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DRG评价指标对某三甲医院住院服务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提取某三甲医院2019-2020年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通过上海申康版DRG分组器分组,从医疗服务总产能、病种难度、病种结构和手术难度方面进行评价。结果:2020年CMI值、入组率和时间消耗指数较2019年有良好发展趋势,病种难度、病种结构、手术能力较2019年有一定提高。结论:DRG指标能科学、客观、合理地评价医院的效能和运行质量,能较好地反映医院优劣之处,对医院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电针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保护的效应差异及其心肌组织中ULK1和Beclin-1蛋白表达变化,探究该差异与自噬的相关性。方法:将6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预处理电针1 d组(EA-1d组)、预处理电针2 d组(EA-2d组)、预处理电针3 d组(EA-3d组)、预处理电针4 d组(EA-4d组)、预处理电针5 d组(EA-5d组),每组9只。各干预组分别于MIRI手术前1~5 d干预,选择大鼠双侧"内关"穴进行电针(2 Hz/100 Hz,2 m A)干预20 min。S组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下穿线但不结扎,其余组心脏LAD结扎30 min,再灌注4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期间进行心电图监测。再灌注4 h后,Evans blue-TTC双染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 TnⅠ)的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ULK1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M组血清中c TnⅠ含量升高,ULK1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均P0.05);与M组相比,EA-1d组、EA-2d组、EA-3d组、EA-4d组和EA-5d组心肌梗死面积值均减小(均P0.05),EA-3d组、EA-4d组和EA-5d组心肌风险面积值明显减少(均P0.05),EA-4d组和EA-5d组血清中c TnⅠ含量降低(均P0.05),EA-1d组、EA-2d组、EA-3d组、EA-4d组、EA-5d组ULK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0.05),EA-2d组、EA-3d组、EA-4d组、EA-5d组Beclin-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0.05);与EA-1d组相比,EA-4d组和EA-5d组心肌梗死面积值减少(均P0.05),EA-4d组c TnⅠ含量减少(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1~5 d均能降低MIRI的梗死面积,其中以4 d和5 d为佳;该心肌保护效应与降低自噬相关,但相应的效应差异与ULK1和Beclin-1蛋白表达非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慢性盆腔炎(CPID)是女性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为治 疗“妇人腹中诸疾痛”的常用方,现代常用于治疗CPID,并取得较好疗效。该文对近10年来当归芍药散治疗CPID的临床研 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CPI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临床研究方面,应用当归芍 药散治疗CPID多使用原方加减用药,或单独使用,或联合抗生素及中医外治法;与单独应用西药相比,当归芍药散联合西 药可明显改善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实验研究方面,当归芍药散可 通过降低内皮细胞的黏附、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下调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等对 CPID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S)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肉芽肿性炎症性疾病,由CD4+T细胞介导,以黑色素细胞为靶向抗原(可能是酪氨酸酶),这些抗原广泛存在于眼、中枢神经系统、内耳和皮肤中[1]。本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且发病率低,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对3例VK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病历资料1.1 病例1女性,36岁,因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PARγ通路增强对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长程培养22 d的原代神经细胞建立自然 衰老模型。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衰老对照组(C组)、GW9662 干预组(G组)和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干预组(P组)。其中 GW9662干预组(G组)根据GW9662干预终浓度分为4个亚组:G(0.1):0.1 μmol/Lol/L,G(1):1 μmol/L,G(5)5 μmol/L,G(10): 10 μmol/L。吡格列酮干预组(P组):根据吡格列酮干预终浓度分为4个亚组:P(0.1):0.1 μmol/L,P(1):1 μmol/L,P(5)5 μmol/L, P(10):10 μmol/L。首先应用MTT法观察各组细胞活力,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神经细胞形态,确定下一步实验的G组和P 组的最终干预浓度。其次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神经细胞计数、凋亡细胞比率的变化,明确PPARγ通路 增强对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最后应用免疫化学法观察各组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探讨PPARγ通路增强 保护原代神经细胞的机制。结果随着GW9662干预浓度的增加,细胞活力进行性下降,其中G(1)、G(5)和G(10)组细胞活力 均较C组显著降低(P<0.05)。G(1)组神经细胞形态尚完整,部分突触交织成网,最终确定后续实验G组的GW9662干预浓度为 1 μmol/L。加用吡格列酮干预后细胞活力较C组提高,其中P(1)、P(5)和P(10)组细胞活力较C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但P(1)、P(5)、P(10)组3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最终确定后续实验P组的吡格列酮干预浓度为1 μmol/L。 G组细胞总数及神经细胞计数均较C组显著下降(P<0.05)。P组细胞总数及神经细胞计数均高于C组(P<0.05)。各组神经细 胞比率均维持在80%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凋亡细胞比率明显高于C组(P<0.05),而P组凋亡细胞比率显著 低于C组(P<0.05)。G组SOD活性及GSH含量较C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P组SOD活性 及GSH含量均较C组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较C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PPARγ通路是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 的保护性通路,该通路的激活可以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细胞凋亡保护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提示针对PPARγ通路进行的 药物干预有可能是临床抗神经系统衰老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自体毛发移植术是将自体的健康毛发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重新移植到脱发区域的过程,是目前治疗永久性脱发最有效的方法.毛发永久脱失的原因诸多,最为常见的是男、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也有外伤、烧烫伤、感染及肿瘤切除后等的瘢痕性脱发.通过自体毛发移植后的新生毛发无论色泽、质地、生长速率、数量、毛发生长周期均保留原有毛发的特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至目前为止我院治疗秃发、秃眉患者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归纳卫生系统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策略.方法:对30个省份的184个省市县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五年以上的领导或专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艾滋病防治各领域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思路.结果:根据调查对象的打分和专家论证,确定了主要问题,包括:疾控机构人力存在不足、相关机构参与程度不够、艾滋病病人手术难、检测力度不够、艾滋病病人随访困难、医疗保障有缺陷等.结论:在分析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清晰界定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防艾工作职责、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健全艾滋病病人医疗服务体系、完善艾滋病医疗保障政策、改革抗病毒治疗药品的管理体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技术支撑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创伤愈合是受多种因素调节的复杂过程,包括炎性反应、增殖和重塑[1].随着分子生物学等高新技术的渗透,创伤修复的研究也进入到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目前认为,多种生长因子参与调控创伤愈合的过程,其中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炎性反应及创伤愈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TGF-β通过特定的信号传导途径,调节相应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多样化的生物学效应.Smads家族是一类新发现的TGF-β信号的细胞内介导者,它们可将TGF-β信号经跨膜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传导至细胞内,再由Smad蛋白传导至细胞核,并激活靶基因的转录.本文主要就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创伤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傅青主女科·种子》对治疗妇女疾病有独到见解,在种子篇中尤重视填精药的应用,具有鲜明特色。文章对填精药进行整理归类,总结种子填精药的用药特点,将种子填精药分为补血填精、温润填精、健脾填精、固涩填精四大类,以拟方的证候作为依据,分析种子诸方的君臣佐使及填精药的配伍原则,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以期对妇科疾病甚或内伤杂病临床用药有所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慢性盆腔炎(CPID)是女性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为治疗“妇人腹中诸疾痛”的常用方,现代常用于治疗CPID,并取得较好疗效。该文对近10年来当归芍药散治疗CPID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CPI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临床研究方面,应用当归芍药散治疗CPID多使用原方加减用药,或单独使用,或联合抗生素及中医外治法;与单独应用西药相比,当归芍药散联合西药可明显改善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实验研究方面,当归芍药散可通过降低内皮细胞的黏附、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下调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等对CPID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