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其中轻症组50例,重症组40例;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肺炎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指标及轻症组与重症组血清中的各因子浓度。结果对照组与肺炎组治疗前血清中TNF-α、IL-6、IL-8和IL-10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患儿轻症组与重症组血清中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NF-α、IL-6及IL-8浓度均显著低于重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指标同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同MPP病情程度有着密切关系,能够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3.
胸腺素是一种表达在大多数哺乳类动物细胞的小分子肽家族,胸腺素-β4(Thmosin-β4,Tβ4)是其中一员,对机体起着多重生物学作用。肝纤维化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但是近50年其有效治疗方法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本文就Tβ4的生物学特性,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小剂量保留灌肠是儿科常规操作 ,如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用于小儿惊厥及颅脑CT等检查婴幼儿保留灌肠。通常剂量小 ,用药准确 ,如用一般的灌肠筒、肛管既浪费药又操作繁琐。现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1 材料  10ml一次性注射器 1具 ,剪去尾部保留 15cm左右长的吸痰管 1根 ,生理盐水 ,石蜡油 ,纱布。2 使用方法 婴儿取左侧卧位 ,抬高其臀部 ,用注射器抽取药液 ,剪去吸痰器尾端 ,接于注射器乳头上。用石蜡油润滑吸痰器顶端 ,排气后由肛门插入 7~ 9cm ,缓慢注入药液 ,同时为避免浪费药液 ,注完药后可抽取 5~ 10ml的空气将吸痰管内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 MSCs)在体外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和鉴定大鼠MSCs,与淋巴细胞、BRL、刀豆蛋白(ConA)建立共培养体系,混合培养0h、24h和48h后,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TNF-α、TGF-β和IL-10的分泌量,MTT方法检测淋巴细胞数目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调节T细胞(Treg)的含量变化。结果:加入MSCs后TNF-α分泌量降低,TGF-β和IL-10分泌量升高,OD值明显低于未加MSCs组的对照组(P<0.05),Treg含量升高。结论:骨髓MSCs在单独存在以及与BRL同时存在时均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作用程度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其中IL-10、TGF-β以及Treg参与了这种免疫抑制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豆扶木汤治疗肝肾亏虚型Wilson病(W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舌诊参数。方法 选择108例肝肾亏虚型W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保肝排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豆扶木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PRI评分、FIB-4指数和Apo-A1/Apo-B比值水平,并分析其与肝肾亏虚型WD患者舌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APRI评分、FIB-4指数均下降(P<0.01),Apo-A1/Apo-B比值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舌边-左、舌边-右和舌根部Lab-a值均下降(P<0.01),Lab-L值均升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Lab-a值下降水平及Lab-L值升高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肝肾亏虚型WD患者的舌边-左、舌边-右和舌根部Lab-a值积分与中医证候积分、APRI、FIB-4水平呈正相关,与Apo-A1/Apo-B比值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其与肝脏生化指标、胰岛素及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二科住院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15例和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清脂联素及相关的临床生化参数变化特点。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OMA-IR、胰岛素水平负相关(r=-0.771,P=0.012;r=-0.70,P=0.024),脂联素水平与ALT、AST、TBil、GGT、ALP、TBA、CHE呈正相关(r=0.931,P=0.006;r=0.943,P=0.005;r=0.815,P=0.039;r=0.829,P=0.042;r=0.943,P=0.005;r=0.823,P=0.044;r=0.927,P=0.013),脂联素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负相关(r=-0.829,P=0.042)。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时脂联素升高主要与胆汁淤积相关,同时脂联素起到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在胃黏膜萎缩、异型增生及早癌中指导靶向活检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5月于我院行普通胃镜(C-WLI)检查可见萎缩、糜烂及凹陷性病变需要内镜随访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复查,即C-WLI组(n=100)和NBI-ME组(n=100),均行病理活检,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检测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完善胃蛋白酶原化验,检验其对胃黏膜萎缩及早癌筛查的价值。结果 (1)CWLI和NBI-ME诊断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的敏感度分别是70.73%和89.41%(P0.05),特异度分别是55.38%和67.27%(P0.05),准确度分别是63.90%和78.5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的诊断NBI-ME优于C-WLI。(2)C-WLI和NBI-ME诊断异型增生及早癌病变的敏感度分别是70.58%和90.58%(P0.05),特异度分别是53.84%和77.55%(P0.05),准确度分别是56.67%和79.8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异型增生及早癌的诊断NBI-ME优于C-WLI。(3)入选病例诊断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的患者PGI水平(69.2±9.2)μg/L,PGR值(3.1±1.8),诊断异型增生及早癌的患者PGI水平(65.6±7.6)μg/L,PGR值(3.2±1.2)。结论 (1)胃蛋白酶原筛查有助于提高对萎缩及早癌的诊断;(2)对于胃黏膜萎缩、异型增生及早癌的诊断,NBI-ME优于C-WLI,可用于内镜精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外肠上皮细胞环境中产生免疫调节的机制。方法挑选培养状态良好的结肠癌细胞系CaCo-2,提取Wistar大鼠骨髓MSCs及新鲜脾淋巴细胞做共培养。实验分4组,实验组为脾淋巴细胞、骨髓MSCs、CaCo-2共培养+刀豆蛋白A(ConA),对照组为脾淋巴细胞、CaCo-2共培养+ConA,增殖组为脾淋巴细胞+ConA,空白组为单纯脾淋巴细胞。分别于培养0、24、48 h后,MTT检测T细胞活性,ELISA检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流式检测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率。结果在单层肠上皮共培养环境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TNF-α也有显著降低(P<0.05),IL-10、TGF-β表达水平有显著升高(P<0.0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率升高;T细胞活性随着时间延长有逐渐降低趋势(P<0.05)。结论在体外单层肠上皮细胞环境中,骨髓MSCs可以通过直接抑制T细胞活化产生TNF-α抑制免疫应答,并可间接通过自分泌及诱导调节性T细胞产生并分泌免疫抑制因子IL-10、TGF-β下调免疫反应,产生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移植对其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获取健康Wistar大鼠骨髓,体外提取、培养BMSC,收获传代培养的第3代细胞并鉴定其表型.在健康Wistar大鼠肠黏膜下注射皮肤黑色素瘤细胞,并用底物荧光素法示踪细胞.另外制作Wistar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2组:实验组大鼠在肠黏膜下注射BMSC悬液1 ml(含5×106个细胞);对照组大鼠在肠黏膜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0、2、6、24、72和120h处死大鼠,留取血清和小肠组织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 DAO)、D-乳酸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肠组织,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1(ZO-1).结果 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出BMSC.经肠黏膜移植后的皮肤黑色素瘤细胞定植在肠道.实验组大鼠小肠病理改变较对照组轻,小肠黏膜屏障更完好.术后6h实验组DAO为(11.36±1.89) IU/ml,对照组为(14.27±2.09) IU/ml(P<0.05);24 h时实验组DAO为(5.04±1.04)IU/ml,对照组为(7.35±1.46) IU/ml(P<0.05).术后6 h实验组D-乳酸为(1.57±0.25) mmol/L,对照组为(1.93±0.19)mmol/L(P<0.05);术后24 h实验组D-乳酸为(1.09±0.13)mmol/L,对照组为(1.41±0.07) mmol/L(P<0.01).术后6h实验组TNF-α为(266.09±8.84)ng/L,对照组为(286.81±11.54) ng/L (P<0.01);术后24 h实验组TNF-α为(190.39±4.24) ng/L,对照组为(218.49±15.51 )ng/L(P<0.01).实验组ZO-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 肠黏膜下移植BMSC可以减轻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