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根治性子宫切除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根治性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36例膀胱容量减少,37例残余尿增加,43例膀胱顺应性下降,40例逼尿肌压增加,14例逼尿肌与括约肌不协调,24例尿道闭合压下降,33例尿道功能长度下降,19例逼尿肌反射亢进,26例逼尿肌反射低下或无反射。结论进行RH手术患者的尿流动力检查能够有效评价和监测病情,为临床医师制定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简称总酚)与顺铂、多西他赛联用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La细胞接种于96孔板,加入0、50、75、100、125μg/ml总酚,然后加入0.1、1、5μg/ml顺铂或5、10、20μg/ml多西他赛,培养24、48、72 h,每孔设只加相同浓度顺铂或多西他赛的对照孔和只加培养液的对照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取对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接种到培养瓶中,分别加入5μg/ml顺铂、20μg/ml多西他赛、50μg/ml总酚、5μg/ml顺铂+50μg/ml总酚、20μg/ml多西他赛+50μg/ml总酚,并设对照组,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用总酚联合顺铂、多西他赛培养的HeLa细胞与相同浓度顺铂、多西他赛培养者相比,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更高(P均〈0.05),形态学改变更明显。结论总酚与顺铂、多西他赛联用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总酚与顺铂、多西他赛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与顺铂、多西他赛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SiHa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分别与顺铂、多西他赛联合作用人宫颈癌SiHa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用药组细胞生长及被抑制情况。结果 (1)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联合顺铂、多西他赛与相同浓度顺铂、多西他赛单用处理SiHa细胞相比,前者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更强(P<0.05);顺铂、多西他赛浓度不变时,随着总酚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大(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24、48、72h),抑制率也逐渐升高(P<0.05)。(2)在75~175μg/mL浓度范围内,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对SiH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3)SiHa细胞经异常黒胆质成熟剂总酚作用后均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学变化更明显。结论异常黒胆质成熟剂总酚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能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体外生长,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在全子宫切除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接受vNOTES全子宫切除术(vNOTES组)35例患者情况,结合文献报道的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组)、传统腹腔镜手术(传统腹腔镜组)患者数据,分析不同途径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基线信息和手术情况。 结果vNOTES组、经脐单孔腹腔镜组、传统腹腔镜组患者基线情况基本均衡具有可比性。vNOTES组手术时间45~172 min,平均(92.9±29.8)min;术中出血量20~400 ml,平均(119.4±83.9)ml;留置尿管时间10~41 h,平均(22.0±7.4)h;术后下床时间5~24 h,平均(17.3±4.2)h;肛门排气时间5~32 h,平均(16.8±6.8)h;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0~45 g/L,平均(13.6±11.1)g/L;术后24 h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3分,平均(1.0±1.1)分。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8~10分,平均(9.6±0.6)分。无邻近器官损伤、无输血、无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三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经脐单孔腹腔镜组、传统腹腔镜组相比,vNOTES组术中出血量较多、肛门排气时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NOTES组术后24 h VAS较传统腹腔镜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比较结果显示,vNOTES大子宫组和传统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方面提示较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经脐单孔腹腔镜组和传统腹腔镜组相比,vNOTES大子宫组术中出血较多、肛门排气时间较短(P<0.01)。 结论vNOTES全子宫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在术后恢复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经脐单孔腹腔镜及传统腹腔镜。vNOTES大子宫切除可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A125和EpCAM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标本,同时选取同期子宫内膜增生病例标本3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标本10例作为对照研究。采用免疫组化学染色法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CA125及EpCAM表达情况,分析CA125及EpCAM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增生组及子宫内膜癌组3组间CA125及EpCAM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2,P2=0.006)。CA125及EpCAM在子宫内膜高组织分化程度、肌层侵袭深度≥1/2及FIGO分期Ⅲ-Ⅳ期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中低组织分化程度、肌层侵袭深度<1/2及FIGO分期Ⅰ-Ⅱ期患者(P<0.05)。CA125及EpCAM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患者、不同淋巴转移情况等临床特征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A125与EpCAM的表达呈现正相关性(r=0.297,P=0.011)。结论:CA125和EpCAM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病变进展有关,临床可通过监测患者癌组织中CA125和EpCAM的表达情况,对判定患者癌病进展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