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5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22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378篇
内科学   49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2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62篇
综合类   903篇
预防医学   65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444篇
  6篇
中国医学   395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1∶1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VEGF、HIF-1α水平的变化及对患者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结果 (1)在性别、年龄、合并乙型肝炎、Child-Pugh分级、AFP值、临床分期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肝癌患者在治疗各时间节点的VEGF和HIF-1α表达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 = 0.829,P < 0.001)。(3)VEGF浓度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3月降至术前水平(P > 0.05),HIF-1α在TACE后3月仍高于术前(P < 0.05)。(4)扶正消瘤颗粒可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5)扶正消瘤颗粒可减少TACE序贯RFA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 < 0.05)。(6)血清中VEGF水平与生活质量无明显相关性(P > 0.05,r = 0.251),HIF-1α水平与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性(P < 0.05,r = 0.450)。结论 扶正消瘤颗粒可明显改善TACE序贯RFA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缝线导管固定法和免缝线IV3000透明贴膜敷料交叉法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插管的患者按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缝线法透明贴膜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实验组使用免缝法IV3000透明贴膜敷料交叉法固定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导管的固定、患者的感受、固定部位皮肤感染、渗液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导管的脱出或移位,局部皮肤感染、局部渗液,患者舒适感方面P0.05,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缝线IV3000透明贴膜敷料交叉固定法更换敷料简便,减少局部感染,较大地节省了护理人力成本,具有优于缝线法对导管的固定作用,预防了导管感染、脱出等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同时也避免了缝线固定造成的皮肤损伤和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法。  相似文献   
3.
经过电生理工作者多年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在Haissaguerre等[1]的具有里程碑式的发现基础上,肺静脉兴奋灶触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模式已逐渐趋于成熟.从最初的点状消融,到节段性肺静脉隔离,以致近年来世界多数心脏中心认可并采用的主流消融术式之一的环肺静脉口外线性消融,其治疗成功率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 ,世界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庆典活动 ,隆重纪念心电图临床应用 1 0 0周年。作为心电学领域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重要分支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发展过程虽然只有 3 3年 ,它以有创性心脏导管技术为主要手段 ,迅速成为诊断和研究心律失常的一项可靠方法和有效工具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心脏电活动和各种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认识 ;并在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和预后判断等方面 ,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甚或决定性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 ,今天的临床心脏电生理学不仅是心律失常的检查方法和研究工具 ,而且已成为有效的直接…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休克的液体超负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发生液体超负荷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存活时间超过24h的2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对休克纠正后出现全身性水肿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存活与死亡患者在伤后第1~8天的液体出入量。结果 2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出现水肿者262例(91.6%),存活232例(88.5%),死亡30例(11.5%)。死亡组的液体入量明显多于存活组(P〈0.05),液体出量则显著少于存活组(P〈0.05或P〈0.01)。存活组在伤后第4、5天出现液体负平衡即液体出量大于液体入量600~700mL(P〈0.05),而死亡组未出现液体负平衡现象。结论 创伤性休克的抢救过程中容易造成液体超负荷,液体出量增加甚至出现液体负平衡现象,预示着病情好转,此时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即可,不宜过分强调出入量平衡而大量补充液体。  相似文献   
6.
吴疆  陈新 《天津医药》2006,34(11):814-815
Pilon骨折发生率较低,约占胫骨骨折的7%-10%。其发生机制、骨科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均有独到之处。为此,笔者将1995年-1999年间用不同方法治疗的33例Pilon骨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新 《山东医药》2003,43(30):47-47
20 0 1年 4月至 2 0 0 3年 2月 ,我院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洽疗胫腓骨多段骨折患者 2 7例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2例 ,女 5例 ;年龄 19.4 5岁 ,平均 34岁。均为直接暴力致伤 ,其中车祸伤 2 5例 ,高处坠落伤 1例 ,重物砸伤 1例。闭合性损伤 2 0例 ,开放性损伤 7例 ,均无重要血管神经合并伤 ,全部病例软组织肿胀明显 ,骨筋膜室高压 ,以闭合性损伤尤甚。手术方法 ;术前行硬膜外麻醉 ,患者取平卧位 ,不应用止血带。开放骨折先行清创 ,变污染伤口为清洁伤口。先固定远骨折段 ,然后固定近骨折段。取胫前外侧小切口 3~ 5 cm,…  相似文献   
8.
脊柱感染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5):1152-1154
在我国,脊柱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新一代抗生素的应用,其发病率有所下降。尽管如此,脊柱感染性疾病的处理还存在着许多缺陷。早期诊断、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及时正确的手术仍然是治疗的关键。脊柱骨髓炎约占所有骨髓炎的2%  相似文献   
9.
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主任委员庄辉院士表示,近年来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病学趁势和特征有所改变。首先,传播途径已有所不同,由于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普遍开展,乙肝的母婴传播比例下降,而医源性传播、性行为传播和肠道外传播(如静脉注射毒品等)则明显增多。其次,乙肝e抗原(HBeAg)阴性的患者增多。目前中国大陆地区乙肝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已上升至21%,中国台湾地区为20%,香港特别行政区为11%。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76年至1986年收治创伤性尿道狭窄8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科一、一般资料:本组86例均为男性;年龄20~49岁69例,占80.23%,其中20~29岁18例,30~39岁26例,40~49岁25例。二、损伤原因及部位:86例中,后尿道损伤19例,均为挤压伤并骨盆骨折;前尿道损伤67例,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