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冠心病心绞痛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从二例胸痛病例论临床思维与临床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医学已发展成为现代的思维和决策科学。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是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思维和决策不断演变的过程。临床医生必须在全面把握患者病情基础上,合理应用现有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同时还要全面权衡各种诊治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获益及风险,遵循以最小损失带来最大治疗效果的原则,才能做出较为正确和合理的选择。本文通过临床实例来分析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苯扎贝特对THP1巨噬细胞PPARγ及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 THP1细胞经PMA诱导24h后,添加不同浓度苯扎贝特(0、1、10、50μmol/L)继续作用24h,RT-PCR法测定PPARγ、ABCA1 mRNA表达.结果 PMA刺激THP1细胞表达PPARγ及ABCA1;苯扎贝特剂量依赖性上调THP-1巨噬细胞PPARγ及ABCA1的表达(P<0.05),50μmol/L浓度时二者表达最高,且PPARγ与ABCA1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628,P=0.002).结论 苯扎贝特上调THP1细胞中PPARγ和ABCA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冠心病 )的一种 ,是由于冠脉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心肌坏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有很多 ,目前研究显示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意义[1 ] 。C反应蛋白 (CRP)为一种反映各种急慢性炎症的蛋白 ,它是一种急性期反应标志。中医的舌苔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机体反应。 2 0 0 0 - 0 5~ 2 0 0 1 - 0 4 ,我们通过观察 39例AMI及 34例冠心病患者CRP的值 ,同时观察AMI患者在 2 4h内舌苔与…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路 《人民军医》2010,(2):147-14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临床常见进展缓慢的慢性肝脏疾病,该病与促炎性因子增加、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密切相关,其中胰岛素抵抗(IR),热量特别是脂肪过度摄入是诱发NAFLD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体外培养不同代数流产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和HLA-Ⅱ类抗原表达情况以及经过不同浓度干扰素γ(IFN-γ)作用后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为建立干细胞库进行细胞移植提供体外实验证据.本研究经北京大学医学部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胎儿MSCs取自23~24周流产胎儿,体外培养后取第5和第12代的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的表达水平.经过终质量浓度为5 μg/L或50 μg/L的IFN-γ处理后,于24,48,72,96,120 h 检测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的表达;并用RT-PCR方法定性分析第13代细胞HLA-E和HLA-G的mRNA表达.结果:胎儿骨髓MSC表达HLA-Ⅰ类抗原,几乎不表达HLA-Ⅱ类抗原.IFN-γ可以上调MSCs的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流式细胞分析显示HLA-Ⅰ类抗原阳性细胞占总细胞的比例超过50%,但HLA-Ⅱ类抗原阳性细胞不到10%.经过50 μg/L的IFN-γ处理后,第5代细胞HLA-Ⅰ类抗原阳性细胞百分率及荧光强度与未经处理的细胞相比明显增加,且荧光强度随时间延长呈现递增趋势.第12代细胞HLA-Ⅰ类抗原阳性细胞百分率及荧光强度的上调幅度明显低于第5代细胞.相同浓度IFN-γ(50 μg/L)作用于第5代和第12代细胞均可上调HLA-Ⅱ类抗原,第5代细胞于48 h开始上调(59.9%),第12代细胞于72 h开始上调(48.1%).第12代细胞HLA-Ⅱ类抗原上调幅度低于第5代细胞.不同浓度IFN-γ(5 μg/L和50 μg/L)处理后,HLA-Ⅰ类抗原和HLA-Ⅱ类抗原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增加.RT-PCR结果显示,胎儿骨髓MSCs有HLA-E和HLA-G抗原的mRNA水平表达.结论:胎儿骨髓MSCs可以被IFN-γ诱导上调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表达.体外培养传代能减低IFN-γ作用后的抗原上调幅度.胎儿骨髓MSCs具有HLA-E和HLA-G抗原的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心脏血管运动的调节主要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近年来又发现血管活性肽在冠状动脉的调节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动态观察血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中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它们在冠心病发病中的意义,同时也尝试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治疗胸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