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60篇
神经病学   13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肿瘤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方法:通过统计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纳入的313名本院肿瘤科在新冠疫情期间肿瘤合并感染新冠肺炎患者情况,汇总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肺部影像学特点,总结肿瘤合并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转归等,并提出自己建议。结果:科室总共313名患者住院,5名新冠感染患者,新冠病毒肺炎发生率为1.6%,这比之前所报道的武汉市新冠病毒普通人群发生率0.37%要高接近3倍,肿瘤合并新冠患者死亡率接近20%。结论:对于疫情结束初期病房应尽量减少患者非必要往返医院次数,实行肿瘤患者分层管理,加强轻症患者随访,线上管理等;而对于住院患者,则采取缓冲分诊模式,做好病房消毒隔离以及管理,避免感染,减少肿瘤病房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概率。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 lzhe im er d isease,AD)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状况及对于生活能力的影响,探讨执行功能障碍与记忆等AD常见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神经心理学测验的方法对40例AD患者及30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 ild cogn itive impairm ent,MC I)患者进行执行功能、记忆及其他认知功能检查,同时进行生活能力评定。另外选择40名健康老人作对照。结果AD组的执行功能测验成绩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5.29±2.47)分,执行性画钟作业(CLOX1)(4.63±3.56)分,Stroop测验错误次数(Stroop1)(14.17±8.99)分,词语流畅性测验(RVR)(17.56±10.51)分。除Stroop测验反应时间(Stroop2)外,MC I组的其他执行功能测验成绩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FAB为(7.67±2.44)分,CLOX1为(7.86±3.78)分,Stroop1为(7.21±8.07)分,RVR为(30.86±8.38)分。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不同认知功能对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为反映执行功能的FAB测验成绩处于第一位,独立与操作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相关(β=-0.778,t=-7.079,P<0.01)。各项执行功能测验与年龄相关性不明显(r=0.026~0.250,P>0.05),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记忆测验成绩相关性好(r=0.438~0.786,P<0.01)。结论AD患者具有明显的执行功能障碍;在尚未到达痴呆水平的MC I阶段也可发现执行功能损害。执行功能和整体认知功能及记忆等认知域功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AD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是导致生活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食蟹猴老化过程中运动行为和脑内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4岁、10岁和15岁3个年龄组的健康食蟹猴共29只,利用计算机化的网络摄像头视频检测系统和行为分析软件连续采集和分析每个动物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各年龄组分别选取4只动物用多巴胺转运体(DAT)配体99mTc-TRODAT-1结合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术(SPECT)显像观察脑内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放射性摄取率的变化。结果在4岁、10岁和15岁年龄组,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106)分别为5·00±1·93,3·28±1·02,2·79±0·67,在10岁和15岁较之4随年龄组分别降低了34·50%和55·71%(P<0·05,P<0·01),但此两个年龄组运动活动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纹状体99mTc-TRODAT-1放射性摄取率分别为2·98±0·08,2·56±0·12和2·27±0·35,10岁和15岁较之4随年龄组分别降低了14·00%和25·60%,但仅4岁与15岁年龄组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二者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减低的趋势,直线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分别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57,P=0·001;r=-0·86,P<0·01)。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与纹状体99mTc-TRODAT-1放射性摄取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0,P<0·05)。结论正常食蟹猴老化过程中,脑内多巴胺神经系统功能的减退伴随着运动行为的减少,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佐证了运动功能的减退可能是由于纹状体内多巴胺神经元功能减退所致。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最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神经变性病,65岁以上人群约1%~2%患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不能、姿势障碍为特征;病理上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进行性缺失及胞质内包涵体路易小体形成为特征性改变,其他病理改变还包括蓝斑、基底核、下丘脑、大脑皮质、迷走神经背核、中枢及周围自主神经核的病变。病因至今未明,但认为可能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紊乱、活性氧产生过度、环境毒素、遗传因素有关,但没有单一因素可以完全解释发病机制,多数人认为可能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因定量检测已经成为研究基因组变异以及由于基因重组所引起的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大片段的基因组的重复和缺失可以引起致病突变。使用PCR和测序等定性检测方法很难探测到杂合状态的缺失和重复,因此探寻高效、可靠、灵敏的基因定量检测方法是当务之急。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相继出现了一些自动高效的技术方法。现在可用的基因定量方法大致可以分成3类:DNA印迹技术,细胞遗传学方法和以PCR扩增为基础的定量。本文对基因定量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探讨其优缺点以期对定量研究方法的选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的进行性变性疾病。它的主要病变发生在中脑黑质等处,由于黑质细胞的变性坏死导致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缺乏,从而引起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PD的发病率在整体人群中为0.1%,存65岁以上人群达1%,并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原发性PD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但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它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具有起病隐袭和进展缓慢之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严重,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临床尚无有效控制和逆转病程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进一步探讨帕金森病选择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启动和进展的机制,寻找延缓或阻断病变进程的药物,即成为攻克帕金森病的核心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ARKIN基因与中国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型帕金森病(autosomal recessive 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AREP)家系的关系。方法 对3个AREP家系的6例患者和23位成员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并进行PARKIN基因PCR扩增,产物通过变性高压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mnatogmphy,DHPLC)进行突变检测,阳性结果标本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的PARKIN基因外显子均扩增成功。DHPLC检测和基因测序发现一个家系中存在PARKIN基因杂合Gly284Arg突变,另一个家系中存在PARKIN基因Ser167Asn多态性,且患者均有环境毒物接触史。结论 PARKIN基因杂合Gly284Arg突变在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可能导致发病。PARKIN基因Ser167Asn多态性是帕金森病的易感因素,汞中毒与其共同作用可能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9.
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生理功能尚不清楚,近年研究表明,α-SYN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最近的研究显示,在α-SYN过表达的细胞系,酪氨酸羟化酶(ty6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显著减少[2],提示α-SYN的功能与多巴胺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张春岩  蔡青  于顺  徐群渊  陈彪  杨慧 《解剖学报》2006,37(3):251-254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在正常大鼠脑神经元中的亚细胞定位,为阐明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提供线索.方法超小金标记结合银增强免疫电镜技术.结果α-突触核蛋白不仅存在于神经细胞的突触前终末,也见于神经细胞的轴突、胞浆与核中.在突触前终末,α-突触核蛋白的分布与突触小泡无明显的关系.在神经细胞核内,靠近核膜部分α-突触核蛋白的分布较为密集,细胞核中心部位α-突触核蛋白则较为稀疏.在胞浆和轴突中,α-突触核蛋白散在分布.另外,在线粒体中也有该蛋白表达.结论α-突触核蛋白广泛分布于神经元的各个部位,可能参与神经元的多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