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经单鼻腔蝶窦人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4例病人术前行MRI或CT连续薄层扫描,将影像学资料输入Brain LAB 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进行三维重建,标记出肿瘤及重要结构后,设计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在导航的引导下定位蝶窦前壁、鞍底、海绵窦、颈内动脉和斜坡等结构,切除肿瘤。结果24例患者均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入路顺利到达肿瘤部位;注册误差0.3~2.0mm,平均(1.21±0.39)mm;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19例病人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例无变化,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等优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儿童硬脊膜外膜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35年间诊治的儿童硬脊膜外肿瘤44例,占同期儿童椎管内肿瘤的21.6%。男性多于女性,学龄儿童占所有肿瘤3/4,并以良性肿瘤为多见,婴幼儿以恶性肿瘤为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肢体力弱、疼痛及扩约肌障碍,提脊柱强直为早期诊断推管内肿瘤的征象。MRI及脊髓碘油造影检查的重要依据。指出术中不损伤脊柱小关节及过多咬除椎板,可减少术后脊柱畸形。  相似文献   
3.
近5年来,笔者运用自拟的益肾活血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临床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23例病人均系门诊病人。年龄最小22岁,最大63岁,其中35~53岁占18例,54~63岁占5例。男性15例,女性8例。病程最短2月,最长8年。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本症症状和体征,并全部作CT检查确诊。2 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 鹿角胶12g(另烊)  阿 胶10g(另烊) 狗 脊20g 牛 膝30g 三 七3g(研吞) 当 归10g 川 芎12g 红 花4g 地 龙4g 赤 芍10g 白 芍10g 鸡血藤20g 鸡内金12g若湿重加苍术10g,薏苡仁12g;气虚加黄芪15g;血虚加…  相似文献   
4.
老年重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重型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表现呈多样性 ,并发症多且复杂 ,病死率很高。从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9月作者共收治经手术和CT证实的≥ 6 0岁重型外伤性颅内血肿 85例 ,现就该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的某些问题作一探讨。1 资料与结果1 1 一般资料 患者 85例 ,男 46例 ,女39例 ,年龄 6 0~ 6 9岁 5 2例 ,70~ 79岁 30例 ,80岁以上 3例。本组平均年龄 (6 8±7 2 )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5 0例 ,占5 8 8%,跌坠伤 32例 ,占 37 7%,打击伤 6例 ,占 4 5 %。入院时GCS计分均 >8分。1 2 血肿部位 额颞部 32例 ,颞顶部 2 6例 ,顶枕部 19例 ,后…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新型钩线系统用于孤立性肺小结节胸腔镜(VATS)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术前CT引导下肺小结节定位的92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63例患者(63个肺小结节)采用CT引导的带钩钢丝定位(A组),29例患者(29个肺小结节)采用CT引导的新型钩线系统定位(B组)。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A、B两组病例的定位手术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VATS手术,A组有2例定位器脱落,B组有1例定位器脱落,两组定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6.8%和96.6%,P=1.000);B组患者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和17.5%,P=0.04);两组的平均定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5min和13.2min,P=0.222),两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立性肺小结节VATS术前应用CT引导新型钩线定位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D-MRCP、3D-MRCP结合冠状位B-TFE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术前MRI检查资料,比较分析2D-MRCP、3D-MRCP结合冠状位B-TFE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结果:96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2D-MRCP、3D-MRCP分别结合冠状位B-TFE序列、B-TFE序列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9%、92.7%和82.3%,且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5,P<0.05)。结论:2D-MRCP、3D-MRCP分别结合冠状位B-TFE序列对胆总管结石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郏淑珍 《江西医药》2008,43(5):434-436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住院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普伐他汀10mgqd,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hs-CRP和D-二聚体的变化,并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血浆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中层内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IMT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抗炎和抗血栓作用,可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和厚度,可阻断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6例儿童颅内动脉瘤,经手术者13例。临床特点:男性多见;发生在后循环和周围动脉者较成人多;动脉瘤巨型比例大而破裂者少。对儿童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和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儿童手术效果好于成人,尤以动脉瘤瘤颈夹闭或切除术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15例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病例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研究发现以下几个因素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1)手术操作的规范化。(2)手术时间的长短。(3)术前、术后激素的应用。(4)术后脑室外引流管停留的时间。(5)术后脑脊液耳、鼻和切口漏的处理。(6)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治疗方面:在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行鞘内或脑室注庆大霉素或头孢曲松钠收到良好疗效。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化的术后处理,可以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行鞘内或脑室内注药对防治颅内感染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胸膜间皮瘤的螺旋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主要分析胸膜间皮瘤的螺旋CT及HRCT征象,提高胸膜间皮瘤的螺旋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组织细胞学证实的胸膜间皮瘤的螺旋CT征象。结果17例胸膜间皮瘤患者中,良性5例,恶性12例。结论螺旋CT在胸膜间皮瘤的定性诊断及确定病变的范围、形态以及胸壁和纵隔结构是否受侵犯及侵犯程度有很大价值,但本病的最终确诊仍需要病理学的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