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微乳药物传递系统及其在中药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微乳药物传递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是由脂溶性或水难溶性药物、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组成,外观均一透明,由于乳化剂的存在,在环境温度及温和搅拌的条件下,遇水自微乳化成水包油(O/W)型、粒径小于100nm的乳剂。它可将某些疏水性、吸收较差的药物制成口服液体或固体(软胶囊)制剂,除了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外,还可拓宽药物的使用人群(如儿童、难以吞咽的患者等),易于工业化生产,是一种理想的给药剂型,因此引起了药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安益强  贾晓斌  陈彦  孙娥  金晓勇 《中草药》2008,39(11):1739-1741
目的建立板蓝根中抗病毒有效成分表告依春的HPLC测定方法,测定不同产地板蓝根中表告依春。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S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4.0mL磷酸 0.3mL三乙胺 500mL水)8.5∶91.5;体积流量为0.7mL/min;检测波长为245nm,柱温为30℃。结果测得6批板蓝根中表告依春的量为0.66~4.2mg/g,其中以河北安国产板蓝根药材中含表告依春的量最高,安徽阜阳和黑龙江大庆产的次之,其他几个产地的量相对较低;表告依春在0.0204~0.3060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9%,RSD为1.3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板蓝根药材的测定;不同产地板蓝根中表告依春的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测定墨旱莲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Phenomene×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90:10),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齐墩果酸在0.569-3.414μg内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0%(RSD=2.4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墨旱莲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不同厂家炙朝鲜淫羊藿饮片主成分进行比较。方法: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PR-HPLC)法同时测定炙朝鲜淫羊藿饮片中5种主要黄酮类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和宝藿苷I的含量。结果:朝藿定A以亳州千草药业有限公司的炙朝鲜淫羊藿饮片含量最高;朝藿定B、朝藿定C以药都集团茗都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炙朝鲜淫羊藿饮片含量最高;淫羊藿苷、宝藿苷I以安徽滕王药业有限公司的炙朝鲜淫羊藿饮片含量最高。结论:建立多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可全面控制炙朝鲜淫羊藿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5.
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蓝根中所含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由十几类成分组成,近年来对板蓝根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明确了一些抗病毒化学成分和可能机制;通过综述板蓝根研究现状及进展,总结已取得抗病毒研究成果,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硝苯地平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利用单因素实验优选了基质、冷凝液、冷凝液温度和滴速,并通过正交实验优选了基质配比、药液温度、药物和基质比例、滴距等因素。结果优选成型工艺为:基质配比(PEG4000:PEG6000:单硬脂酸甘油酯=2:1:1),药液温度为80,药物和基质的配比比例为1:3,滴距为7cm。结论通过验证实验明确该工艺稳定可行,易于制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5种黄酮类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炙淫羊藿炮制前后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含量.结果: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含量发生了变化,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炙淫羊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炙淫羊藿的炮制工艺条件和黄酮类成分的比例关系决定了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茯苓中猪苓酸C和去氢土莫酸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茯苓中猪苓酸C和去氢土莫酸量的差异。方法 应用HPLC法测定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色谱柱为Alltima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70∶2985∶015);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44 nm;进样量为20 μL;柱温为30 ℃。结果 测得8个产地茯苓中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分别为0.188 6~0.575 6、0.113 7~0.216 7 mg/g,其中以浙江产茯苓药材中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量最高,四川次之,其他几个产地的量相对较低;猪苓酸C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79 2~2.240 0 μg(r2=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8%,RSD为1.77%;去氢土莫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37 2~1.715 0 (r2=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6%,RSD为0.62%。结论 所建立的色谱方法可以简便、准确测定茯苓中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重现性好;各产地茯苓中的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差别较大,有必要建立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定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淫羊藿黄酮类成分抗骨质疏松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原发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人口不断老龄化,骨质疏松将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目前,西药治疗骨质疏松存在费用高、疗效长、有多种不良反应及潜在的致癌性等问题,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随着  相似文献   
10.
姜黄属几种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宿树兰  欧阳臻  金晓勇 《中成药》2006,28(10):1408-1410
目的:建立红外指纹图谱法(FTIR)鉴别姜黄属常用药材的方法。方法:姜黄属四种常用药材姜黄、黄丝郁金、绿丝郁金、莪术采用80%乙醇,无水乙醇,丙酮,乙醚进行提取,提取物用氯仿充分溶解后采用液膜法分别测定400~4000cm-1范围内各提取物的红外吸收光谱,依据各药材提取物的各自特征吸收峰鉴别各药材。结果:4种药材的4种溶剂提取物的红外吸收峰明显不同,可作为鉴别药材和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结论:该法可用于姜黄属4种常用药材的鉴别,操作简便,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