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韦继政 《广西医学》1997,19(5):868-870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脑梗塞50例临床观察河地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韦继政脑梗塞急性期,溶栓为主要治疗方法,笔者1995年10月至1996年12月用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静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5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舒血宁治疗溶栓时间窗外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阳性组、对照组,3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再分别予以小剂量尿激酶(UK)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单用小剂量尿激酶(UK)治疗,并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小剂量尿激酶(UK)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其他两组更具有优势,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舒血宁治疗溶栓时间窗外脑梗死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的影响.方法:将ACI患者84例,随机分成ACI丹参组42例,ACI对照组42例,及正常对照组各42例.结果:ACI对照组于用药后2小时、7天、14天血浆ET及VCAM-1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I丹参组用药后2小时、7天、14天后ET及VCAM-1血浆含量与ACI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CI后增高的EI水平及VCAM-1的含量.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减轻梗死脑组织细胞的炎症粘附,减少半暗区的继续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D-二聚体含量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 h、4 h2、4 h4、8 h血标本NO、ET和D-二聚体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33例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ET和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溶栓后有效组24 h后NO明显升高,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无效组无显著变化。有效组4 h后ET明显下降,以后降幅较小,但明显低于无效组。结论血浆NO、ET和D-二聚体含量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指标,溶栓治疗后NO、ET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判断疗效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1)的影响。方法:将ACI患者 84例,随机分成ACI丹参组 42例,ACI对照组 42例,及正常对照组各 42例。结果:ACI对照组于用药后 2小时、7天、14天血浆ET及VCAM-l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1 );ACI丹参组用药后 2小时、7天、14天后ET及VCAM-l血浆含量与ACI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相似文献   
6.
祛毒冲剂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祛毒冲剂对危重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价值.方法:61例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祛毒冲剂组(30例)和思密达组(31例),在治疗前,治疗后1、3和7 d分别观测、记录患者一般体征变化,清晨空腹采外周静脉血测定白细胞计数、血浆内毒素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结果:祛毒冲剂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思密达组,3 d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排便次数多于思密达组(P=0.000),并可较快地降低血浆内毒素及血清TNF水平(P均<0.01).结论:祛毒冲剂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浆内毒素及血清TNF水平,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30例小量丘脑出血的CT分类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量丘脑出血的CT分类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方法:按CT将小量拓脑出血分前侧型(A型)、后侧型(P型)、后外侧型(PL型);神经症状按入院时(发病24h内)及发病后30d上下肢瘫痪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入院时所有患者均下肢比上肢瘫痪重,P型、PL型上下肢肌力差较明显;A型上下肢肌力差不明显,发病后30d时肌力改善I组以上11例,Ⅱ级以上4例,均为P型;A型及PL型未见改善。结论:小量丘脑出血按CT分类,P型恢复较好,而A、PL型恢复不佳,CT分类可预测小量丘脑出血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MET-UC2022型血液分析仪的主要性能,对该仪器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使用静脉抗凝新鲜全血及质控品,每天对4项主要参数做一次质控检测,测一个月,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抬高的吸无抬高的分别与人工显微镜检查进行比较,结果:质控品测定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从整体数据x,SD,CV来年,仪器性能比较稳定,能够满足临床要求,血小板上方图尾部有抬高的标本,经过仪器校正与人工显微镜计数比较,结果仍偏高,有显著性差异(t=2.633,p=0.006)。结论: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有抬高的病人标本,应做人工显微镜血小板计数,才能使PLT计数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温胆汤加味对痰浊型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尿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入选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温胆汤加味,4周为一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心电图、血清尿酸、血常规、二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两组间的中医症状、心电图改善和血清尿酸下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胆汤加味可改善痰浊型冠心病患者的中医症状、心电图和降低血清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辅治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病因治疗,对照组在病因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辅治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