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有机磷类杀虫剂对大鼠脑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介导的毒蕈碱乙酰胆碱m2受体磷酸化的影响,揭示有机磷类杀虫剂存在的其他作用靶分子或作用途径.方法:制备亲和层析柱;利用亲和层析方法从大鼠脑中纯化毒蕈碱乙酰胆碱m2受体;将纯化的毒蕈碱乙酰胆碱m2受体或β-肾上腺素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γ-p32]ATP与对氧磷(PO)、氧毒死蜱(CPO)共同保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放射性自显影检测m2受体磷酸化结果.结果:氧毒死蜱完全抑制大鼠脑m2受体的磷酸化,其半数抑制浓度为(IC50)70μmol/L;对氧磷不抑制m2受体的磷酸化;氧毒死蜱和对氧磷都不抑制β-肾上腺素受体的磷酸化.结论:氧毒死蜱有选择性地抑制大鼠脑m2受体的磷酸化,说明某些有机磷杀虫剂的毒性作用存在其他靶分子或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克山病和大骨节病论文研究主题十四年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0 ̄1993年14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全部克山病,大骨节病论文主题进行了统计分析。析出各年度论文产出数量、分布规律、核心研究机构、重点核心期刊以及主题出现频率。从文献学角度客观反映了我国14年来克山病,大骨节病研究工作的状态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千山上一个温泉周围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出一株新耐热菌FR3,并对其各项特征性质进行研究。方法:菌株从千山上一个温泉周围的土壤中分离出来。菌液经培养、发酵涂布在平板上,50℃培养后,纯化菌株,选取个体形态和菌落形态都比较特殊的菌株FR3做进一步实验。分别对菌株的形态特征、生长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具体研究。结果:分离出的菌株FR3为革兰氏阳性,在生长过程中细菌细胞的形态有球杆的变化,到恒定期变成类球形细胞。菌株FR3有芽孢、荚膜、鞭毛、运动性,无伴胞晶体,V.P.实验呈阴性,能降解淀粉,不能降解纤维素,兼性好氧,生长的pH值为5-11、温度30-60℃;最适生长的pH值为7.5、温度55℃。菌落初形成时是乳白色边缘整齐的圆形,后随机向3个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不规则圆形菌落、花瓣形菌落或者扁平扩散形菌落。结论:通过比较可以初步确定,菌株FR3是一株还没有被鉴定的新耐热菌。  相似文献   
4.
我们使用胶原酶抑制因子的单克隆体和酶免疫夹心法测定了大骨节病病儿血清中的胶原酶抑制因子的含量。发现大骨节病儿血清中胶原酶抑制因子的含量不仅明显高于沈阳对照,而且明显高于病区对照(P<0.01)。在这一点上不同于以往的大骨节病儿血浆酶的生化分析。胶原酶抑制因子在调节胶原酶活性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控制结缔组织的降解。由于大骨节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软骨坏死,我们的结果似乎对于了解大骨节病的病因学和病理学,尤其是大骨节病的生化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苹果酸、γ-氨基丁酸(GABA)对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苹果酸、γ-氨基丁酸作用于Hela细胞不同时间后,用TRAP-银染半定量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1.将不同浓度的苹果酸作用于Hela细胞48 h后,端粒酶活性降低,以10μmol/L浓度时作用活性最低。10μmol/L苹果酸作用于Hela细胞不同时间,端粒酶活性于作用8 h时就有所下降,当作用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最多达到11%。2.将不同浓度的GABA作用于Hela细胞48 h后,端粒酶活性降低,以1 mmol/L浓度时作用活性最低。1 mmol/L GABA作用于Hela细胞不同时间,结果显示端粒酶活性于作用8 h时就有所下降,当作用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几乎下降最多达到13%。结论:苹果酸,GABA对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起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克山病区粮喂养豚鼠证明其红细胞膜、肝、心等组织及其线粒体、微粒体、上清中的硒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荧光色脂等增加同时心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3±2.9d、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00%、临床护理效果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3±1.6d、并发症发生率为68.0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46.00%、临床护理效果有效率为66.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胆囊结石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具有治疗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在三年云南楚雄克山病综合考察中,几个单位通过不同手段对收集到的克山病死亡标本,对心肌的呼吸酶活性等项目进行了测试研究。本所用 Mason 方法对心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通过 Unicam SP-1800紫外分光光度计联用循环水浴恒温吸收池测定还原细胞色素 C 的氧化速度的方法,对酶活性及其一级反应速度常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亚急型克山病(共8例)的 CCO 活性最低,慢型(5例)亦低于非心肌病死亡者心肌的酶活性。与此同时,作为线粒体内膜结合酶必要的结合脂质(界面脂)—心磷脂(Cardiolipin)减少。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杀虫剂对M2受体磷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有机磷类杀虫剂对G蛋白结合受体激酶2介导的毒[曹十]碱乙酰胆碱m2受体磷酸化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其他作用途径。方法将纯化的毒[曹十]碱乙酰胆碱m2受体,G蛋白结合受体激酶-2,[y-p^32]ATP与对氧磷(PO)、氧毒死蜱(CPO)共同保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放射性自显影检测m2受体磷酸化结果。结果氧毒死蜱完全抑制m2受体的磷酸化,其半数抑制浓度为(IC50)70μmol/L;毒死蜱也抑制m2受体的磷酸化,而对氧磷与对硫磷不抑制m2受体的磷酸化。结论不同的有机磷杀虫剂对m2受体的磷酸化有完全不同的作用;毒死蜱阻断m2受体的磷酸化,提示有机磷杀虫剂的毒性作用存在其他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用控制磷脂及其代谢来源的半合成低硒低磷脂基础饲料和分别补硒、补磷脂、双补及补足磷脂代谢因子的全补饲料喂养豚鼠3个月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联用自动循环水浴对动物心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作了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基础饲料喂养的动物心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最低。单纯补硒,补磷脂虽稍有改善,但差别不显著,只有同时补充的尤其再补足与内源性磷脂代谢有关的因子(胆碱及蛋氨酸)时其速度常数K才显著高于基础饲料组,甚至超过常备饲料组,同时心肌磷脂的组成尤其作为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特异结合脂质的心磷脂(Cardiolipin)量也均达到了常备饲料组的水平。文中讨论了膜结合酶的结合性脂质(界面脂)对酶活性的重要意义和克山病的可能病因及发病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