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就儿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三级预防策略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初级预防应加强预防病毒感染,减少食用亚硝胺以及提倡母乳喂养等措施,从而减低易感个体罹糖尿病。在二级发病预防措施中,提供烟铣胺病前药物性预防和病期小剂量治疗性预防,并介绍本病基因及免疫基因预防的近况,以及免疫学标志物在二级预防中的重要性。在三级预防中,提出食疗、药物治疗及康复孤具体措施,减轻并发症,达到病而不残,残而不废等发病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地理流行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糖尿病的认识比西方早1千多年,但是,有关胰岛依赖型糖尿病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刚刚起步,本文参阅近年国外有关文献及最新报道,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地理分布、时空分布,人群,种族特征,有关移民流行病学的研究以及环境因素作为病因在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诸方面进行综合性阐述。以期有助于尽早了解其流行规律,探索病因,直至有效控制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安口岸入出境人员抗HEV—IgG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国籍人群抗HEV—IgG阳性率基本一致。不同职业人群和各年龄组中外人群抗HEV—IgG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外籍男性阳性率13.13%。明显高于外籍女性。  相似文献   
4.
本报道西安口岸1997年7月-1998年8月对652名入出境中国人和来西安的外国籍人员庚型肝炎(HGV-IgG)感染检测结果。中国人感染率较低,为2.47%(9/34),东南亚来华感染率较高,为10.20%(5/49)。各国男性感染率亦符合上述规律,女性则无差异。其中外国籍人以40~50岁感染率高,为7.50%(3/40),中国籍入出境则无明显年龄差异,故应加强对东南亚来华及40~50岁年龄组来华外国籍人员庚型肝炎的监测及控制。  相似文献   
5.
自爆发流行腹泻新生儿粪便中分离出绿脓假单胞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因至今不清。在研究过程中,各国学者、专家众说纷纭,提出了各种学说或假说,如:遗传学说、环境因素说、自身免疫说以及传染学说等。在此仅就儿童该病病因的传染学说,从其流行的时间变化、时一空聚集性、纬度、气温与该病的关系,以及比较流行病学、临床和病因学诸领域研究的一些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参与式教学在流行病学培训中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教学在流行病学培训中的效果评估雷念东,魏润民,李兴唐,熊印钢,彭有源,赵梅玲,肖红,刘来春,车勤(陕西省预防医学研究所710054)众所周知,传统式教学法至少有四大优点,即变个别教学为集体教学;根据学生身心年龄达到因龄施教;使教学有组织、有计划...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近几年关于Alzheimer病致病危险因素的部分研究情况作一概述:Alzheimer病在有痴呆和唐氏综合征家族史的人群中,患病率明显增高;甲状腺机参减退和10年以内的头部外伤可促进Alzheimer病的姓;10年以内的癫痫患者患本病的危险性增加,严重头痛和偏头痛是否是本病的危险因素尚有铮议。  相似文献   
9.
发生一起农民因食用三邻甲苯磷酸酯(TOCP)污染的面粉,导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暴发事件。总罹患率为6.05‰,红光村26.35‰,潜伏期40~94天,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在排除病毒、细菌、重金属、非金属及生物碱作为病因可能后,经对食用不同来源蔬莱、食用油、面粉及小麦使用农药史等危险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后,发现食用河道磨房面粉为患病高危险因素,RR=18.24,P<0.001,并经实验室检测,从该面粉中检出TOCP(0.26~1.40mg/kg)。证实本次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暴发系TOCP中毒所致,受TOCP污染的河道磨房面粉系本次暴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儿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三级预防策略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初级预防应加强预防病毒感染,减少食用亚硝胺以及提倡母乳喂养等措施,从而减低易感个体罹患糖尿病。在二级发病预防措施中,提倡烟铣胺病前药物性预防和病期小剂量治疗性预防,并介绍本病基因及免疫基因治疗预防的近况,以及免疫学标志物在二级预防中的重要性。在三级预防中,提出食疗、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的具体措施,减轻并发症,达到病而不残,残而不废等发病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