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无锡市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为进一步采取营养宣教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无锡市237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无锡市居民营养健康知晓率为68.67%,节约食物、食品安全方面知晓率较高,膳食推荐、食物与营养素以及选择食物方面知晓情况相对较差;女性的健康知识得分情况优于男性(b=1.809,95%CI:64.612~68.751),年龄增长、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与健康知识得分正相关(b=0.095,95%CI:0.053~0.137;b=3.304,95%CI:2.044~4.564),与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组相较,低文化程度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较差(b=-11.819,95%CI:-13.273~-10.365;b=-6.981,95%CI:-8.289~-5.673;b=-3.257,95%CI:-4.471~-2.043);大部分居民(80.55%)从手机软件获取营养健康知识。结论无锡市居民营养健康知识了解不全面,尤其是膳食推荐、食物与营养素以及选择食物方面需要加强;文化程度较低者及非医疗卫生工作者应为营养教育干预的重点对象;营养教育时可选择居民常用的知识获取途径如手机软件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吴茱萸碱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普瑞巴林组(P组)、吴茱萸碱组(Q组)和普瑞巴林-吴茱萸碱复合物(F组)。大鼠暴露左侧L5脊神经并结扎,建立脊神经结扎(SNL)模型,S组大鼠暴露左侧L5脊神经,但不结扎。建立SNL模型7 d后P组腹腔注射普瑞巴林(5 mg/kg),Q组腹腔注射吴茱萸碱注射液(5 mg/kg),F组腹腔注射普瑞巴林-吴茱萸碱复合物(5 mg/kg),S和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 L/kg),连续给药7 d,观察测量大鼠神经损伤侧的疼痛行为学的变化。给药7 d后取主动脉血3 m L检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T淋巴细胞亚群中T细胞分化群4(CD4~+)、T细胞分化群8(CD8~+)的水平。结果:模型制成后S组大鼠活动如常,其它四组大鼠SNL 1周后,步态及姿势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P组、Q组、F组三组动物SNL第10天开始,上述症状逐渐缓解,尤其F组症状表现轻微。给药7 d后C组TNF-α为(101.75±15.46)μg/L、IL-6为(32.98±6.64)μg/L、NE为(78.14±4.38)pg/mL、5-HT为(6.21±1.87)μmol/L,较S组TNF-α[(55.14±13.28)μg/L]、IL-6[(18.16±5.98)μg/L]、NE[(23.65±2.21)pg/mL]、5-HT[(1.89±0.76)μmol/L]显著升高(P0.01);F组TNF-α为(68.54±17.65)μg/L、IL-6为(20.21±4.23)μg/L、NE为(33.08±3.85)pg/mL、5-HT为(2.64±1.38)μmol/L较C组明显降低(P0.05)。给药7 d后C组CD4~+为(16.43±1.68)ng/mL、CD8~+为(11.26±2.31)ng/mL较S组CD4~+[(25.28±1.56)ng/mL]、CD8~+[(14.05±2.45)ng/mL]显著降低(P0.01);F组CD4~+为(32.45±3.45)ng/mL、CD8~+(21.47±1.08)ng/mL较C组升高(P0.01或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吴茱英碱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具有较好的协同镇痛作用,优于各自单独使用;两者合用能够使神经病理性疼痛家兔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下调,并能延缓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刃针搜法治疗脑梗死后感觉障碍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刃针治疗组、针刺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分别治疗14 d,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元功能、血流动力学、体感诱发电位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治疗后刃针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显著提高(P<0.05);患侧体感诱发电位(SEP)N20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波幅明显增高(P<0.05);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血清S100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显著下降(P<0.05),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显著升高(P<0.05);病侧大脑中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显著升高;刃针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较药物对照组和针刺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刃针搜法通过改善脑梗死后感觉障碍患者脑部组织血液循环和供血情况、改善神经元功能、促进感觉神经传导通路修复等作用机制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淋病奈瑟菌FA1090全基因组外膜蛋白进行免疫原性和膜定位的初步分析,以评价其作为候选疫苗的潜力。方法采用基因合成的方法构建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重组蛋白进行诱导表达,通过镍柱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用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免疫血清,通过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初步评价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其在外膜的定位。结果构建了15个重组质粒,获得了相应的纯化蛋白,通过免疫小鼠获得了免疫血清。免疫原性分析蛋白WP_003689500.1诱导小鼠产生相应IgG抗体的能力较强,膜定位分析显示有4个蛋白在外膜表达的可能性较高。结论蛋白WP_003689500.1诱导产生的抗体效价较高,与全细胞抗原的结合能力较强,可作为淋病奈瑟菌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EZH2和JMJD3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诱导分化。分化过程中分别加入EZH2酶活性抑制剂GSK126(6 μM)和JMJD3酶活性抑制剂GSKJ4(20 μM),对照组加入DMSO。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基因PPARγ、FABP4和ADIPOQ;棕色化标志基因UCP1、PRDM16和CIDEA,以及米色脂肪独有的标志基因CD137、TMEM26和TBX1,并计算各组与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  相似文献   
6.
摘要: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组蛋白H3的27位赖氨酸残基位点的甲基化修饰酶EZH2成为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之一。EZH2被发现在多种消化道肿瘤组织中过表达,EZH2酶活性抑制药有望成为新的抗消化道肿瘤药物。本文对EZH2在消化道肿瘤的表达情况及近年来EZH2抑制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及最终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带有丙肝病毒NS3与CD40L胞外段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球菌表达载体,并探讨其电转乳酸球菌后的免疫原性.方法 在乳酸球菌表达质粒pMG36e的基础上,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MG36e-NS3-CD40L.该载体电转乳酸球菌MG1363,口服的方式免疫雄性ICR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中抗NS3蛋白抗体,流式法检测小鼠脾T淋巴细胞亚型,CTL杀伤实验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构建了乳酸球菌表达载体pMG36e-NS3-CD40L,该载体成功电转入乳酸球菌MG1363.ELISA检测结果显示,该重组乳酸菌口服免疫小鼠后,能诱发小鼠产生高滴度的抗NS3抗原的抗体.流式结果证实,该菌能上调小鼠CD8+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比率,且以CD8+T淋巴细胞增加更为显著.CTL杀伤结果显示,该重组乳酸菌能上调小鼠CTL杀伤能力.结论 成功制备了乳酸球菌表达载体pMG36e-NS3-CD40L,该载体转入乳酸球菌并经口服免疫小鼠后,能够诱发高水平的细胞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8.
ICU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对急性重症患者进行集中治疗和护理的场所,医护人员工作负荷大,专业知识、技术水平要求高。持续高水平的应激状态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和质量均有显著影响。我们对唐山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ICU工作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和潜在安全隐患的相关问题,找出解决对策,以便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淋病奈瑟菌是淋病的病原菌。淋病目前在我国性传播疾病中感染率较高,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防治淋病的主要方法,但淋病奈瑟菌可通过改变作用靶点、改变对细胞膜的通透性、产生抗生素灭活酶以及药物外排机制等方式降低对抗生素的易感性。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对淋病进行预防和防治,需要严密监测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情况。本文针对淋病奈瑟菌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