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改进传统经鼻置入胃肠减压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方法,总结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应用逆行胃肠减压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采用常规根治性外科手术,行胃代食管弓下或弓上吻合术,于胃窦部前壁戳孔置入自制胃肠减压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两管汇合部于胃壁处作荷包包埋处理,大网膜包绕后经左侧肋弓下腹壁穿出固定。对食管癌术后应用逆行胃肠减压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及术后恢复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84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胃肠潴留和/或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管周皮肤严重损害等相关并发症;拔管后无局限性腹膜炎或瘘口迁延不愈。由于术后合理护理,减少了患者恐惧与术后不适,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精神状态良好,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结论使用逆行胃肠减压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方式,克服了传统置管的不适,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易于实施。加强术后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苦参性味苦寒,归心、脾、肾、大肠经。它不仅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等作用,而且现代药理表明,它还有促进白细胞增加、抑菌、抑制速发变态反应及过敏介质释放、麻痹或抑制中枢神经作用。10年来,笔者以苦参治疗肛肠疾病近百例,颇感得心应手,现将有关病案介绍如下,以飨读者。1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男,43岁。大便出血25个月,便血量最多时约150ml左右,全身状态较差。肛门指诊;未触及包块及结书,直肠下段肠壁光滑,指套无血迹。直肠镜检查:进镜顺利,入肛10~13cm,离齿状线9cm处见肠管前、后侧壁大片渍疡,面积约为2.7cm×2.O…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谷物高粱粥加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20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3个月以内53例,~6个月68例,~1岁47例,2岁32例。1.2 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腹泻蛋花水样便,微腥  相似文献   
4.
5.
笔者采用中药熏浴加生肌玉红膏外敷治疗肛门疾病,收到了极好的疗效,现将近3年内,有详细资料的20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例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8~75岁,平均41.5岁;病程3~20年,平均6年;其中外痔70例,肛周脓肿27例,肛门湿疹60例,肛窦炎20例,肛裂23例。1.2 治疗方法:取中药苦参40g、大黄20g、艾叶15、芒硝20g、白矾10g,加水2500mL,浸泡30分钟后煎煮,沸后20分钟去渣取汁,置于坐浴盆内,熏蒸患处,待水温适宜时再入…  相似文献   
6.
肿瘤体积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体积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加深对食管癌关键预后影响因素的了解。方法通过入户或电话问卷调查及生存随访,采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 Rank检验及COX生存分析模型,分析肿瘤体积≤6cm3,6~18cm3和≥18cm3时对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成功随访5 723例(95.8%),其中男性3 666例,女性2 057例。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患者生存期渐差(P=1.53E-13)。女性体积≤6cm3患者明显多于男性,而体积≥18cm3的患者明显少于男性(P<0.05),女性患者生存期显著优于男性患者(P=4.24E-8)。值得指出的是,青年组(≤50)体积≤6cm3的患者少于中老年组,而体积≥18cm3的患者明显多于中老年组(P<0.05),但青年患者生存期优于中老年患者(P=1.74E-9)。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肿瘤体积≤6cm3患者少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生存期明显差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1.42E-59)。随着浸润程度的加深,肿瘤体积增大(P=4.58E-23),患者生存期渐差(P=6.92E-16)。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模型提示,肿瘤体积是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05)。结论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患者生存期渐差,肿瘤体积是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大黄性味甘寒,素有“将军”之称。它具有多功能的治疗作用和使用价值,不仅具有清热解毒、祛瘀生新、活血止血、消肿止疼,而且还可促进溃疡愈合,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十多年来,笔者以单味生大黄治疗肛肠疾病  相似文献   
8.
9.
白芨苦、涩、微寒 ,归胃、肝、肺经 ,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现代研究认为 ,白芨含有粘液质及白芨胶 ,其水浸液有粘着性 ,不仅有较好的局部止血和抑菌作用 ,而且尚可制酸 ,促进病灶愈合。随着人们对白芨研究的深入 ,临床应用与日俱增。笔者在应用白芨治疗消化道疾病方面 ,颇感得心应手 ,现将有关病案介绍如下 ,以飨读者。1 病案举例1.1 慢性胃炎 :患者 ,男 48岁。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 3年余 ,西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 ,于 1996年 7月 5日来我处就诊。乏力倦怠 ,身体消瘦 ,食欲不振 ,恶心胀饱 ,舌淡苔黄腻 ,脉细而弦 ,上腹部压痛 ( ) ,偶…  相似文献   
10.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原用于治疗伤寒误下致寒热交结的心下痞证.是方辛开苦降寒温并施.泻中有补,善清化下焦湿热,恢复结肠升降功能,凡湿热内蕴、气机不降、结肠升降失常所致病证,皆可变化使用.现将运用本方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190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