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内膜中膜比和巨噬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正常组每天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普通饲料喂养,对照组高脂喂养,1周后行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并每日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小檗碱干预组高脂喂养,1周后行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并肌肉注射小檗碱,5周时取手术侧的颈动脉做弹力纤维染色,计算内膜中膜比;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巨噬细胞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变化,计算巨噬细胞的阳性率。结果对照组内膜厚度明显增加,中膜萎缩变薄,经计算I/M为1.20±0.007,小檗碱组的I/M为0.65±0.008。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对照组内膜下和中膜有大量巨噬细胞,小檗碱干预组内膜和中膜下也可以见有巨噬细胞沉积,通过计算巨噬细胞阳性率,小檗碱干预组的巨噬细胞阳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檗碱可以降低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血管内膜厚度、减少粥样斑块中的巨噬细胞数目,从而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酸味初探     
《尚书·洪范》曰 :“曲直作酸”。曲属阴 ,直属阳 ,曲直作酸是说阴中有阳而后作酸。药性酸味 ,其功悉是若此 ,能曲能直 ,曲者收之义 ,直者散之义 ,故《汤液本草》谓 :“酸能收能散也。”下面就酸味的作用做初步探讨 ,不当之处 ,请同道斧正。1 收敛固涩酸味能收能散 ,用之得当 ,可收敛正气 ,治正气耗散诸证。正气耗散 ,在上见久咳虚喘 ,在外见自汗盗汗 ,在下为久泻久痢 ,在男科则为遗精滑精 ,在女科则为崩漏带下等。酸味药如五味子、五倍子、乌贼骨、金樱子、罂粟壳、地榆等皆能收敛 ,分别治上述诸证。酸味药用之不当 ,则收敛邪气 ,遗患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期骨生长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成都市城区 2 2 4名 3~ 15岁健康儿童的骨生化指标、腰椎骨密度及跟骨骨小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儿童期血清钙、磷和尿钙、磷在各年龄段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P>0 .0 5 ) ;血清碱性磷酸酶 (AL P)及骨碱性磷酸酶 (BAL P)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7~ 12岁时达到高峰 ,儿童期 AL P、BAL P明显高于成人 (P<0 .0 5 )。腰椎骨密度及跟骨骨小梁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 儿童期反映骨生长代谢的生化指标、骨密度、跟骨骨小梁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 ,不能以成人的指标作为判断标准 ,而应采用儿童期的骨生长代谢指标来诊断和治疗儿童骨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通瘀煎】(明·《景岳全书》)组成与用法:当归尾11~18g,山楂75g,香附75g,红花(新者,炒黄)75g,乌药4~75g,青皮5g,木香25g,泽泻5g。水煎服。功能与主治:活血理气,祛瘀调经。主治妇人气滞血瘀,经脉不利,经来腹痛拒按,色暗有块,及产后瘀血实痛,并治血逆血厥,舌黯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设计并合成苯并吡喃酮酯衍生物并探索其趋骨性。方法 以3-乙酰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酯化、分子内酰化、环合反应得目标物,并用羟基磷灰石吸附实验检测目标物的趋骨性。结果 合成的目标化物(2a,2b,2c)的结构均经IR,^1H NMR,MS及EA确认。结论 目标物(2c)具有比四环素更强的趋骨性。  相似文献   
6.
转位法制备α-雌二醇的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α-雌二醇及其衍生物。方法 以β-雌二醇及其3位衍生物为原料,制成17β-对甲苯磺酸酯,经醋解并转位,得到17α-乙酸酯和17α-羟基化合物。结果 对雌二醇3-甲醚-17β-对甲苯磺酸酯进行醋解反应,分离得到了17α-乙酸酯和17α-羟基化合物。对雌二醇3,17β-双对甲苯磺酸酯进行醋解反应,分离得到了3位未醋解的转位产物17α-乙酸酯和17α-羟基化合物。结论 以17β-雌二醇为原料,先制得17β-对甲苯磺酸酯,经醋解反应,17位除了发生消除反应外,还可以转位得到17α构型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温针临床应用心得(238200)安徽省和县人民医院郑虎笔者在临床中常以温针治疗痹痛。温针,其理在温通经络、驱风散寒,经临床验证,疗效往往优于电针疗法。兹就临床所用报告如下:例1慢性腰痛孙××,男,52岁,素有腰痛,近日受风寒加重,不能久坐,坐久则直起...  相似文献   
8.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使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泻下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主治便秘,以及胸水、腹水、水肿、实热炽盛证等。合理应用泻下药,可使便通邪去病愈,而应用不当,每每耗伤气阴。为了安全、有效地使用泻下药,本讲简要介绍其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安徽省儿童麻风的发病特征,了解全省儿童麻风病流行状况,为儿童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系统,收集整理1949~2013年安徽省儿童麻风病患者的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49~2013年安徽省登记新发麻风病人共8 104例,其中儿童221例(占2.7%),86.3%的病例在1978年以前发现。0~14岁儿童病例中,男性158例,女性63例,各年龄均有发病,平均延迟期中位数为13.0个月,四分位数间距25.5个月,延迟期≤24个月152例(占68.8%),2级畸残94例(占42.5%),延迟期越长,畸残率越高,查菌阳性70例(占31.7%),以结核样麻风和瘤型麻风为主,发现方式以皮肤科就诊为主。结论儿童麻风病是体现麻风病流行程度的敏感指标之一。加强安徽省的主动发现工作,早期发现儿童麻风病例,有利于发现和控制潜在传染源,缩短延迟期,减低畸残率。  相似文献   
10.
按肿瘤细胞靶向、肝靶向、脑靶向、骨靶向、结肠靶向等类别综述5-氟尿嘧啶靶向性前药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