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8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8年~2020年昆明市通过社会组织新报告的HIV-1感染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新近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为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对昆明市2018年1月至 2020年12月经抗体筛查和确证检测后的MSM阳性样本采用HIV-1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方法(HIV-1 LAg-Avidity enzyme immunoassay,LAg-Avidity EIA)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判断新近感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近感染影响因素。  结果  共收集389份阳性样本,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HIV-1新近感染者比例分别为48.1%(90/187)、51.6%(49/95)、30.8%(33/107),2018年1月和2019年12月的新近感染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020年的新近感染比例低于2018年和2019年(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为学生(P = 0.017,OR = 2.989,95%CI:1.221~7.318))检测出新近感染的比例高。  结论  昆明市MSM人群HIV-1新近感染的比例出现下降趋势,在部分人群中新近感染的比例较高,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新近感染的监测,通过社会组织加强干预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促进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云南省1型艾滋病病毒(HIV-1)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染的静脉吸毒人群(IDUs)中,HCV对NS5A抑制剂的天然耐药相关变异(RAVs)的流行情况。方法 2014年1—6月在云南省IDUs中连续收集HIV-1和HCV抗体均为阳性的样本288份,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NS5A基因进行扩增,将获得的片段测序后进行耐药相关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结果获得NS5A基因序列共185条,1a亚型中未发现优势RAV;1b的优势RAV为H58P(17/18);3a的优势RAV为H58P(43/43);3b的优势RAVs为H58P、Q30K和L31M,发生率分别为97.2%(70/72)、95.8%(69/72)和88.9%(64/72);6a的优势RAVs为Q30R(11/11)和Y93T(11/11);6n亚型中优势RAV为Y93S(14/14);6xa的优势RAVs为H58P(6/6)和M28V(6/6)。结论云南省IDUs中流行的HCV亚型的NS5A基因中普遍存在天然耐药相关变异,采用NS5A抑制剂开展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本地主要流行的天然耐药突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云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新发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5年云南省吸毒人群哨点监测样本,筛选出血清学检测新确证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阳性的样本进行BED捕获酶联免疫方法(BED capture enzyme immunoassay,BED-CEIA)新发感染检测,并结合问卷中人口学资料和相关行为学特征等情况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在31 503例样本中,共检出HIV抗体阳性3 424例(含既往阳性2 793例),检出率为10.9%(3 424/31 503),其中,87.3%(2 989/3 424)为男性,12.7%(435/3 424)为女性;新报告的感染者,经BED-CEIA方法检出新发感染者101例,其中男性有90例(89.1%),女性有11例(10.9%),新发感染者平均年龄为31.54岁(16~54岁);2013-2015年吸毒人群的新发感染率为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籍(主要为缅甸籍)、非汉族和注射吸毒的吸毒者艾滋病新发感染的危险性分别高于本省/外省户籍、汉族和口吸的吸毒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应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外籍(主要为缅甸籍)和注射吸毒人群,进一步强化落实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同伴教育和艾滋病检测咨询等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红河州HIV/HCV合并感染者中HCV的基因型分布。方法 收集2018-2019年红河州HIV/HCV抗体阳性的血浆246份,进行HCV病毒载量检测,对有病毒载量的样品E1E2区和N55B区采用巢氏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基因序列测定,所得序列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HCV的分子亚型。结果 结合2个基因片段,最终120份样品获得了分型结果。3b为主要亚型,占30.8%(37/120),其他亚型按照比例依次为3a(21.7%,26/120)、6a(17.5%,21/120)、6n(16.7%,20/120)、其他亚型(13.3%,16/120)。各HCV亚型在民族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计算各亚型在E1E2区和NS5B区的基因距离,结果显示在3a、3b、6a、1b、6n这5种亚型中,3a的基因距离最大,且3a、6a、1b、6n的基因距离均与3b的基因距离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红河州HIV/HCV合并感染者中,3b是主要流行亚型,且在该人群中有较长的流行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MSM新报告HIV-1感染者在接受ART 48周内总HIV-1 DNA水平变化情况,为评估疾病进展提供数据。方法 连续招募新报告的MSM HIV-1感染者,于ART前(基线,0周)、治疗24周和48周三个时间点分别采集患者样本进行血浆HIV-1新发感染检测(基线)、血浆HIV感染亚型检测(基线)、外周血CD4细胞计数、血浆HIV-1 RNA定量检测和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比较上述指标在ART过程中的变化,分析总HIV-1 DNA水平与传统疾病进展替代标志物(HIV-1 RNA水平和CD4细胞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治疗48周时的总HIV-1 DNA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招募到49例调查对象,在基线、治疗24周和48周时的CD4细胞水平分别为263(182,327)、355(287,421)、381(300,483)个/μL,HIV-1 RNA水平分别为4.31(4.06,5.05)、0(0,2.07)、0(0,1.08)log10IU/mL,总HIV-1 DNA水平分别为2.44(1.97,2.89)、2.35(1.90,2.61)、...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查找云南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方法 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快速试验、筛查确证和条带判读的平均分和满分实验室比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云南省分别有36、58、73、86和115家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参加全国血清学检测能力验证。快速试验平均分98.95~100分,满分实验室比例98.18%~100%。筛查确证平均分97.71~99.70分,满分实验室比例86.11%~96.55%,有上升趋势(χ2 = 15.21, P<0.05)。县级实验室提升明显(χ2 = 56.73, P<0.05)。条带判读平均分91.14~97.38分,满分实验室比例54.39%~91.67%。2019年能力验证中,首次参加的实验室条带判读满分比例明显低于已参加过的实验室(χ2 = 8.32, P<0.05)。25家实验室被扣分,80%(20/25)为县级实验室。33.33%(6/18)的非疾控系统实验室未得满分。结论 云南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不断向县级疾控中心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推进。HIV抗体检测水平整体较高。通过开展能力验证,实验室检测水平得到提升。条带判读是薄弱环节,需持续开展强化培训,尤其是针对新开展工作的实验室。省级和州级中心实验室应加强县级实验室和非疾控系统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云南省25个边境县艾滋病实验室检测能力和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升艾滋病防控能力。方法根据"云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内实验室信息数据对艾滋病检测能力进行分析,对实验室人员数量进行统计。结果25个边境县共有37家实验室具备CD4+T淋巴细胞检测能力,覆盖24个县。共有25家(覆盖25个县)实验室开展蛋白印迹试验,65家实验室开展快速检测替代试验。可开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24家,覆盖13个县。25个边境县共有1284家快速检测点,平均每县51.4家,高于全省平均的42.7家,每万人1.8家,高于全省平均的1.1家。村级快速检测点833家,平均每县33.3家,高于全省平均的24.5家,每万人1.2家,高于全省平均的0.7家。25家县级艾滋病中心实验室检测人员平均为4.0人,略低于4.2人的全省平均水平。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检测人员平均为5.2人,高于全省平均的2.2人。快速检测点检测人员平均为2.1人,低于全省平均的2.5人,10个边境县不足2人。村级快速检测点检测人员平均1.7人,低于全省平均的1.8人,15个边境县不足2人。结论云南省边境县检测能力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艾滋病实验室人力资源不足,快速检测点(尤其是村级检测点)实验室人员数量亟需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省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靠近毒品的集散地"金三角",是我国最早暴发静脉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的省份。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通报,截至2018年9月,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85.0万人~([1]),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通报,至2018年10月,云南省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10.5万~([2]), 是全国艾滋病疫情最重的省份。根据《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3]),云南省通过扩大检测人群的措施,目前已发现了 80% 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8年MSM中HIV-1分子网络的特征,探讨HIV-1传播网络的危险因素,为干预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18年在昆明市连续收集新报告的感染HIV-1的MSM的样品540份,通过巢式PCR扩增HIV-1的pol区基因,按照最大似然进化树中bootstrap值 > 95%和基因距离 < 3%构建分子网络,对研究对象进入网络和网络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59份样品获得pol序列,检测到7种HIV-1基因型,其中以CRF07_BC(49.2%,226/459)和CRF01_AE(40.3%,185/459)为主,其他基因型包括URFs(4.8%,22/459)、CRF08_BC(3.1%,14/459)、CRF55_01B(1.7%,8/459)、B亚型(0.7%,3/459)和CRF68_01B(0.2%,1/459)。共163条序列进入网络,入网率为35.5%(163/459),形成56个簇,簇内个体数在2~13个之间。对研究对象进入网络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已婚和多性伴者在网络中检测到的比例较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伴数是MSM感染者分子网络增长的影响因素;按照每年出现≥3个新增感染者的网络为活跃传播簇的标准,有6个传播簇可判定为活跃传播簇,外地、有STD史、离异和学生的MSM是活跃传播簇干预的关键对象。结论 昆明市MSM中HIV-1基因型日趋复杂,进入分子网络的相关因素包括已婚和多性伴,活跃传播簇中外地、有STD史、离异和学生MSM需要加强干预,本研究为分子网络运用于该人群的干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一种HIV抗体快速确证试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质量性能.方法 按照检测流程进行HIV抗体筛查和确证检测,对评价试剂和对比试剂的符合性进行分析,分析评价试剂在HIV感染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本次评价共收集到云南省3个地区4个不同人群的500份样本,经抗体、核酸和随访后检测,314份(62.80%)确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