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易于反复发作,但由于病因复杂,导致临床分类、疗效令患者和医者均不满意。本文对其中研究较多的几种病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以电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简便优效方案。方法: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198例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电针治疗组(A组)66例、电针联合牵引治疗组(B组)67例、电针联合牵引治疗组(C组)65例。3组均第1~2 w,5次/w,第3~4 w每周治疗3次,第5~6 w每周治疗2次,第12 w随访。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腿痛VAS视觉模拟评分(Vas LP)、改良罗兰功能问卷(Roland)、Likert总体恢复自我评价量表的改变。结果:治疗6 w后,3组Vas LP评分、Roland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Likert总体恢复评分逐渐增高,且在治疗后第12 w疗效更加显著。3组Vas LP评分、Roland评分、Likert总体恢复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种治疗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均有减轻患腿疼痛、增强患腿运动功能、促进总体恢复的疗效,且三者疗效相当,并未随着疗法的增加出现明显的疗效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3.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独立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范畴外的一种疾病。笔者检索了近年来针灸治疗CCCI的相关研究文献,对针灸治疗CCCI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评述。研究表明,针灸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有电针、灸法、梅花针、穴位注射、针灸配合中药等综合治疗,但未形成统一和规范的治疗方案。因此,通过科学、规范的临床研究,筛选出针灸治疗CCCI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当前CCCI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颈6、7椎旁压痛点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1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以颈6、7椎旁压痛点为主穴,对照组以颈3、4、5夹脊穴为主穴,两组均采用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0次、治疗20次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用症状、体征评价表对相关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治疗10次、20次后两组的VAS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下降更显著,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综合作用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以颈6、7椎旁压痛点为主治疗疼痛性颈椎病,疼痛的缓解和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取穴简便,对颈椎病的诊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揿针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揿针组、揿针+药物组、假针+药物组,各25例。揿针针刺穴位选用地机穴,口服药物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3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3组患者治疗期间和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2%、92%、76%,3组间比较,揿针组与揿针+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假针+药物组(P0.05);3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4.8%、30.4%、68.4%,揿针+药物组的复发情况低于假针+药物组(P0.05),揿针+药物组与揿针组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组和揿针联合布洛芬组疗效相近,均能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可延长发作间歇期,降低复发率,临床上可以作为止痛的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6.
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本病常见,亦称“早秃”,为进行性的头发密度减少,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运用头针治疗1例脑梗塞合并AGA病例中,发现脱发部位长出头发,且原有的白发也变黑,说明头针对AGA有促进再生作用。为进一步展示头针对AGA的疗效,现分享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江学勤  陈兴良  陈敏 《四川中医》2007,25(8):106-106
目的:观察悬灸和温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疗效。方法:用灸条悬灸或温针灸足三里。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灸法治疗腓肠肌痉挛是方便、快捷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石勇  杨琴  陈兴良 《国医论坛》2011,26(6):12-14
“子痈”病名首见于《外科证治全生集》,据其典型症状和体征,本症类同于现代医学的附睾炎。附睾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青壮年,近年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本症常由尿道炎、前列腺炎、精索炎、膀胱炎、尿道内器械操作及长期留置导尿管等引起,其细菌多从输精管逆行感染。早期为输精管炎蔓延至附睾尾部,呈蜂窝织炎表现,随着感染从尾部扩张到附睾头部,整个附睾肿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盒灸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后艾盒灸翳风穴;对照组38例,单纯用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20次后对比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89.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盒灸翳风穴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