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目的调查我院2009至2011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使用的合理性并提出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09至2011年信息网提供的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对其药品名称、剂型、规格、使用数量、DDDs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其DDDs在三年内始终占第一位,盐酸吗啡缓释片、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吗啡注射液DDDs始终分别占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且呈逐年增加趋势;盐酸哌替啶的使用量在逐年减少。结论我院近几年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符合卫生部和WHO关于麻醉药物的使用意见以及DDDs分析,但仍需要改进,确保,麻醉药品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医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及其教育现状。方法 2016年11月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某医学院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及其教育现状。使用SPSS 20.0对问卷数据作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与秩和检验。于2017年4至5月分层随机抽取30名学生进行访谈,深入探究医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现状。结果 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16份。接受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教育的学生(30.15%,246人)自评总分高于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的学生;两者在社会工作环境认知水平、参加课外活动、考虑毕业后去向与阶段性目标设定方面的自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医学生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且职业目标模糊,未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氛围。结论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教育可促进医学生对社会工作环境认知水平发展和自我认知,促使医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考虑毕业后去向、设定阶段性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提高;最终有利于综合提升医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城区婴幼儿龋齿致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城区婴幼儿龋病(ECC)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城区儿童乳牙龋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206例36月龄儿童为调查对象,直视检查法记录乳牙龋齿数,目视比色法测定ALP活性,收集体检临床资料汇总样本喂养情况、营养状况等资料.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是否母乳喂养及断奶时间与ECC的发生有关(P<0.05).营养状况、钙、维生素D的补充、社会因素等与此无关.结论 预防ECC的发生,必须坚持科学喂养,提倡母乳的喂养、钙、维生素D的添加至少达到6个月;倡导父母维系稳定的家庭社会关系,从事稳定的职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社会支持与照顾者育儿自我效能感(PS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06~2021-06在本院就诊的ASD儿童的照顾者作为实验组(n=50),同期正常儿童的照顾者作为对照组(n=50),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育儿自我效能感量表(TOPSE)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能够表征生物体内组织水分子的扩散受限程度及扩散的不均质性,它是基于磁共振扩散张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发展的一种新兴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扩散峰度成像由于其优异的软组织对比度和非高斯特性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乳腺病灶的诊断。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而扩散峰度成像能够有效反映乳腺病灶微观结构的复杂性,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乳腺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信息。文章综述了DK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与生物预后因子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伴或不伴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肝组织学等相关指标,探讨自身抗体和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及肝组织学等指标的相关性,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方法 选取厦门市中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住院的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同期纳入自身抗体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对比两组一般情况、中医证型分布、血清学、肝组织学指标。结果 自身抗体阳性组中湿热内结证最多,而自身抗体阴性组中肝郁脾虚证最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ALT、AST、GGT、ALP、GLB水平明显较自身抗体阴性组高,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HBV-DNA载量、HBsAg定量较自身抗体阴性组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相对于自身抗体阴性组,其肝组织的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更高(P<0.05);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GLB是自身抗体产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湿热内结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易出现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提示自身免疫功能活跃、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较严重,若出现自身抗体则应及时护肝抗病毒治疗,警惕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在其著作《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理论(即“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认为人体的气机运动是以中焦土气为枢纽,木火金水围绕其周转不休。吴耀南教授认为该理论对于慢性肝病临床诊治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认为一气周流出现停滞,木郁土湿水寒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机,临证常用疏肝健脾温肾法治疗慢性肝病而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栀子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影响,基于蛋白质泛素化理论进一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运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栀子苷组和盐酸吡格列酮组,每组8只。第9周起,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给予双蒸水10 mL/(kg·d)灌胃,栀子苷组和盐酸吡格列酮组分别给予60 mg/(kg·d)栀子苷溶液和10 mg/(kg·d)盐酸吡格列酮溶液,共干预8周。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肝组织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去泛素化酶活性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结合蛋白1(TAB1)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显示出典型的NASH组织学特征,经过栀子苷干预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浸润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脂肪重量、肝湿重、肝指数、肝组织TG含量、血清TC、LDL-C含量均升高(P<0.05),肝组织USP18、TAK1、TAB1表达降低(P&...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厦门市目前各个临床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情况及治疗方案,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诊疗规范的提升和优化途径。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析2022年5月25日0∶00~23∶59时在厦门市全部三级医院感染科、肝病科就诊和住院且诊断明确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及治疗方案。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665例患者, 抗病毒治疗率为81.2%(540/665), 符合目前指南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率为85.8%(507/591)。362例门诊患者抗病毒治疗率为72.9%(264例), 其中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态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率分别为80.1%、89.3%、25.0%(226/282、25/28、13/52例)。所有门诊患者治疗方案以口服核苷(酸)类似物为主, 占59.1%(214例)。303例住院患者抗病毒治疗率为91.1%(276例), 不同临床类型的患者抗病毒治疗率均在70%~95%之间。住院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以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为主, 达到72.6%(220例)。结论厦门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仍可继续加强, 以符合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