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经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对15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对侧股动脉插管和导丝引导,在患侧旋股内、外动脉中灌注溶栓剂、血管扩张剂及骨质生长剂等,其中6例治疗1次,8例治疗2次,1例治疗3次,以治疗后血管计数及疼痛改善程度作为近期观察指标,治疗后血管计数增多10例,疼痛改善11例,有所改善2例;3例术后2月摄x线早片显示有不同程度骨质修复,认为经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可增加股骨头血供及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是—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尚需作更长时间随访,以观察坏死区的修复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X线平片及CT检查对肺部弥漫性疾病(Diffuse pulmonary disease)诊断价值。方法:48例肺部弥漫性疾病,经病理、临床证实,包括肺部血行转移瘤,淋巴转移瘤,血行播散型结核,特发性弥漫性肺纤维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肺霉菌病,肺多发性囊肿及多囊肺,支原体肺炎,放射性肺炎,结节病,肺泡细胞癌,肺癌肺内广泛性转移,淋巴瘤,支扩,年龄29—87岁,男30例,女18例,全部行胸部正侧位及直接肺部增强CT扫描,部分行高分辨CT检查。结果:48例肺部弥漫性疾病具有以下X线及CT征象。①肺部病变弥漫性分布;②表现粟粒状、结节状、斑点状、条索状、网格状及囊状;③炎症性病变经相应治疗后逐渐吸收:④肿瘤性病变逐渐扩展;⑤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有个慢性过程;⑥CT片上发现支气管血管束的变形、毛糙,支持良性病变的诊断:而呈结节状、串珠状增粗则支持恶性病变的诊断。结论:肺部弥漫性病变的正确诊断在仔细分析X线及CT征象基础上必须结合年龄、生活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四肢关节专用MRI诊断隐性创伤性骨折的价值.方法 对54例四肢关节外伤后X线平片显示阴性患者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STIR,观察各种异常MRI征象.结果 54例(56处)隐性骨折,其中T1WI对骨折线显示的阳性率为100%,T2WI的阳性率为82.1%,STIR的阳性率为92.6%,T1WI与T2WI、STIR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IR对骨髓水肿显示较T1WI和T2WI清晰.MRI能同时显示关节周围软骨,韧带、肌腱、半月板的损伤情况.结论 MRI是诊断四肢关节隐性创伤性骨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能清晰显示骨折线和髓腔水肿,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避免医疗纠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四肢关节专用MRI诊断疲劳性骨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临床诊断或随访证实的疲劳性骨折的X线和MRI影像资料.结果 46例数字化X线摄影均未见明确骨折线,而MRI不仅能显示疲劳性骨折的骨折线,而且能显示骨折周围骨髓腔、软组织的水肿和出血,骨膜反应等变化.骨折线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TSE-T2WI和GE-STIR为诊断骨挫伤的最有价值的序列.17例骨膜反应中,12例T2WI表现为包绕骨皮质的环形等或略高信号,5例为低信号.结论 四肢关节专用MRI对疲劳性骨折能作出早期诊断,对临床鉴别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螺旋CT定位的几何学原理,推导出床坐标与图层坐标间的函数关系,即当机架角度为0。时,床坐标与图层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Twm=S190+M;否则,为Twm=S190/Cosθ+M,结合CT定位实际操作,完成CT定位的计算公式:Twm=S190/cosθ+M。最后,讨论了计算公式的物理含义和简化条件。  相似文献   
6.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十多年来开展的介入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的优点[1-3].  相似文献   
7.
CT椎间盘造影对腰椎间盘内破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腰椎间盘造影术(CTD)对腰椎间盘内破裂(ID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CT或MRI检查无腰椎间盘突出征象的32例慢性下腰痛患者的42个腰椎间盘行CT椎间盘造影术,制订CTD的分型,分析CTD分型、对比剂注射剂量与诱发疼痛的关系。结果CTD显示椎间盘内破裂可分为4型,CTD分型、对比剂注射剂量与诱发疼痛具有相关性,阳性和阴性椎间盘病变间对比剂平均注射剂量具有明显差异(t=4.612,P<0.01)。结论CT腰椎间盘造影术能定性诊断腰椎间盘内破裂,与普通腰椎间盘造影术比较,CTD能够提供更多的基础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63例疑似冠心病分别接受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照,评估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准确度.结果 冠状动脉CTA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两者的符合率达96.0%.结论 CTA安全、简便和无创伤,对冠状动脉疾病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认识正常膝关节半月板低场MRI表现,以提高对损伤半月板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20例正常膝关节按年龄分成五组,观察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的信号并测量其厚度.根据正常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的低场MBI征像,结合102例战士损伤半月板MBI和关节镜检查的对照研究,参照Stoller半月板退变和损伤的MRl分级标准,拟订了损伤半月板低场MRI诊断标准,即半月板退变、半月板单纯撕裂和复杂撕裂,统计学采用t检验.结果 低场MRI显示正常半月板内线条状高信号,不延伸至关节面或游离缘,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的厚度随年龄不同而变化.低场MRI对损伤半月板诊断的正确率为93.14%(95/102).结论 拟订的半月板损伤低场MBI诊断标准具有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皮穿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称腰突症 )的疗效 ,探讨APLD的适应证。 方法 APLD治疗经反复保守治疗无效的未破裂型腰突症 5 0 0例 ,其中突出椎间盘大于椎管前后径 1/ 2者 15 0例 ,小于椎管前后径 1/ 2者 35 0例。 结果 APLD治疗优良率 92 .8% ,无效或复发率 7.2 %。 80例行CT复查 ,突出椎间盘完全回复或 2 / 3以上回复 72例 ,回复时间 3.5~ 12个月 ,平均 7.5± 1.6个月。 结论 APLD治疗未破裂型腰突症疗效确切 ,但仍需掌握适应证。建议将CT复查结果作为评价APLD疗效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