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温保存动脉的粘弹性力学评价指标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低温保存动脉的粘弹性力学评价指标.方法 使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2980, TA Instruments, New Castle, Delaware, USA) 比较研究不同低温保存方案下动脉蠕变行为与新鲜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低温保存动脉相对新鲜对照组而言,其粘弹性均有损失;随降温速率的增加(1.5, 5, 10℃/min),其粘弹性损失趋于增加,即1.5℃/min 为本研究中最佳降温速率.结论 粘弹性力学性能是低温保存动脉的潜在的重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红细胞长期保存中保护剂添加、洗涤过程会引入红细胞渗透性损伤.在冻干保存研究中,由于多种保护剂同时使用,保护剂的类型和功能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但很少有从渗透性损伤角度分析保存方案合理性的报道.目前相关文献、专利中所用的保护剂总渗透压差别很大,细胞保存后回收率差异也较大.文中用NaCl溶液实验模拟红细胞保存中保护剂添加、洗涤过程.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添加、洗涤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渗透损伤.就红细胞而言,1.5Osmol/kg左右是保护剂总渗透压的一个重要阈值,总渗透压低于该阈值时,渗透性损伤较小;高于该阈值时,渗透损伤随着渗透压的增大而迅速增大.所以选择保护剂时,首先应该根据总渗透压来排除渗透压过高的保存方案,否则红细胞在添加和洗涤保护剂时已经损伤很大.该研究对其它细胞长期保存中保护剂的选择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源免疫调节肽对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SKOV3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乳源免疫调节肽对体外培养的SKOV3细胞作用24、48、72及96 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采用HE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及FCM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乳源免疫调节肽对SKOV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HE染色和电子显微镜下均观察到用药后出现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FCM检测发现,乳源免疫调节肽作用后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10-4g/L PGPIPN(Pro-Gly-Pro-Zle-Pro-Asn)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达29.4%.结论:乳源免疫调节肽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SKOV3细胞的增殖,并可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5.
探寻可替代甘油并简化复温后洗涤过程的较理想的红细胞低温保护剂,为低温保存红细胞临床应用提供便利。依据血红蛋白溶液浓度与其在波长为412nm处吸光度的关系曲线,建立红细胞回收率评估方法,研究比较了使用5种低温保护剂实现人类红细胞液氮深低温保存效果的优劣。结果表明:35.5%(w/v)甘油的保存效果最佳,其回收率为97.84%;其次为25%(w/v)右旋糖酐40,其回收率为85.08%;再次之为1M海藻糖(加载并孵育17.5h),其回收率为55.35%;回收率最低的两组为1M海藻糖(未经孵育)和10%(w/v)的二甲亚砜,对应的回收率均不足35%。初步推断:右旋糖酐40是一种可望替代甘油的红细胞低温保护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经低温冻存复苏后的生物学特性,验证其是否仍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方法用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脐带,分离诱导获得HUC-MSCs,传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加入冷冻保护剂(10%DMSO+40%FBS+50%DMEM/F12)后将其冻存于-80℃冰箱过夜,再转入液氮气相中保存1个月后复苏。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复苏后贴壁生长细胞的形态;台盼蓝拒染法比较冻存前后细胞活力;MTT法测定HUC-MSCs的增殖活性,比较冻存前后HUC-MSCs增殖活性的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HUC-MSCs经冻存复苏后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复苏后HUC-MSCs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检验其是否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果 HUC-MSCs经低温保存复苏后,细胞仍保持贴壁生长等外形特征,复苏后HUC-MSCs存活率为91.17%;增殖活性与未冻存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表面高表达CD105、CD73、CD71、CD90、CD29、CD44、CD13抗原,低表达或不表达CD34、CD133、CD45、CD14,HLA-DR、CD86、CD83、CD80、CD1α;复苏后HUC-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能力,细胞经茜素红、ALP和Von-Kossa′s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经冻存复苏后的HUC-MSCs保持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形态,其表型满足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要求,仍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冻存树突状细胞(DCs)优化的冷冻保护剂组合。方法配制含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DM-SO)的3种冷冻保护剂组合,A组:5%DMSO+6%羟乙基淀粉(HES)+4%人血清白蛋白(HAS);B组:10%DMSO+40%FCS;C组:12%DMSO+40%FCS,比较3组冷冻保护剂对人外周血CD14+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的成熟树突状细胞(mDCs)的冻存效果:采用两步法将mDCs冻存于-80℃冰箱过夜后转移至-196℃液氮气相中放置24 h,再将冻存的mDCs复苏后继续培养,并检测、比较冻存前后DC的形态、存活率、细胞表型及其对同种异体T细胞刺激活性的差异。结果 3组不同组合冷冻保护剂冷冻保存的mDCs复苏后其存活的细胞的形态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仍保留其成熟表型,并具备对T细胞的刺激活性。结论 3种不同浓度的DMSO冷冻保存mDCs,5%DMSO+6%HES+4%HSA组合更适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适宜甘油含量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和复水液。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甘油血浆/甘油生理盐水/甘油纯水作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纯水/生理盐水作复水液,比较不同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渗透压值,同时比较冻干血小板复水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回收率的差异。结果不同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组间、组内渗透压值存在差异,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A组、B组和C组组内随着甘油含量增高基础保护剂的渗透压值增加。不同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组间、组内复水后血小板的MPV和PDW值存在差别,A1组复水后血小板的MPV值最大,C2组复水后血小板的PDW最高。不同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组间、组内复水后血小板回收率存在差异,A1组冻干血小板复水后回收率最佳,尤以7%甘油血浆基础保护剂纯水复水回收率最高,达(85.5±13.7)%。结论 7%甘油血浆基础保护剂和纯水为适宜的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和复水液,此为开展冻干血小板基础保护剂中添加保护剂及血小板功能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凝块血形成的诱发因素,为减少因凝块血造成血液报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中心2013—2017年报废血液数据中凝块血液的资料,据此针对本中心2017年可能导致凝块血形成的因素展开调查分析。结果 2013—2017年本中心凝块血液报废率由0.21‰上升至1.09‰,占全部报废血液的比例由0.23%(20/8 722)上升至1.53%(109/7 117);2017年凝块血形成的主要原因与采血者技术水平、血液流速、采血场所和所用采血袋的批次等因素有关。结论采取提高采血技术水平、缩短血液采集时间、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以及优化采血器材、环境等措施,有助于消除凝块血造成的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