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进行性能验证。方法参考国内外有关性能验证的文件和报道,对TPOAb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诊断试验进行性能评价。结果 TPOAb的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符合厂家所提供的性能标准;检测厂商的4份定值校准品,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倚-3.01%~3.84%之间;TPOAb在5.8IU/ml~588.6IU/ml之间线性良好,厂家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在本实验室适用;健康对照组与甲状腺疾病组TPO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4,P<0.0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组与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组TPO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0,P<0.01)。结论罗氏Cobas e601检测TPOAb的分析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检测TPOAb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黏膜组织幽门螺杆菌(Hp) DNA)及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和胆囊收缩素-A受体(CCK-AR)基因水平变化。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取胆囊粘膜组织行超微结构检查,采用PCR法检测胆囊黏膜Hp DNA及CagA和CCK-AR水平,采用盐酸滴定法检测胆囊黏膜磷脂酶A2(PLA2)活性。结果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胆囊黏膜上皮单纯性增生33例,肠型化生45例和异型增生20例;三组胆囊黏膜Hp DNA阳性率分别为30.3%、40.0%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增生组胆囊黏膜CagA mRNA相对水平和PLA2活性分别为(1.9±0.4)和(160.5±21.5)U/L,均显著低于肠型化生组【(3.3±0.6)和(170.9±20.4)U/L】或异型增生组【(5.1±0.9)和(188.9±22.3)U/L,P<0.05】,肠型化生组则显著低于异型增生组(P<0.05),而胆囊黏膜CCK-AR mRNA相对水平为(7.0±1.4),显著高于肠型化生组的(5.4±1.1)或异型增生组的【(2.9±0.6),P<0.05】,肠型化生组也显著高于异型增生组(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上调CagA表达和/或PLA2活性,而下调CCK-AR表达等方式,加速胆囊黏膜病变的进程,可能导致胆囊病变恶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对白血病细胞系U937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MBL处理U937细胞后,应用CCK-8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及染色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real-timePCR和免疫印迹分析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30~50μg/mlMBL培养72h,U937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出现不同程度核固缩、核碎裂;随MBL浓度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多;Fas、Caspase-3mRNA、Fas和FasL蛋白表达量升高,Caspase-3和多腺苷二磷酸多聚酶(PARP)蛋白被剪切激活或失活。结论 MBL可诱导白血病细胞U937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Fas表达、剪切Caspase-3和PAPR有关。  相似文献   
4.
丁酰胆碱酯酶(BuChE)是人体内血清胆碱酯酶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检测技术和临床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丁酰胆碱酯酶除了用于评估肝脏储备功能,还扩展到恶性肿瘤、神经系统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症等众多学科,本文就近年来丁酰胆碱酯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方法收集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男性184例,女性180例),另选取12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组,进行血清CHE活性检测。结果3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HE平均活性为(9406±1672) U/L,健康对照组为(7991±1054) U/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3,P〈0.01);3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按性别、年龄、病程分组,血清CHE活性与性别、年龄和病程均无相关性。结论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CHE活性对监测精神分裂患者的病情可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对白血病细胞系U937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MBL处理U937细胞后,应用CCK-8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及染色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real-timePCR和免疫印迹分析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30~50μg/mlMBL培养72h,U937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出现不同程度核固缩、核碎裂;随MBL浓度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多;Fas、Caspase-3mRNA、Fas和FasL蛋白表达量升高,Caspase-3和多腺苷二磷酸多聚酶(PARP)蛋白被剪切激活或失活。结论 MBL可诱导白血病细胞U937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Fas表达、剪切Caspase-3和PAPR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MR-proADM)和降钙素原(PCT)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入住ICUS且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7例,分为脓毒症组(A组)、严重脓毒症组(B组)、脓毒性休克组(C组),对照组(D组)为健康体检者.患者入住ICU 24 h内抽血检测血浆/血清中MR-proADM和PCT浓度,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诊断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并确立临界值.结果 与D组相比,67例脓毒症患者MR-proADM及PCT均显著增高(X2=28.104、25.645,P<0.01),A、B、C组之间MR-proADM及PCT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R-proADM曲线下面积(AUC)较PCT的AUC大,其中A组差异最显著,分别为0.917和0.864.A组MR-proADM和PCT敏感性分别为89.0%和84.0%,B组、C组两者敏感性相近,各组使用PCT和MR-proADM联合诊断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单个指标.结论 随着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加重,PCT和MR-proADM浓度均显著升高,脓毒症病症较轻时MR-proADM对脓毒症的诊断效果优于PCT,两者联合检测效果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某品牌E8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A型检测项目泌乳素(PRL)、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rog)、睾酮(Test)、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参考范围、方法学对比及携带污染能指标进行验证,确认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性能是否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ractalkine(FKN)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方法 64例AECOPD住院患者按是否合并肺心病、是否使用乙酰半胱氨酸(NAC)、COPD严重程度以及心功能分为8组,8例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住院次日、治疗后第10天血清各项指标,并检查心脏彩超、肺功能、CAT评分。结果血清FKN、NF-κB、OX-LDL及hs CRP水平在AECOPD的各组患者中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重症组及失代偿组升高明显(P0.05),肺心病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均高于COPD组(P0.05),在COPD轻症干预组及肺心病代偿干预组治疗后下降明显(P0.05),SOD则相反。FEV1在肺心病代偿干预组及COPD轻症干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肺动脉压在肺心病代偿干预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肺心病失代偿组较代偿组明显升高(P0.05),肺心病组与COP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AT评分除在肺心病失代偿组外其它各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肺心病组与COPD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8组患者血清FKN与CAT评分及NF-κB、OX-LDL、hs CRP、肺动脉压呈正相关(r=0.417,0.521,0.401,0.456,0.395,P0.05),与SOD负相关(r=-0.387,P0.05),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r=0.215,P0.05)。结论 COPD并肺源性心脏病存在的氧化应激,与FKN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系COPD持续低氧引起的氧化应激产物增多,激活NF-κB而促进FKN的生成和释放,NAC可能通过NF-κB途径降低FKN的生成,对早期肺心病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方法对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项目的性能进行量化,并设计各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案,指导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根据σ=[允许总误差(TEa)-偏倚(Bias)]/变异系数(CV),计算14个检测项目的σ水平,评价各项目的分析性能。其中TEa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NCCL)室间质量评价的评价标准,Bias以本室参加NCCL室间质量评价的平均偏倚计算所得,本室室内质量控制日间不精密度(CV%)反映不精密度。根据Westgard等对σ值的说明,制定个体化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案;同时计算各项目的质量目标指数(QGI),对于性能未达到6σ的项目,查找导致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并确立性能改进的方案。结果 14个检测项目的总性能σ水平为3.809.19,平均σ=6.20,σ≥6、5、4、3的分别占42.9%、21.4%、28.6%、7.1%;分析性能未达到6σ的项目中,75%需要优先改进精密度。结论 6σ质量标准能对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性能作出全面的评价,对设计个体化的质量控制方案和指导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