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郭绍举主任医师防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丰富,提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总以肝郁胃弱为本,气逆泛酸为标;治疗上当气、酸、肝、胃同治,标本兼重,才能紧扣病机,全面兼顾病情,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以肝胃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制酸安胃、降气健胃与舒肝和胃并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证时将旋覆代赭汤、反左金丸、四逆散、乌贝散、半夏厚朴汤等经方组成合方,随症加减,切中病机,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 网状 Meta 分析:是传统Meta分析的扩展,可以同时比较3个或者3个以上的干预措施的疗效。但是目前对网状Meta分析的定义相对混乱,按照“国际药物经济学和结果研究协会”的报告,网状Meta分析包括调整间接比较和混合治疗分析。混合治疗分析是在直接比较的基础上合并间接比较的证据,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但是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干预措施可以形成具有闭合环路(loop)时。网状Meta分析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对治疗同类疾病的不同干预措施进行量化比较,并按照某一结果指标效果好坏进行排序,进而选择最优治疗方案。 针灸:是一门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学科。临床上,常将针灸作用于经络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和技术,称之为针灸疗法。针灸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 背景:针灸及其联合其他疗法与标准西医疗法之间比较治疗骨质疏松有效性的研究结论存在争议,现有的原始研究和 Meta 分析多为单一针灸治疗、针灸联合西药治疗与标准西医疗法间的比较,缺乏针灸联合其他疗法之间的直接比较,使人们难以对针灸疗效有较清晰、全面的认识。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技术,比较针灸联合其他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疗效的差异。 方法:在CNKI、维普、万方、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上进行检索,纳入不同针灸疗法对比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相关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提取相关资料,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4.0软件进行文献数据分析及作图。 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34篇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7种干预措施,包括:单一针灸治疗,单一西药治疗,单一中药治疗,针灸+西药联合治疗,针灸+中药联合治疗,中药+西药治疗,针灸+中药+西药联合治疗。①在治疗有效率上,针灸+中药的疗效最佳,且针灸+中药、针灸+西药以及针灸+中药+西药,均显著比中药+西药治疗的有效率高(P < 0.05);②在增加患者骨密度方面,针灸+中药、针灸+西药以及针灸+中药+西药,均优于单一中药或西药组(P < 0.05);③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与单一西药治疗相比,针灸+西药治疗能缓解患者的疼痛(P < 0.05),但其余治疗方式之间,并无明显的差异(P > 0.05)。在纳入的研究中,有极少数患者出现针刺后穴位瘀血现象,但均未出现晕针或未报道,也未发现其他毒副作用。提示:针灸联合其他疗法,可以提高有效率、增加骨密度、缓解患者疼痛。 ORCID: 0000-0001-7755-5563(岑卓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与“善治病者,惟在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对认识脾胃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西医学认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不仅取决于肿瘤细胞本身的特性,更与肿瘤细胞所在的微环境及宏环境的免疫调控失衡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脾胃虚弱,癌毒积蕴”为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特点。“脾胃虚弱”为肿瘤免疫宏环境形成的内在基础,“癌毒积蕴”为肿瘤免疫微环境形成的重要条件,两者互为因果,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基于“脾为之卫”与“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理论,中医药通过健脾与攻毒兼施的治疗总则在肿瘤的防治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强调了中医脾胃功能在肿瘤免疫调控中的独特优势。从中医脾胃生理功能出发,探讨脾胃功能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与机体免疫宏环境中的科学内涵,可以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在肿瘤发生、发展与防治理论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