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 M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SII)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7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根治性结直肠癌切除术的357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炎症标志物的最佳截断值,并将患者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研究炎性标志物高值组与低值组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PLR、MLR、NLR、SII值高与患者白蛋白值低均明显相关(P<0.05)。PLR、MLR、NLR、SII高值组患者总体生存率均明显低于低值组患者(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水平、PLR、MLR、NLR、SII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CEA水平、MLR、SII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MLR及SII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高MLR、高SII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p53是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在细胞内起着抑制细胞周期、促进基因组修复和诱导凋亡等多重作用。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p53在缺氧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被激活,并通过其靶蛋白、Bcl-2和Caspase家族蛋白等发挥促血管内皮细胞及脑内神经元凋亡的作用,并导致SAH后早期脑损伤和后期血管痉挛的发生。应用p53特异性的抑制剂可以阻断p53的活化,显著恢复SAH后的血脑屏障功能并缓解脑血管痉挛。本文讨论了p53在SAH后的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应用p53抑制剂拮抗p53功能以治疗SAH后早期脑损伤和血管痉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示踪剂钆喷酸葡胺(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cetic acid, Gd-DTPA)在脑组织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内扩散的特征,反映大鼠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脑组织间液(interstitial fluid,ISF)引流的改变及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在AD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野生型SD大鼠(300~350 g)和Aqp4基因敲除(Aqp4-/-)SD大鼠(300~350 g)分别分为Sham组(10只)、AD组(10只)、Aqp4-/--Sham组(10只)、Aqp4-/--AD组(10只)。Sham组和Aqp4-/- Sham组连续6周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AD组和Aqp4-/- AD组连续6周每天腹腔注射D-半乳糖。将示踪剂Gd DTPA(10 mmol/L,2 μL)注射到大鼠海马区,分别于0.5 h、1 h、1.5 h、2 h、3 h 进行MRI扫描,观察示踪剂在海马区的动态分布,并测量示踪剂的扩散速率D*值、清除速率k′ 值和半衰期t1/2值。结果:Sham组示踪剂在ECS 内的扩散率D*值为(2.66±0.36)×10-6 mm2/s,AD组D*值(2.72±0.62)×10-6 mm2/s ,Aqp4-/--Sham组D*值(2.75±0.47)×10-6 mm2/s,Aqp4-/--AD组D*值(2.802±0.55)×10-6 mm2/s,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ne-Way ANOVA,P>0.05)。Sham组海马区的示踪剂清除速率k′ 为(4.57±0.14)×10-4/s,AD组k′ 为(3.68±0.22)×10-4/s,Aqp4-/- Sham组k′ 为(3.17±0.16)×10-4/s,Aqp4-/--AD组k′ 为(2.59±0.19)×10-4/s,4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ne-way ANOVA,P<0.05),4组之间的示踪剂清除半衰期t1/2值依次延长,Sham组海马区的t1/2为(0.67±0.12) h,AD组t1/2为(0.88±0.08) h,Aqp4-/- Sham组t1/2 为(1.12±0.15) h,Aqp4-/- AD组t1/2 为(1.58±0.11) h,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ne-Way ANOVA,P<0.05)。结论:AD的退行性病变使脑内ISF引流减慢,Aqp4的缺失使AD大鼠脑内ISF引流明显减慢,Aqp4对清除脑组织间隙的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有关结肠癌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结肠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寻找新的lncRNA结肠癌分子标志物。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结肠癌转录组测序数据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利用R语言进行数据整理。采用edgeR包筛选差异表达lncRNA,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对差异表达lncRNA进行生存分析。提取与这些lncRNA共表达的编码基因,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出227个在肿瘤各TNM分期中均异常表达的lncRNA,其中表达上调169个,表达下调58个。生存分析鉴定出15个差异表达lncRNA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其中2个为保护因素,13个为危险因素。KEGG分析发现,这些预后相关lncRNA 的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生物合成、mRNA监视通路等。结论:通过挖掘TCGA结肠癌数据集,发现了一些具有预后意义的异常表达lncRNA,为后续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这些lncRNA有望成为新的结肠癌诊断或治疗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1/4(PAR-1/4)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方法 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sham组、SAH+control siRNA组、SAH+PAR-1 siRNA组、SAH+PAR-4 siRNA组以及SAH+PAR-1/4 siRNA组,每组20只。应用血管内插线法建立大鼠SAH模型,治疗组在术后1h脑室注射相应剂量药物。在SAH后6h和24h,观察了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学缺陷、脑水含量和脑内伊文思蓝含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了脑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单独应用PAR-1siRNA或PAR-4 siRNA均可减轻SAH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陷并降低血管通透性(P <0.05),同时脑内小胶质细胞TNF-α和ICAM-1的表达也明显下降。联合应用PAR-1和PAR-04 siRNA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结论 PAR-1/4参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而PAR-1/4 siRNA可通过抑制两者的活性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具有显著的神经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模型造模中,摸索选择微创且重复性好的颈内动脉穿刺线栓长度。方法行颈内动脉穿刺时,将大鼠线栓长度随机分为≤17 mm组、18-20 mm组、20-22 mm组、22-24 mm组和≥24 mm组。在SAH后24 h,通过Garcia神经功能评分、死亡率及出血严重程度等指标判定SAH模型的成功率。结果线栓长度在20-22 mm时,SAH动物成功率最高。结论线栓长度在20-22 mm时,大鼠SAH模型稳定可靠,重复性好,适合进行临床前循环动脉瘤性SAH后早期脑损伤的病理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且有完整临床数据162例患者的资料,采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NLR预测术后患者生存情况的最佳截断值,并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 NLR最佳截断值为3.11,由此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3.11,n=116)和高NLR组(NLR>3.11,n=46)。两组患者的年龄、T分期、术前白蛋白含量、CA242水平及术后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T分期、N分期、术前血红蛋白含量、术前白蛋白含量、CEA水平、CA199水平、CA242水平及NLR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3.086,95% CI:1.835~5.192)、术前白蛋白含量(HR=0.405,95% CI:0.242~0.679)、CA199水平(HR=2.773,95% CI:1.033~7.448)及NLR(HR=2.736,95% CI:1.645~4.551)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 术前外周血NLR可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标志物,高NLR值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钩藤碱减轻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钩藤碱(Rhy)能否减轻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脑血管痉挛(CVS)及其机制。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血管内刺破法建立SAH模型。SAH后立即腹腔注射Rhy,24h后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测量基底动脉(BA)直径。BA经HE染色后,测量BA的直径和血管壁厚度;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不同组动物BA的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p-p53和剪切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RI和组织学染色结果均表明,10mg/kgRhy在SAH后可明显增加BA的直径并显著减少血管壁厚度(P<0.05)。Rhy明显降低了SAH后BA的p-p38MAPK、p-p53和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Rhy能够明显减少SAH后BA内皮细胞p-p38MAPK、p-p53和cleaved-Caspase-3等凋亡蛋白的表达。结论 Rhy能通过抑制BA内皮细胞凋亡减轻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NF κB在哮喘豚鼠C7~T5脊神经节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 方法建立哮喘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染色结合显微图像分析方法。 结果 对照组C7~T5脊神经节NF κB免疫阳性物质在细胞浆中分布较多 ,核内较少 ,其mRNA轻度表达。哮喘组豚鼠C7~T5脊神经节NF κB阳性反应物呈现由细胞浆向细胞核移位现象 ,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地塞米松组C7~T5脊神经节细胞浆中NF κB阳性反应物多于细胞核 ,其mRNA表达水平低于哮喘组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NF κB在哮喘豚鼠C7~T5脊神经节内过表达及核内移位提示其可能参与哮喘的发作 ;抑制哮喘豚鼠C7~T5脊神经节内NF κB的表达及活性可能是地塞米松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