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blastic leukemia,ANLL)约占儿童白血病30%.近年来,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支持治疗的不断完善,小儿ANLL的完全缓解率(CR)已高达80%~85%[1].但是,小儿ANLL仍存在复发率较高、长期无病生存率低的问题.因此延长缓解期、降低复发率是当前小儿ANLL治疗的目标.我院从2001年开始应用超大剂量阿糖胞苷(SHDAra-C)对完全缓解后的ANLL患儿进行巩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replloblastic leukemia,ANLL)约占儿童白血病30%。近年来,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支持治疗的不断完善,小儿ANLL的完全缓解率(CR)已高达80%—85%。但是,小儿ANLL仍存在复发率较高、长期无病生存率低的问题。因此延长缓解期、降低复发率是当前小儿ANLL治疗的目标。我院从2001年开始应用超大剂量阿糖胞苷(SHDAra-C)对完全缓解后的ANLL患儿进行巩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评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55例,随机分为雾化1组52例、雾化2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雾化1组用布地奈德和利巴韦林联合雾化治疗,雾化2组用利巴韦林雾化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片剂。结果治疗后三组间在发热、流涕症状的改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咳嗽症状的改善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和利巴韦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用药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厚朴酚对大鼠离体心脏抑制性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大鼠,雌性,取离体心脏,建立Langendorff模型,观察厚朴酚,对左室发展压(LVDP)心率(HR)以及+/-dp/dt的影响。结果:厚朴酚可以降低大鼠离体心脏的LVDP,HR、+/-dp/dt,而且具有不可逆性。结论:厚朴酚(magnolol)对大鼠离体心脏有明显的保护抑制作用。该作用与magnolol能抑制细胞外钙内流,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具有钙通道阻断剂的特性,降低心肌细胞收缩性,减慢心率,产生对心脏的抑制性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198例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参考2006年ACCP《儿童慢性咳嗽临床循证实践指南》的诊断程序进行病因诊断,所有患儿均进行高渗盐水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比较不同病因的慢性咳嗽儿童诱导痰细胞学分类的差异。同时选择159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198例慢性咳嗽患儿中有175例痰诱导成功,成功率为88.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主要表现为咽痒、恶心、咳嗽、头晕,停止诱导后可缓解。对175例痰诱导成功的慢性咳嗽患儿病因进行分析,获得明确诊断的有164例(93.7%),分别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65例(37.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52例(29.7%)、感染后咳嗽(PIC)37例(21.1%)、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4例(2.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4例(2.3%)、肺结核(TB)1例(0.6%)、气道异物1例(0.6%),病因未明11例(6.3%)。CVA、UACS、PIC是本组慢性咳嗽患儿最常见的病因。按年龄分为三组,Ⅰ组(4~6岁)51例(29.1%),Ⅱ组(7~11岁)66例(37.7%),Ⅲ组(12~14岁)58例(33.1%)。不同年龄组病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不同病因组之间诱导痰细胞学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开展高渗盐水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是安全和成功率较高的检测手段,对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鉴定1种罕见的β地中海贫血突变类型。方法 血液学分析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及全自动快速电泳分析系统;α珠蛋白常规突变检测采用Gap-PCR;β珠蛋白常规突变检测采用反向点杂交法;样品的基因突变及基因型用β珠蛋白基因全长测序技术确定。 结果 先证者具有典型的β地中海贫血临床特点和血液学特性,HbF为 5.8%,其父母各项指标均正常。未发现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有已知的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测序发现先证者及其母亲均为CD2(CAT-CAC)杂合子,父亲为CAC纯合子;先证者有β珠蛋白exon1 CD27 (GCC-GAC)突变,编码的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天冬氨酸,其未发现父母有CD27突变。结论 CD27(GCC-GAC)突变是罕见的β珠蛋白基因点突变,有助于指导人群筛查、遗传咨询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基于TBL结合医学模拟教学的儿科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医学模拟教学中TBL教案编写的研究,形成教案编写的原则、要求、内容、程序等;注重强调医学模拟教学、团队合作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技能培养,达到规范操作技能、提高临床能力、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4例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诊治的回顾分析,探讨小儿ARDS治疗的经验和有待改进之处。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ARDS患儿的临床表现、胸片结果、血气分析以及救治经过。结果 4例ARDS患儿,3例由严重肺部感染所致,救治成功;1例ARDS患儿其致病因素除了严重肺部感染之外,尚有严重脓毒症休克、化疗药物肺损伤的因素,治疗失败。结论机械通气支持和保守液体管理防止液体过度负荷是ARDS重要的两个治疗措施。小潮气量以及足够的呼气末正压(PEEP)是ARDS有效的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严重ARDS,早发现和早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ARDS同时存在严重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最佳的液体管理的平衡点是既能纠正休克,维持循环稳定,保证器官灌注,又能适当限制液体量,避免肺水肿的加重。另外休克病人辅助通气参数的设置如平均气道压(MAP)、吸气峰压(PIP)、PEEP与ARDS也有矛盾之处,也要兼顾到两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198例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参考2006年ACCP《儿童慢性咳嗽临床循证实践指南》的诊断程序进行病因诊断,所有患儿均进行高渗盐水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比较不同病因的慢性咳嗽儿童诱导痰细胞学分类的差异.同时选择159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198例慢性咳嗽患儿中有175例痰诱导成功,成功率为88.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主要表现为咽痒、恶心、咳嗽、头晕,停止诱导后可缓解.对175例痰诱导成功的慢性咳嗽患儿病因进行分析,获得明确诊断的有164例(93.7%),分别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65例(37.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52例(29.7%)、感染后咳嗽(PIC)37例(21.1%)、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4例(2.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4例(2.3%)、肺结核(TB)1例(0.6%)、气道异物1例(0.6%),病因未明11例(6.3%).CVA、UACS、PIC是本组慢性咳嗽患儿最常见的病因.按年龄分为三组,Ⅰ组(4~6岁)51例(29.1%),Ⅱ组(7~11岁)66例(37.7%),Ⅲ组(12~14岁)58例(33.1%).不同年龄组病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不同病因组之间诱导痰细胞学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儿童开展高渗盐水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是安全和成功率较高的检测手段,对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儿科学网络式PBL教案编写应体现网络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基本设计单元是一个完整的案例.案例应是真实的,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能引导其进入预定的学习领域并达到预想的学习目标.以编写《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教案为例,第一幕在PBL网站展示病例,引出问题,学生利用PBL教学网站、QQ群、短信等平台分组学习讨论后将结果整理制作成幻灯片.第二幕各小组汇报讨论,教师提供新资料并提出后续问题,学生再次通过网络查阅文献资料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教学实施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网络,把教学问题分层次提出,体现案例的递进性,教师应起引导作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