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鼠纤维肉瘤S180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鼠纤维肉瘤细胞系S180增殖的影响;PI单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藜芦醇对S180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白藜芦醇对S180细胞 cyclinD1,P21Ci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对S180细胞增殖呈双相作用:低浓度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时效和量效关系.白藜芦醇治疗组S180细胞周期发生变化,细胞周期被阻滞于 G0/G1期.白藜芦醇以时间依赖方式下调周期蛋白 cyclinD1 的表达.上调白藜芦醇P21Cip1蛋白表达.结论:白藜芦醇低浓度促进S180细胞增殖,高浓度抑制细胞增殖.白藜芦醇可通过凋节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p21Cip1的表达调控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胃癌肝转移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3例胃癌肝转移患者治疗前后和2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对照组)的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结果:胃癌肝转移患者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病情好转的胃癌肝转移患者[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其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病情进展的胃癌肝转移患者[疗效评价为疾病进展(PD)],其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的胃癌肝转移患者[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D)],其血浆可溶性VEGF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可溶性VEGF浓度对于评价胃癌肝转移的治疗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iRNA靶向HES1对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的HES1水平,采用脂质体法将2条靶向HES1的siRNA片段(siHES1-1和siHES1-2)高效转染至BGC-823和SGC-7901细胞,经qPCR法检测后选取抑制效率最高的siRNA进行后续功能学研究;分别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法检测转染后BGC-823和SGC-7901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71例胃癌组织的HES1 mRNA水平高于59例癌旁组织,BGC-823和SGC-7901细胞的HES1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P < 0.05);转染HES1 siRNA可降低BGC-823和SGC-7901细胞的HES1水平,此外,较转染对照组细胞,其存活率及穿膜细胞数目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 < 0.05)?结论:胃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HES1高表达,靶向沉默HES1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PI单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藜芦醇对A549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白藜芦醇对A549细胞cyclin D1和p21ci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法检测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于腹部肿瘤,为了更好地进行实时、精确的放疗,需要获得清晰的三维肿瘤图像。三维B超近来在临床诊断及图像引导的应用中,不断地被介绍。虽然有专门的三维B超探头,因为价格原因,我们仍然需要从二维B超中进行重建,得到三维B超图像。帮助放疗专家,在对病人实施放疗时,动态对病人的肿瘤放疗进行实时的、数字化监控和修正,达到精确放疗的效果。方法:直接利用国产B超,在探头上增加位置传感器,精确地测定了B超图像和探头之间的空间关系,对二维图像进行配准。结果:本文设计一种配准测试方法。在红外放疗跟踪系统上直接实现自由式三维B超。结论:采用本文描述的测试方法能够基于红外放疗跟踪系统得到实时精确的自由式三维B超图像,节约成本,取得了满意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微小RNA-29s(miR-29s)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及71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上述组织中miR-29a、miR-29b和mi-29c的表达,比较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9s的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NSCLC组织中miR-29a、miR-29b和miR-29c表达的相关性,分析NSCLC组织中miR-29s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的关系,根据随访资料分析不同miR-29s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QPCR结果显示,NSCLC组织中miR-29a、miR-29b和miR-29c的表达水平依次为0.413±0.025、0.609±0.039和0.161±0.013,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miR-29a与miR-29b呈正相关(r=0.637,P=0.000),miR-29a与miR-29c呈正相关(r=0.775,P=0.000),miR-29b与miR-29c呈正相关(r=0.586,P=0.000);NSCLC组织中miR-29s表达均与TNM分期有关,miR-29a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有关,miR-29b与分化程度有关,miR-29c与肿瘤大小有关。miR-29a(≥0.354)、miR-29b(≥0.586)和miR-29c(≥0.118)高水平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依次为16.4、16.4和16.7个月,均高于低水平者的11.5、9.8和10.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9s在NSCLC组织中表达降低,且均与TNM分期及预后有关,可能与NSCLC发生、发展有关,对NSCLC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