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针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选择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30例。针对患者全部选择CT引导下实施PVP治疗。对所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治疗前后,对骨折患者实施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前骨折患者VAS评分为(7.63±0.76)分;治疗后骨折患者VAS评分为(2.32±0.76)分;治疗前后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骨折患者于临床获得了非常高的治疗优良率以及治疗有效率;完成手术后,患者临床疼痛症状表现为显著的缓解直至消失,临床未表现出任何的肺栓塞症状或者神经损伤症状等。结论针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患者,选择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给予临床治疗,临床获得的治疗效果确切,表现出显著的微创性以及安全性,成功凸显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对老年患者髋部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年龄65~85岁,体重52~83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 = 20)和AHH(H组,n = 20)?硬膜外麻醉前,经右颈内静脉H组以15~20 ml/(kg·h)的速率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C组按0.7~0.8 ml/(kg·h)速度输注生理盐水,补液时间均为1 h?分别于入室开放静脉后(T0)?术毕(T2)?术后1 d时(T3)抽取两组肘静脉血样,检测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浓度?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另每组于补液1 h后(T1),抽取静脉血2 ml测定HCT?术中记录T0及T1时两组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值?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术前1 d及术后7 d时探测两组患者双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检查是否有下肢DVT形成?结果:T0及T1时两组CVP?HCT均在正常范围内?与T0比较,T2及T3时H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C组T2及T3时血浆黏度降低且T3时D-二聚体升高(P < 0.05)?与C组比较,H组T2及T3时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T3时H组D-二聚体降低(P < 0.05)?术后7 d时,彩色多普勒超声下,C组DVT发生率为55%,H组为15%,H组DVT发生率低于C组(P < 0.05)?结论:6%羟乙基淀粉术前AHH能改善髋部手术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预防大鼠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量效关系及其使用安全性。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分别切除L1椎板,术中各组分别以棉片浸透生理盐水(A组)或0.1mg/ml(B组)、0.3mg/ml(C组)、0.5mg/ml(D组)、0.7mg/ml(E组)的MMC,置于裸露的硬脊膜后方5min。A组应用生理盐水前后及B、C、D、E组应用MMC前后分别测定其体感诱发电位(SEP)潜伏期。术后4周处死大鼠,切取手术段脊柱,肉眼观察硬膜外粘连程度,行硬膜外瘢痕组织羟脯氨酸(HOP)含量测定、胶原组织面积测定及成纤维细胞计数。结果:A组应用生理盐水前后及B、C、D、E组应用MMC前后SEP潜伏期无明显改变。D、E组与A、B、C组比较硬脊膜与后方瘢痕组织粘连变轻,HOP含量降低,胶原面积减少,成纤维细胞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A组比较硬脊膜与后方瘢痕组织粘连变轻,HOP含量降低,成纤维细胞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两组间及B、C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mg/ml浓度的MMC对预防大鼠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具有较好的量效关系,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钛缆系统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1年11月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住院手术患者24例,均为新鲜脱位,采用AO钛缆系统治疗,所有患者均作喙锁韧带修补。结果:24例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18.7个月,按照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优19例,良5例,治疗优良率100%。结论:AO钛缆系统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效果优良,术后肩痛发生率低,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且钛缆生物相容性佳,避免了二次取出手术。  相似文献   
6.
顾海军  陆圣华 《现代保健》2012,(31):140-141
目的:观察钛缆系统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1年11月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住院手术患者24例,均为新鲜脱位,采用AO钛缆系统治疗,所有患者均作喙锁韧带修补。结果:24例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18.7个月,按照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优19例,良5例,治疗优良率100%。结论:AO钛缆系统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效果优良,术后肩痛发生率低,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且钛缆生物相容性佳,避免了二次取出手术。  相似文献   
7.
7.0T Micro MRI 观察丝裂霉素C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7.0T Micro MRI探讨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实验研究中丝裂霉素C(MMC)的理想浓度及其使用安全性。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分别切除L1椎板,术中各组分别以棉片浸透生理盐水(A组)或0.1mg/ml(B组)、0.3mg/ml(C组)、0.5mg/ml(D组)、0.7mg/ml(E组)的MMC,置于裸露的硬脊膜后5min。应用MMC前后分别对大鼠行体感诱发电位测定。术后4周处死大鼠取手术段脊柱,分别做MicroMRI扫描、瘢痕组织面积测定、肉眼观察硬脊膜与后方瘢痕组织粘连情况。结果:A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组织致密,瘢痕面积大,与硬脊膜形成紧密粘连。B组和C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组织不致密,瘢痕面积减小,与硬脊膜部分粘连。D组和E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组织不致密,瘢痕面积更小,与硬脊膜未形成明显粘连。大鼠应用MMC前后体感诱发电位无明显改变。结论:局部应用浓度为0.5mg/ml的MMC能有效减少硬膜外瘢痕组织增生,避免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并且安全。0.5mg/ml浓度的MMC可能是椎板切除后预防硬膜外粘连理想的浓度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