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1.
目的:运用动物实验探讨大黄沉降之性的影响因素,为升降浮沉的研究提供思路及中医辨证用药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观察大黄不同炮制品及不同煎煮时间的水煎液对小鼠小肠推进和胃排空的影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与气机运动相对应的关系讨论对大黄沉降之性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大黄10 min组和25 min组对胃残留率、小肠推进无明显影响(P0.05),大黄5 min组对胃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有显著影响(P0.05);与生大黄组比较,醋大黄和酒大黄对胃排空率及肠推进率都明显增大。结论:生大黄有比较明显的沉降之性,随煎煮时间增加,沉降之性相应缓和,醋制和酒制能增加其沉降之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颗粒对实验性炎症、体温升高、咳嗽、痰液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所需小鼠、大鼠和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清热颗粒大剂量组、清热颗粒小剂量组和感冒清热颗粒组。运用大鼠足跖肿胀和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用脱脂牛奶引起家兔体温升高,观察清热颗粒对其体温的影响;用浓氨水引起小鼠咳嗽,观察清热颗粒镇咳作用的强弱;以酚红为标记物观察小鼠的气管段排泌量,验证祛痰效果;以刚果红为标记物腹腔注射,观察清热颗粒对小鼠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清热颗粒能明显抑制新鲜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肿胀以及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清热颗粒大剂量组对脱脂牛奶引起的体温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清热颗粒小剂量组能明显延长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大剂量有较好的祛痰效果;清热颗粒能明显增强小鼠吞噬细胞功能。结论:清热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咳、祛痰、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环三萜皂苷类活性成分体外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转化在四环三萜皂苷类活性成分方面的应用,可提高其的生物利用度、节省药材、提高苷类制剂的普适性,同时可为发掘四环三萜皂苷起效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文章对四环三萜皂苷类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肠道吸收及体外转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药口服液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新药审批过程中口服液与澄清度项目检查密切相关,如何改善中药口服液澄清度,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成为了中药口服液制备过程中的难点。该文通过对中药口服液澄清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大量实例为佐证,对改善中药口服液澄清度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为中药口服液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六虫骨灵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廓清指数实验检测六虫骨灵胶囊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溶血素水平测定检测该药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E-花环实验检测该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六虫骨灵胶囊能明显降低小鼠溶血素水平,降低E-花环的形成数量,对廓清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六虫骨灵胶囊能抑制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对非特异性免疫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药柴胡解热的物质基础、药效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药理实验探讨中药柴胡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的解热效果、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测量各组大鼠基础体温,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并且测量大鼠致热后体温。测量大鼠给药后体温,观察中药柴胡各组分的解热效果。取血浆、下丘脑及脑腹中隔区脑组织,分别检测分析环磷酸腺苷(cAMP)、精氨酸加压素(AVP)指标,分析中药柴胡各组分的解热机制.结果:中药柴胡各组分解热效果显著,柴胡挥发油组、柴胡皂苷组及柴胡水煎液组大鼠下丘脑中环磷酸腺苷(cAMP)和脑腹中隔区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显著减少;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变化不明显,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显著增加。结论:中药柴胡各组分具有良好的解热效果,作用机制与调节cAMP及AVP的合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7.
柴胡解热的物质基础、药效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中药柴胡及各有效成分(挥发油、皂苷)的解热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向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制取发热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阿司匹林组:0.1 g/kg;柴胡挥发油组:0.25 g/kg;柴胡皂苷组:0.35 g/kg;柴胡水煎液组:10 g/kg,给药容量均为10 mL/kg。测量致热后大鼠体温变化验证其解热作用;测量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以及脑腹中隔区和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结果:中药柴胡及各有效成分(挥发油、皂苷)对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引发大鼠的发热反应均可起到降温作用;可降低致热大鼠下丘脑中cAMP及脑腹中隔区AVP含量,升高血浆AVP含量,对血浆cAMP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中药柴胡及各有效成分(挥发油、皂苷)均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作用机制与体内cAMP及AVP的合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大黄、清半夏、常山对正常大鼠胃肠功能和脑-肠轴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与中药升降浮沉的相关性。方法:将64只Wistar大鼠分为两大组,每组随机分为4组,连续给药后,一组测定大鼠的结肠推进率和胃排空能力,另一组测定大鼠血浆、下丘脑、胃窦、小肠中β-内啡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生大黄能明显促进大鼠的胃肠蠕动功能,使大鼠下丘脑、胃窦β-EP含量降低日月显(P〈0.05),小肠中β-EP降低更明显(P〈0.01),血浆中β-EP含量有上升的趋势;清半夏促进胃肠功能也比较明显,使大鼠胃窦、小肠中β-EP含量降低较明显(P〈0.05),下丘脑和血浆中含量变化不大;常山可明显抑制大鼠的胃肠功能,使血浆中β-EP含量下降趋势明显(P〈0.05),其他位点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具有沉降趋势的生大黄与清半夏以及具有升浮药性的常山通过影响脑-肠轴中β-EP含量,改变胃肠的运动从而发挥其升浮或者沉降之药性。  相似文献   
9.
实验探讨生大黄、清半夏、常山的升降浮沉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生大黄、清半夏、常山的升降浮沉药性,为中药的升降沉浮药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运用小鼠肠推进及肠容积实验比较生大黄、清半夏、常山水煎液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运用正常大鼠血压及血清NO含量实验和小鼠微循环实验比较其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运用小鼠睡眠时间和自主活动实验比较其对中枢神经的影响.从与气机运动相对应的关系讨论药物的升降浮沉.结果:生大黄能明显促进小鼠小肠的排空,对血液循环系统表现出促进作用;对中枢神经有一定的兴奋作用.清半夏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不明显,对血液循环系统表现出促进作用;对中枢神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常山对消化系统的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血液循环系统表现出促进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效果不明显.结论:综合三药对各个系统的影响,从与气机运动相对应的关系,常山表现出向上向外的趋势,为升浮药;生大黄、清半夏表现出向下向内的趋势,为沉降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六虫骨灵胶囊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冰醋酸扭体、热板致痛法研究其镇痛作用,并通过测定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ELISA法)的含量,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采用致炎剂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壳皮肤肿胀,观测其抗炎作用;向大鼠左后跖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产生佐剂性关节炎(AA),观测该药对AA引发继发侧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结果:六虫骨灵胶囊对冰醋酸、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反应、二甲苯所致耳壳皮肤炎症反应及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引发的继发侧足跖肿胀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对冰醋酸致痛反应引起的血清PGE2升高有抑制作用.结论:六虫骨灵胶囊具有镇痛抗炎作用,抑制PGE2合成是其镇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