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达那唑海藻酸钠微球(DKMG)用于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后细胞凋亡的特点.方法 2005年6月至1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对24只豚鼠采用雌孕激素负荷法建立子宫肌瘤模型,雌孕激素负荷16周后,随机分为3组:即DKMG栓塞组(DKMG组,8只)、海藻酸钠微球(KMG)栓塞组(KMG组,8只)和未进行子宫动脉栓塞组(对照组,8只).豚鼠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麻醉下开腹直视下进行.于子宫动脉栓塞术4周后,用TUNEL法检测肌瘤细胞凋亡情况,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肌瘤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DKMG组、KMG组和对照组TUNEL法凋亡细胞比率分别为:(44.6±11.9)%,(33.7±7.3)%和(22.8±9.7)%.DK-MG和KMG组间凋亡细胞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MG组、KMG组和对照组Bcl-2免疫组化染色H评分值分别为:2.7±0.7,2.1±0.3和1.3±0.6.3组间H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那唑海藻酸钠微球用于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可造成细胞凋亡增加,其机制为微球中达那唑药物的局部释放,增加了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比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肿瘤控制概率(TCP)及等效均匀剂量(EUD)在评估不同剂量分布治疗方案时受生物学参数取值变化的影响程度。方法:根据TCP和EUD的定义推出各自的计算公式。假设治疗后肿瘤内的剂量为正态分布,将肿瘤分为很多体积相等的小体元,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这些小体元的剂量进行模拟,根据计算画出不同放射敏感性(α)及克隆源性细胞倍增时间(Tp)取值时的TCP或EUD与剂量取值标准差(Sd)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行分析。结果:TCP与Sd的关系曲线受肿瘤生物学参数取值的影响较大,而EUD与Sd的关系曲线则基本不受影响。结论:在对不同病人间剂量不均匀分布的治疗方案进行比较时,如果己经准确获得了肿瘤生物学参数的取值,则使用TCP方法较好,否则应使用EUD方法。  相似文献   
3.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是一类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分为中枢型PNET(cPNET)和外周型PNET(pPNET)。pPNET多发生于软组织、骨、腹膜后等部位,发生于宫颈的PNET十分罕见。目前文献报道的宫颈PNET病例很少,笔者拟通过复习文献,探讨宫颈PNE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治疗与预后。宫颈PNET的临床诊治不同于宫颈鳞癌(SCC)和宫颈腺癌,目前对其主要采用化疗、手术和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晚期宫颈癌三维后装腔内放疗中三通道施源器的通道设计与OAR、靶区剂量间关系。方法 调取2015—2016年我院三维腔内治疗的15例中晚期宫颈癌数据,其中30次“阴道卵形两半球+宫腔管”的三通道施源器剂量参数纳入研究。在原靶区和OAR勾画、处方剂量不变基础上保留宫腔管单通道施源器,重新进行三维腔内照射设计的剂量参数作为对照组,配对t检验两组OAR剂量参数。结果 三通道、单通道施源器组直肠D2cc分别为(387.8±96.8)、(340.8±88.1) cGy;两组膀胱和乙状结肠D2cc分别为(443.2±87.5)、(719.4±243.0) cGy和(330.3±88.8)、(383.1±105.6) cGy。三通道组满足直肠(D2cc≤500 cGy)、膀胱(D2cc≤550 cGy)和乙状结肠(D2cc≤500 cGy)计划限量,单通道组膀胱和乙状结肠D2cc受量分别为大于和部分大于计划限量。单通道组膀胱和乙状结肠D2cc受量高于三通道组(P均<0.05)。结论 宫颈癌三维腔内放疗中“阴道卵形两半球+宫腔管”三通道施源器比宫腔管单通道可有效降低膀胱和乙状结肠受量,有利于计划优化和剂量实施。  相似文献   
5.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tumor,GTT)是一组高度恶性的妇科肿瘤,全身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首选方法,绝大部分病例均可通过大剂量化疗达到治愈。目前国内外报道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总的治愈率已超过90%,无转移者、低危患者的治愈率接近100%。但晚期和耐药病例的治愈率仍徘徊在30%~40%。80年代中期动脉造影、动脉灌注化疗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等血管性介入技术,开始应用于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治中。其中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作为一种新的给药途径,丰富了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系统,并且成为高危、耐药病例和转移病灶的有…  相似文献   
6.
瘦素和体重调节反馈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素(Leptin)被认为是一种外周组织反映脂肪量的信号,反馈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近年来,瘦素的负反馈系统已被部分揭示。下丘脑调节食欲和代谢的中枢受多种分子的协同作用,包括瘦素、神经肽Y(NPY),前阿片类黑色素原(POMC)等。根据已有的对瘦素的理解,建立一个关于瘦素负反馈的模型,可加深了解体内食欲和能量平衡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使用达那唑海藻酸钠微球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和肌腺瘤的安全性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子宫肌瘤和(或)肌腺瘤患者行达那唑海藻酸钠微球子宫动脉栓塞术,并于术后随访月经相关症状以及子宫和病灶体积的改变。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1.1个月,失访1例(6.3%)。15例患者术后月经量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痛经患者的VAS分级术后均下降Ⅱ级以上,痛经症状评分平均下降8.8-10.4分。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均值分别为(98.2±21.0)和(118.6±17.1)g;子宫体积分别为(375.6±251.7)和(276.1±286.0)cm^3,子宫体积平均缩小(27.7±31.9)%。最大肌瘤或优势肌腺瘤体积分别为(164.0±175.57)和(116.7±199.0)cm^3,平均缩小(49.0±37.6)%;差异均有显著性。主要副反应栓塞后综合征,平均4周恢复正常生活。手术前后的卵巢功能测定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使用达那唑海藻酸钠微球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肌腺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尚有待扩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中获得最大肿瘤控制概率(TCP)的剂量分布。方法 在假设肿瘤部位治疗能量一定的情况下,根据提出的TCP计算模型,用拉格朗日乘子方法推导出任意肿瘤生物学参数取值分布时获得最大TCP的条件。在假设的生物学参数取值和分布下,通过计算画出最佳剂量分布和剂量均匀分布时TCP与肿瘤中平均剂量的关系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在参数取值分布不均匀时,最佳剂量分布时TCP与肿瘤中平均剂量的关系曲线要好于剂量均匀分布时的曲线,而且随着参数取值不均匀性的增加,两者的差距变大。结论 应根据生物学参数的取值分布来确定获得最大TCP的剂量分布。  相似文献   
10.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植入性胎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性胎盘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一种较少见的病因,多发生在植入性胎盘的剥离过程中.本文报道采用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成功治疗植入性胎盘1例,并讨论其临床应用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