表面肌电测试仪测量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肠肌外侧头、臀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VIC)和单腿下落(SLL)时肌电均方根值(RMS),采用Y平衡和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CAIT)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除LI-PJT组腓骨长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MVIC和RMS,LI-PJT+BFR组腓骨长肌RMS外,各组其余肌肉MVIC和RMS均较干预前提高(t> 2.218, P <0.05);3组中,除腓骨长肌外,LIPJT组各肌肉MVIC和RMS均最低(F> 3.262, P <0.05);各组Y平衡各方向评分和综合分均提高(t> 2.485,P &...  相似文献   
6.
肌腱损伤为临床常见病,由于肌腱自身愈合能力较差,自然愈合常形成瘢痕组织,无法达到功能性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现有治疗手段虽均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无法完全恢复损伤肌腱的原有结构及功能。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作为组织修复与再生领域的新兴手段虽已广泛应用,但针对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肌腱损伤的研究较少,且具体机制并不完善。本文针对不同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肌腱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组织工程技术作一综述,为肌腱损伤的临床治疗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