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归或三七对兔甘油致急性肾衰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用甘油复制兔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模型,观察当归、三七对ATN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白色家兔,等分为四组:当归组、三七组、对照组、正常组。当归、三七、对照三组均用50%甘油等渗盐水15ml/kg注入兔双后肤皮下,复制ATN模型,当归组于注射甘油后即刻,第3小时,第6小时,肌注当归注射液50mg/kg,三七组于相同时点肌注三七皂甙50mg/kg,正常组则于兔双后肢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5ml/kg,并于相同时点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于实验第24小时取血液、尿液和肾脏,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尿液总渗透压、尿总氨基酸、肾组织MDA、SOD、GSH—PX、ATP酶、Ca2^ 、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各组与正常组比,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说明模型复制成功。当归、三七纪元l例死亡,对照组死士率为30%,血清肌酐、尿素氮、丙二醛、尿总氨基酸、滤过钠排泄分数和肾组织钙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肾组织ATP酶、SOD、GSH-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形态学变化轻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当归与三七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归、三七对甘油所致的ATN有明显保护作用,二者效果无差异,其机制可能与二者均有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肾脏抗氧化酶和ATP酶活性及减轻肾组织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变应性皮炎、食物及药物过敏等,发病率约占全球人口的40%,对人类危害极大。目前已经证实此类疾病的发生是一种炎症过程,而肥大细胞被认为在这种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初级效应细胞(primary effector cells),是连接变态反应诱导阶段和效应阶段的纽带。但是,迄今为止微量过敏原引起机体大量肥大细胞激活的机制尚不清楚,因而很有必要给以深入研究。方法:①肥大细胞激活实验:以类胰蛋白酶、组胺、蛋白酶激活受体激动剂等激活酶悬浮的人大肠肥大细胞,并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特异性玻璃纤维结合荧光检测技术测量类胰蛋白酶和组胺的分泌量②小白鼠腹腔炎症性细胞聚集实验:注射后收集腹腔灌洗液并分类计数炎症性细胞③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双色荧光标记鉴定肥大细胞亚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用SD大鼠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2 0只分益母草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与实验前、缺血 5min及再灌注 1 5min观察记录心电图变化 ,益母草组于结扎后即给予静注益母草注射液 ( 0 8mg/ 1 0 0g体重 )。结果 :益母草组心律失常发生率 ( 2 0 %)明显低于对照组 ( 90 %) (P <0 0 1 ) ,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 1 1± 0 8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 ( 1 2 1± 2 2 6)min(P <0 0 1 )。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家兔冠脉左室支结扎40min、再灌40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复方丹参加血液稀释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动物随机分为缺血对照组、单纯复方丹参治疗组、复方丹参加血液稀释治疗组。结果表明,与缺血对照组比较,复方丹参加血液稀释治疗组和单纯复方丹参治疗组均能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降,使下降的左心室收缩压回升,使升高的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和血浆丙二醛的含量下降,提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果还提示,复方丹参加血液稀释治疗组以上作用明显高于单纯复方丹参治疗组(p<0.05~0.001),说明复方丹参加入稀释液中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Wister大鼠77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血稀组。对照组和血稀组动物阻断肝门血流1小时,恢复血流后与正常组在同等条件下饲养观察。分别在肝缺血1小时、再灌注1天、和2天时,活杀存活大鼠,进行GPT、血清与肝组织MDA测定;肝组织切片,光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肝细胞印片,显微分光光度计作细胞核DNA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血稀组动物各时段死亡数、GPT升高程度、肝组织细胞损伤程度、血清与肝组织MDA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核DNA定量为4C与8C的细胞数比对照组增多,提示血液稀释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可能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逆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与ARDS密切相关的几个生理指标.方法KM小鼠动物血pH、PaO2、PaCO2由美国NOVA血气分析直接测定,PQ中毒LD50以寇氏法计算.肺系数由湿重除以体重乘100%得出数值.结果KM小鼠正常动脉血pH值为7.3605±0.067,PaO2(kPa)为12.47±1.3413,PaCO2(kPa)5.26±0.4949;肺系数(%)为0.6662±0.082;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LD50为93.866!mg/kg.结论以上所测定几个数据至今尚未见报道,我们把测定分析结果公开发表,填补KM小鼠理化常数方面的空白,为研究临床ARDS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极有意义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新方法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与鉴定新方法。方法: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HUVEC,含内皮细胞生长添加物(12.5mg/L)、肝素(100mg/L)的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M199培养系统培养HUVEC。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其endoglin(CD105)、血小板源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表达。结果:HUVEC均表达CD105和CD31;HUVEC CD105^ 百分率为96.56%,CD31^ 90.42%。结论:该培养系统简便、可行,CD105和CD31有助于鉴定HUVEC的分离纯度。  相似文献   
8.
探讨变革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及相应问题,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现状,讨论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转换实验室管理机制,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路与举措,面向新世纪,高校实验室要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建立校(院)、系(部)二级管理、开放式实验室,使之向着科学、合理、经济、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等容量血液稀释(HD)对肾上腺素肺水肿有治疗作用,已为我们实验室工作所证实。本文继续报道血液稀释对肾上腺素肺水肿预防的作用,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材料与方法Lew健康大鼠27只(引进英国纯种,经检  相似文献   
10.
DIC的主要改变是在微循环内发生血管内凝血,故观察微循环改变是主要的指标之一。大白鼠的肠系膜或提睾肌微循环,均可进行动态观察微循环的变化,但肠系膜微循环标本的制作损伤较大,不适宜做较长时间的观察。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