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58例药疹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药诊的临床特点及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对158例药疹的致敏药物、药疹类型、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常见的致敏药物依次为主要是抗生素类(55.7%)、解热镇痛类(14.5%)、中药制剂(11.4%)及生物制品(8.2%)等,引起重症药疹者,主要以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及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为最常见.结论提示近年来引起药疹高发的药物种类有了新的特点,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在诊治过程中应详细询问既往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致敏药物,以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检测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对于真菌感染治疗药物的选择、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根据纸片扩散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标准,对2007--2008年临床标本分离的225株常见假丝酵母菌,做菌种鉴定和氟康唑药敏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作者采用CA-50放免药盒(中国医科院肿瘤所提供)测定89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果见下表。标准测定药盒正常值<20ku/L,超过此值为阳性。  相似文献   
4.
黄褐斑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紫外线照射、遗传、药物与化妆品、氧自由基、微生物的影响、情绪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患有黄褐斑的妇女,其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比同年龄组健康妇女高4倍多,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所致黄褐斑息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率为70%,而特异性黄褐斑患占39.4%。为进一步了解黄褐斑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我们对179例黄褐斑女性患进行了甲状腺功能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跟腱厚度(ATT)的相关影响因素,对高胆固醇血症伴有跟腱增厚的患者进行综合防治。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年龄在18~70岁之间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04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54例。将患者分为ATT增厚组(ATT≥9 mm)和ATT正常组(ATT9 mm),比较两组之间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胆固血症患者ATT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ATT增厚组和ATT正常组在体重(63.70±11.16 kg比56.45±9.96 kg)、身高(162.91±6.48 cm比160.08±6.90 cm)、体质指数(24.03±3.30 kg/m2比22.17±2.83 kg/m2)、总胆固醇(8.47±1.39 mmol/L比7.67±1.9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14±0.99 mmol/L比5.12±0.1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7±0.42 mmol/L比1.97±1.31 mmol/L)、载脂蛋白AI(1.18±0.26 mmol/L比1.62±0.21 mmol/L)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不同身高(OR=1.604,95%CI为1.002~1.129)、体质指数(OR=1.271,95%CI为1.064~1.390)、总胆固醇(OR=1.391,95%CI为1.014~1.7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028,95%CI为0.007~0.11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385,95%CI为1.494~3.807)、载脂蛋白AI(OR=0.006,95%CI为0.001~0.046)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ATT差异显著。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871,95%CI为1.067~3.280)是ATT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099,95%CI为0.017~0.573)和载脂蛋白AI(OR=0.035,95%CI为0.003~0.412)为ATT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伴有ATT增厚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清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I为保护性因素。因此,应该对伴有ATT增厚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防治,强化降胆固醇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海南省中老年人HIV感染的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性病门诊就诊的1 257例中老年人进行HIV相关感染因素问卷调查,并抽取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果。结果 1 257例调查者中HIV感染者共118例,感染率为9.4%(118/1 257),且2012—2016年HIV感染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使用安全套、商业性行为、不知晓艾滋病知识、嫖娼行为、同性性行为及静脉吸毒是中老年人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95% CI)值分别为8.625(6.825~11.316)、5.317(4.216~7.318)、1.863(1.305~2.413)、10.216(8.215~15.437)、18.721(13.658~24.316)、10.375(8.520~16.113)。ROC曲线评价 Logistic回归模型效果,其AUC(95% CI)为0.926(0.873~0.996)。结论 中老年人HIV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影响HIV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需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HIV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活产婴儿唐氏综合征(DS)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三亚地区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共25032例纳入调查对象,通过外周血染色体分析对临床疑似为DS的患儿进行确诊。同时收集患儿及其双亲的临床资料,计算该地区DS发生率,并分析各相关发病因素。结果该地区DS总的发生率为9.59/万,其中汉族为8.34/万,黎族为14.42/万;DS患儿母亲平均育龄为29.8岁,DS发生率随母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患儿母亲孕前有毒物、药物等“暴露”史者占45.8%。结论三亚地区DS发生率较高,提高该地区妇女孕期唐氏筛查及产前诊断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郑志昂  周莲  符明昌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479-1479,1592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对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53例2型糖尿病患者、3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及3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终点法测定NAG、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β2-MG,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病综合征组尿中NAG、β2-M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尿中NAG、β2-M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G与β2-MG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是诊断早期肾病综合征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冯伯荣  郑志昂 《临床荟萃》1996,11(4):186-187
糖抗原CA-50是一种癌症相关抗原。为研究肝病与CA-50的关系,我们对89例各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CA-50的检测,现将结果总结于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89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皆符合1990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8例,女31例,年龄33.1±13.7岁(2~70岁)。89例中急性黄疸型肝炎16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1例,慢性迁延性肝炎2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9例,急性重型肝炎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4例,慢性重型肝炎7例,肝炎后肝硬化13例,正常对照组50名来自健康人群的普查,其中男性33名,女性17名,平均年龄36.5岁。 1.2 方法 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提供的CA-50放射免疫测定药盒,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每次检测均有弱阳性、强阳性质控。批间变异系数<10%,批内变异系数<5%。  相似文献   
10.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人类有3~4万个基因,分别位于23对染色体上,组成24个基因连锁群[1],如果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发生异常,则会导致基因群的增减或位置转移,扰乱遗传物质或基因间的平衡,而产生多种畸形或异常综合征.现已发现人类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有1万多种,已确定或报道的染色体综合征100多种.最近,我们发现1例罕见的染色体异常核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