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吴伟平   《肿瘤学杂志》2007,13(4):295-296
[目的]探讨密集方案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及对乳腺癌细胞bcl-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CEF14组和CEF21组,分别接受CEF14方案和CEF21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其临床结果;使用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各组标本化疗前后bcl-2mRNA表达强度。[结果]最终35例患者完成了既定方案化疗,CEF14组临床有效率为50%(9/18),CEF21组临床有效率为41.18%(7/17)(P〈0.05)。CEF14组、CEF21组化疗前bcl-2mRNA表达强度无差异(P〉0.05);化疗后CEF14组bcl-2表达强度低于CEF21组bcl-2mRNA表达强度(P〈0.05)。[结论]密集方案新辅助化疗与常规方案新辅助化疗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密集方案新辅助化疗较常规方案新辅助化疗更易下调bcl-2mRNA表达。  相似文献   
2.
《华北国防医药》2007,19(1):14-16,F0003
目的:探讨密集方案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及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CEF14组和CEF21组,分别接受CEF14方案和CEF21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其临床结果;使用TUNEL法观察各组标本化疗前后细胞凋亡指数,以分析不同密度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最终35例完成了既定方案化疗,CEF14组临床有效率为50.00%(9/18),CEF21组临床有效率为41.18%(7/17)(P>0.05).CEF14组、CEF21组化疗前凋亡指数分别为(6.36±1.05)、(7.40±3.93)(P>0.05);化疗后分别为(24.00±12.00)、(17.52±7.00)(P>0.05),两组化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集方案新辅助化疗与常规方案新辅助化疗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均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5/6抗体(CK5/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75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CK5/6、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K5/6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K5/6表达与乳腺癌骨转移的关系。结果 75例乳腺组织中CK5/6阳性26例(阳性组),阴性49例(阴性组);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肿瘤大小、N分期、细胞核分级及Her-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ER、PR及Ki-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相较于CK5/6阴性表达患者,CK5/6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无骨转移累积生存率更低(P<0.05)。结论 CK5/6表达与乳腺癌的ER、PR及Ki-67表达有关,且很可能促进癌细胞发生骨转移,对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生存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密集方案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及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CEF14组和CEF21组,分别接受CEF14方案和CEF21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其临床结果;使用TUNEL法观察各组标本化疗前后细胞凋亡指数,以分析不同密度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最终35例完成了既定方案化疗,CEF14组临床有效率为50.00%(9/18),CEF21组临床有效率为41.18%(7/17)(P>0.05).CEF14组、CEF21组化疗前凋亡指数分别为(6.36±1.05)、(7.40±3.93)(P>0.05);化疗后分别为(24.00±12.00)、(17.52±7.00)(P>0.05),两组化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集方案新辅助化疗与常规方案新辅助化疗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均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纤维乳管内视镜(FDS)下乳腺癌的特征性影像表现,评价FDS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对1999年9月~2004年3月收治的10例乳腺癌(病理证实)行FDS检查,观察乳腺癌在镜下特征性表现.结果:乳腺癌在镜下表现出多种特征性改变,镜下诊断乳腺癌7例、导管扩张症3例,病理诊断与FDS符合率达70%.结论:当乳管内出现乳腺癌特征性改变时,FDS诊断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初期,乳腺导管镜(fiberoptic ductosciopy,FDS)开始应用于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为评价FDS对乳头溢液诊断的价值,笔者将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在本院行FDS检查的210例乳头溢液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4~70岁,中位年龄42岁;病程1周~10 a;双侧23例,单侧187例;血性溢液78例,浆液性溢液87例,清水样溢液24例,乳汁样溢液21例。1·2方法采用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FDS-3000纤维乳管镜系统(内镜直径0.72,0.55,0.45 mm),多选用0.72 mm内镜,局部消毒后,提起乳头,从溢液孔处插入扩张器,扩张后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的疼痛及生活质量情况,分析疼痛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乳腺癌患者100例为调查对象,其中疼痛组42例,58例为非疼痛组.采用中国人癌症疼痛评估工具对疼痛进行评估,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 疼痛组和非疼痛组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方面,非疼痛组均明显高于疼痛组(P < 0.05).而在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疼痛评分和年龄与整体生活质量呈负相关,而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结论 疼痛是影响乳腺癌患者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治疗中应有效控制疼痛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肛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异常管道,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继发性外VI三部分组成。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尤以男性多见,婴幼儿也时有发生,是常见的肛门疾病,在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中仅次于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110例确诊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与对照组110例观察对象进行比较,分析两组间年龄、体重指数、所在地区、是否有乳房局部外伤及手术、乳头情况、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及自身免疫疾病等临床社会因素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筛选出具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年龄与发病呈负相关(OR:0.934,95%CI:0.91 1~0.959,P<0.001),体重指数(BMI)与发病呈正相关(OR:1.189,95%CI:1.083~1.304,P<0.001),而乳头内陷的人群较乳头正常的人群患病风险大幅提升(OR:6.337,95%CI:1.662~24.167,P<0.01)。结论 年轻、高体重指数以及乳头内陷是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猫抓病是由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一般2~4个月内自愈,常表现为原发皮肤损伤、局部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发热、疲乏、恶心等全身症状,其中90%以上患者与猫或狗有接触史,75%患者有被猫或狗抓伤、咬伤史[1]。笔者收治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猫抓病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47岁,因“发现左腋下肿块半月余”于2020年11月入住我院乳腺科。追问病史,患者两个月前曾被猫抓伤,当时局部皮肤破损伴疼痛,7 d后自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