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误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鼻咽癌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共收集近 5年 3所医院病理科诊断为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活检标本 71例 ,复查时发现其中 7例实为鼻咽未分化癌。兹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复查活检标本认真观察每例HE切片 ,将 71例经常规 10 %福尔马林液固定的原有蜡块再次切片 ,贴于涂有 2 %APES(3 aminopropyl triethoxy silane,3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 硅烷 )丙酮溶液的玻片上。采用Dako公司的LSAB试剂盒染色显示细胞角蛋白(M35 15 )和白细胞共同抗原 (0 70 1)的免疫组化片各 1张。每批均有阳性和阴性对照。原玻片中已有显示CD2 0 (0 75 5…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9岁。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右上腹隐痛20d。体检:全身皮肤黏膜以及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余体检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7.2×10~9/L,其余各项常规检查未见异常。MRI:壶腹与胰头之间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以等T_1、稍长T_2信号为主,内见大范围不均匀低及无信号区,约56 mm×50 mm×70 mm,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肿块与胰头境界欠清,胰腺实质信号正常,胰管轻度扩张(图1,2)。MR水成像显示肝总管及胆总管扩张,直径约2 cm,胆总管远端明显变细,轻度向外侧移位,胆总管下段相当于壶腹附近突然中断(图3)。CT扫描:胆总管下段壶腹区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约为35~38 Hu,内见多个散在团块状高密度影,其CT值约为109~150 HU;增强扫描后肿块软组织部分强化明显,其CT值约为60~87 Hu。胆总管上段、肝管扩张明显(图4,5)。  相似文献   
3.
六种抗EB病毒抗体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估EBNA1-IgA,EBNA1-IgG,Zta-IgA,Zta-IgG,VCA-p18-IgA和VCA-p18-IgG六种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应用,探讨哪种ELISA组合更有功效.方法:收集85例治疗前鼻咽癌患者和132例健康成人血清.应用六种EB病毒特异性重组融合蛋白ELISA,检测血清抗EB病毒的抗体水平.采用灵敏度、特异度、优势比等参数来评估它们在诊断鼻咽癌中的效率.结果:单独采用一种检测时,Zta-IgG和EBNA1-IgA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可达0.8106以上.Zta-IgG/EBNA1-IgG和Zta-IgG/EBNA1-IgA两种检测双阳性的特异度提高至0.9621以上.Zta-IgG/EBNA1-IgA/EBNA1-IgG或Zta-IgG/EBNA1-IgG/Zta-IgA三种检测均阳性者,其特异度不仅可达0.9824,优势比也明显升高(分别为206.4242和196.5000).85例患者血清中无1例同时呈Zta-IgG/EBNA1-IgA/EBNA1-IgG阴性者.结论:临床血清学诊断鼻咽癌,首选Zta-IgG或EBNA1-IgA.同时检测两种ELISA,宜采用Zta-IgG/EBNA1-IgA或Zta-IgG/EBNA1-IgG.三种ELISA同时检测,可以提高特异度.推荐Zta-IgG/EBNA1-IgA/EBNA1-IgG或Zta-IgG/EBNA1-IgG/Zta-IgA三项.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用PCR方法从鼻咽癌外周血中检测EB病毒DNA的意义,以及与鼻咽癌组织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收集58例健康人外周血和50例鼻咽癌病人的外周血及其相应的肿瘤组织活检标本,用PCR方法分别检测血浆和单个核细胞中的EB病毒DNA,用TUNEL方法检测鼻咽癌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中的EB病毒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阳性者的癌细胞平均凋亡指数明显高于阴性者,提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EB病毒DNA与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密切的联系。结论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EB病毒DNA可能为来源于局部肿瘤细胞的分子标记物,本研究为其进一步的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疱疹病毒4型,人 鼻咽肿瘤 外周血 凋亡  相似文献   
5.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 (LMP1) is encoded by the BNLF1 fragment of Epstein-Barr virus (EBV) and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oncoprotein nowadays. It is popularly known that EBV infection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and LMP1 would play its crucial role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 genesis. LMP1 has a variety of carcinogenic functions. LMP1 can immortalize and malignantly transform normal lymphocytes or epithelial cells with the cooperat…  相似文献   
6.
Primary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denotes a carcinoma originating from the surface and crypt lining epithelium as well as the epithelial cells of minor salivary gland in the nasopharynx.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histologic typing of primary NPC was most controversial and confusing in the past literature.[1,2] Many classifications were presented; but for consistency's sake, the classification propos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in 1991[3] is recommended nowadays. On anoth…  相似文献   
7.
炎琥宁治疗成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对比炎琥宁与利巴韦林对成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成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炎琥宁治疗组和利巴韦林治疗组,炎琥宁组60例;炎琥宁10~15 mg/(kg·d)加入5%葡萄糖液100~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3~5 d.利巴韦林组60例:利巴韦林针10~15 mg/(kg·d)加入5%葡萄糖液100~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3~5 d,观察两组疗效,两组均给予相应对症治疗.结果 炎琥宁组在治疗后平均退热天数及咽喉疼痛、咳嗽等平均消失天数均较利巴韦林组显著缩短(P均<0.01).结论 炎琥宁治疗成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p53蛋白在大肠腺瘤、大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大肠腺瘤和42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PTTG、p53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TTG在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4%(3/42),p53蛋白未见阳性表达;PTTG、p53蛋白在大肠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00%(41/50)和90.00%(45/50),表达强度均未达到过度表达标准;PTTG、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10%(37/42)和95.24%( 40/42),其中部分呈过度表达,过度表达率分别为45.24%(19/42)和69.05%( 29/42).PTTG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及大肠腺瘤组织,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低于大肠腺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大肠腺瘤组织中,PTTG与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P<0.05),但在大肠癌组织中,两者之间的阳性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 0.05).此外,PTTG的过度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1),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则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TTG、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在大肠腺瘤组织中密切相关,两者联合观察可以作为大肠腺瘤癌变的分子指标;PTTG、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PTTG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TTG的过度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大肠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9.
不同清洗方法对医疗器械洗涤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清洗、清洗机清洗、人工+清洗机清洗3种方法对医疗器械的洗涤效果.方法 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表面光滑的A组和结构复杂(具有管道、缝隙、轴关节、齿槽部位)的B组,每组300件分别按上述3种方法清洗,并对清洗后的器械采用目测法、潜血试验法、鲎试验3种方法评估清洗效果.结果 对于A组器械3种清洗方法合格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于B组器械,人工清洗与机器清洗的合格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人工+机器清洗合格率高于人工清洗或机器清洗,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对于表面光滑的器械用人工或清洗机清洗均可,而结构复杂的器械应先手工刷洗后再用清洗机清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EB病毒LMP1对鼻咽癌中瘤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EB病毒LMP1对早期鼻咽癌中瘤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 31例早期鼻咽非角化性癌活检组织。采用DAKO公司的PNA探针和PNA原位杂交试剂盒检测EB病毒早期RNAs (EBERs)。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MP1,α catenin ,β catenin ,γ catenin以及高、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结果  31例癌组织中均有相当数量的瘤细胞呈EBERs阳性 ,其中19例表达LMP1( 6 1.2 9% )。LMP1阳性组γ catenin的表达百分率 ( 5 3 .2 5± 34.12 % )明显低于LMP1阴性组 ( 80 .42±15 .77% ,P <0 .0 1)。γ catenin的表达与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的表达间呈正相关 (r=0 .44 0 ,P <0 .0 5 )。α catenin ,β catenin和γ catenin的表达相互间呈两两正相关。结论 鼻咽癌中瘤细胞的LMP1能下调γ catenin的表达 ,从而抑制瘤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