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女,41岁,南宁市无线电三厂工人,湖北籍。因腹痛腹泻服药后突发性心慌胸闷,头晕眼花,皮肤痒,继而不省人事10分钟,于1988年5月16晚11时30分入院。患者因下腹痛半天,腹泻6次,水样便,于当天上午到地段医院看病,拟“急性肠炎”取回中药三剂(茯苓、山楂、陈皮、霍香、生姜、神曲、甘草)外加山东新华制药厂生产的吡哌酸(简称PPA,下同)250mg共12片。上、中、下午三次煎服中药腹痛好转,腹泻减轻,无不良反应。晚上10点50分开始服用PPA 2片,服后15分钟即见腹部不适,心慌、胸闷、全身皮肤骚痒,头昏眼花,续而昏迷,不省人事.家属即用手按压其人中穴,急送本院抢救。既往曾有一次青霉素过敏史。体检:T36℃,R26次/分,BP10.7/7.3kPa,脉搏  相似文献   
2.
3.
微创穿颅血肿清除术临床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微创穿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已广泛开展,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确实有良好的疗效。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现将我们近年来诊治的121例微创穿颅血肿清除术中碰到的有关问题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作为特发于老年期的原发性失眠,老年失眠症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病症。阿尔茨海默病( AD )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现有研究表明失眠症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可能是痴呆的早期信号,是预防和治疗AD的关键阶段。鉴于MCI发病的隐匿性及其引发痴呆的危险性,早期识别MCI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性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该文对老年人失眠与轻度认知功能改变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AD的早期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术后再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01~2012-03入院时血压〉180/105mmHg,病程〈24h的HICH患者160例,并且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随机分为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组(A组)80例及指南标准降压组(B组)80例,分别给予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及指南标准降压治疗;观察A、B两组术后再出血及术后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A组再出血2例,B组再出血10例,再出血率A组低于B组(P〈0.05);术后2个月A组日常生活能力好于B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比较有效地降低HIC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并能较好地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注射用血栓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开放法将病人分成两组,A组为注射用血栓通粉针治疗组265例,每天应用140mg×4支静脉点滴,30天为1疗程;B组为葛根素对照组265例;观察血液流变学、TCD、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注射用血栓通粉针治疗组基本愈痊率13.9%,显效率为53.6%,总显效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7.9%;45.7%;53.6%)(P<0.01),血栓通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TCD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冻干血栓通粉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高,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脑内微小病变是影像学中的一个概念,患者往往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现有研究表明脑内微小病变与脑血管事件具有相关性,且脑内微小病变可能是脑血管事件的前兆。该文对脑内微小病变与脑血管事件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探索其相关危险因素,更好地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 CTA)诊断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7例临床拟诊为后循环缺血发作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A检查,其中51例于CTA检查前后1周内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检查,53例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 CFDS )检查。 CTA扫描横断面轴位图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作图像后处理,测量颅外段椎动脉狭窄程度,统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分别与DSA和CFDS结果比较。结果CTA与DSA对颅外段椎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判断的一致性为92.2%(Kappa=0.89,P<0.01),CTA对颅外段椎动脉各级狭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在轻度狭窄为87.50%、95.24%、87.50%、95.24%;中度狭窄为95.65%、96.67%、91.67%、98.31%;重度狭窄为100%、98.81%、93.75%、100%;闭塞为100%、100%、100%、100%。 CTA在颅外段椎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CFDS(P<0.05)。结论 CTA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而且能确切评价粥样硬化斑块,可作为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筛选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钟有安  肖开敏  钟良  刘丽 《微创医学》2013,8(1):36-37,75
目的 探讨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90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按手术时间分为3组,A组为超早期手术组:脑出血发病≤6 h;B组为早期手术组:脑出血发病在6~12 h之间;C组为延期手术组:脑出血发生在>12 h.比较3组术后再出血情况、死亡率、术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失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出血量≤50 mL的三组患者再出血及病死率比较,A组比B、C组高(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SSS评分及修订Rankin指数比较,A、B组比C组高(P<0.05),A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出血量>50 mL的三组患者再出血比较,A组比B、C组高(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病死率两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后3个月SSS评分及修订Rankin指数比较,A组比B、C组高(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出血量≤50 mL的患者以6~12 h为最佳手术时间窗;而>50 mL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超早期微创手术能够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集科  钟有安 《广西医学》1991,13(3):173-174
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原发性桥脑出血约占10%,不典型病例,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作者见到的3例作一报道,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病因、临床表现、预后等问题。例1男,42岁。因头晕、头痛、右肢体麻木3个月,于1987年11月30日入院。8月2日晚突然头晕、头痛,次日右肢体麻木,此后症状无明显变化。过去无急性钩体感染病史,无高血压病史。体检:左侧轻度周围性面瘫,右侧肢体肌力4级+,腱反射稍亢进。辅助检查:血钩体凝溶试验:12月1日巴达维亚群1:1600~(++),黄疸出血群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