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结构修复的影响。方法:2000-01/2002-12随机抽取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治疗组60例采用股骨头坏死治疗仪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疼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行走距离评分。结果:髋关节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组为(15.47±3.25)分,治疗后为(26.80±6.5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5.2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2.30,8.35,P<0.01)。生活能力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11.75±2.73)分,治疗后为(18.17±3.44)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0.0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5.17,8.35,P<0.01)。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9.67±2.88)分,治疗后为(13.87±3.57)分,对照组治疗前为(8.80±3.04)分,治疗后为(12.13±3.23)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24,5.76,P<0.01)。行走距离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6.80±1.73)分,治疗后为(10.25±1.6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5.10±1.79)分,治疗后为(8.90±2.78)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91,6.67,P<0.01)。结论:“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均有切实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表明承载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明确的疗效,可明显增加骨密度、骨重量、骨强度和刚性,能改变雌激素水平低下状态。 目的:观察承载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骨细胞中细胞黏附分子基因的影响,以明确该药对坏死股骨头内血管恢复正常血运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观察,于2006-03/08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药理实验室及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所属博奥芯片公司实验室完成。 材料:6月龄雄性SD大鼠6只,体质量(280±20) g。承载丸主要成分:有当归,杜仲,黄芪,枸杞子,鹿角霜,肉苁蓉、地鳖虫,水蛭、丹参,续断等22味中药。由北京市勃然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方法:6只SD大鼠采用内毒素和甲基强地松龙制做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承载组,每组各3只。承载组大鼠自第1次注射甲基强地松龙后,灌服承载丸药液1.5 g/kg,1次/d,共灌服 6周。6周后取股骨头提取总RNA,进行基因谱测试。 主要观察指标:基因谱测试结果中的细胞黏附分子基因作用路径分析。 结果:3只模型大鼠使用承载丸后,与模型大鼠相比较,出现1.5倍以上改变的基因,分别为633个(下调506个,上调127个)、883个(下调640个,上调243个)、593个(下调408个,上调185个)。使用MAS软件归类分析后,共有相关作用路径79个,涉及297个基因。其中细胞黏附分子路径有8个下调基因。 结论:大鼠服用承载丸后,使上述基因下调,恢复了大鼠巨噬细胞及靶细胞的识别功能,恢复了上皮细胞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生存条件,细胞黏附分子作用路径持正常水平,这是坏死股骨头内血管恢复正常血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黄充勤主任医师运用中医学理论、Wolff定律及应力力电法则、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对股骨头坏死的病因,诊断、治疗和康复进行了深入研究。1,股骨头坏死病因不仅是“缺血”,应考虑股骨头内应力的变化;2、研制的“股骨头坏死计算机图象诊断系统”可较准确地判断股骨头坏死的程度、部位和转归;3,中医内、外兼顾的治疗方法,突出中医特色,经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4.“髋关节的修复准则”是股膏头坏死治疗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相似文献   
5.
6.
7.
<正>股骨头坏死是当今疑难病证之一,自1888年世界首例报导该病以来,各国专家已潜心研究100余年。但由于病因与病理过程不清,时至今日,还没一种学说和疗法得到临床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郎凤萍  黄宏  黄辉  黄永勋  郝秀珍  黄克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112-7113,i001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结构修复的影响。方法:2000-01/2002-12随机抽取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治疗组60例采用股骨头坏死治疗仪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疼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行走距离评分。结果:髋关节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组为(15.47&;#177;3.25)分,治疗后为(26.80&;#177;6.5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5.20&;#177;4.38)分,治疗后为(28.00&;#177;6.21)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2.30,8.35,P&;lt;0.01)。生活能力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11.75&;#177;2.73)分。治疗后为(18.17&;#177;3.44)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0.00&;#177;4.38)分,治疗后为(28.00&;#177;6.21)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5.17.8.35,P&;lt;0.01)。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9.67&;#177;2.88)分,治疗后为(13.87&;#177;3.57)分,对照组治疗前为(8.80&;#177;3.04)分,治疗后为(12.13&;#177;3.23)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24,5.76,P&;lt;0.01)。行走距离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6.80&;#177;1.73)分。治疗后为(10.25&;#177;1.6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5.10&;#177;1.79)分,治疗后为(8.90&;#177;2.78)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91,6.67,P&;lt;0.01)。结论:“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均有切实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股骨头坏死1 425例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股骨头坏死可导致靛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其治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皇城股骨头坏死专科医院以自行研创的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1425例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97—07/2005—12在北京皇城股骨头坏死专科医院完成。对象:选择应用股骨头坏死新疗法连续治疗4个疗程以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425例。方法:采用股骨头坏死新疗法治疗:口服承载丸3次/d,每次一两丸:应用股骨头坏死治疗仪治疗.2次/d,25min/次;髋关节动态模造锻炼,2次/d,30—120min/次。主要观察指标: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的X射线评分和临床评分,临床评分包括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承载能力及髋关节疼痛评分。结果:①随访时间6个月-8年,疗效优良率为80.50%,有效率为94.33%。②左、右髋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③各病变分期患者的优、良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病因为结构不良的患者与外伤、激素、酗酒及其他原因致病患者的疗效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外伤组与结构不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其余3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新疗法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疗效确切,其治疗效果与病情轻重及发病原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