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浆脑钠素和心钠素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及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心钠素(ANP)浓度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75例心力衰竭患者(NYHAⅡ~Ⅳ级)和2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BNP和ANP浓度,同时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分级和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心功能.结果 心力衰竭组血浆BNP浓度为(1 794.1±724.5) ng/L、ANP浓度为(948.5 ± 520.7) ng/L,与正常对照组BNP(90.5±55.8) ng/L、ANP(121.7±71.1 ) 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浓度心功能Ⅱ级为(552.9 ±339.6) ng/L、Ⅲ级(1 303.9±566.4 ) ng/L、Ⅳ级(3 625.5±1 069.2) n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P浓度Ⅱ级为(518.8±376.3) ng/L、Ⅲ级(1 061.9±521.3) ng/L、ⅣV级(1 264.7±798.1) ng/L,Ⅱ级与Ⅲ级、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级和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BNP为(1 096.7±656.6) ng/L、ANP为(931.6±320.9 ) ng/L,LVEF<40%的患者BNP(2 659.4±743.5 ) ng/L、ANP(974.3±555.6 ) ng/L,两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和ANP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7和 0.85,两者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BNP比ANP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BNP与超声心动图反映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指标LVEF及NYHA分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心力衰竭分级的一个良好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脑利钠肽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脑利钠肽是一种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 ,在体液平衡的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大量研究证实 ,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升高 ,而且心力衰竭越严重 ,脑利钠肽水平越高。因此 ,脑利钠肽可以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估。最近发现脑利钠肽水平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均异常升高 ,表明其参与了这些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本文对脑利钠肽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相关性研究的新进展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及血脂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动脉硬化组、小檗碱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高脂喂养并行主动脉内膜损伤术,小檗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口服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处死动物前予药物激发,行腹主动脉病理学检查,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动脉硬化组中有5只发生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其余3组无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小檗碱组、辛伐他汀组的主动脉斑块评分、内中膜和弹力纤维的破坏程度较低,内中膜比增加较少。小檗碱组TC、TG、LDL水平较动脉硬化组低(P〈0.05)。结论小檗碱具有降低血TC、TG、LDL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及住院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316例急性STEMI患者,随机决定急诊室给予替罗非班(156例)与否(160例)。根据急诊冠脉造影结果分为TMP 0~1级组(218例)和TMP 2~3级组(98例)。所有TMP 0~1级患者均行紧急PCI,据替罗非班的应用情况分为替罗非班亚组(91例)与常规治疗亚组(127例)。分析替罗非班与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PCI术后心肌灌注、住院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结果 TMP 2~3级组甘油三酯、白细胞升高显著低于TMP 0~1级组(P〈0.05),且替罗非班的应用比例显著高于TMP 0~1级组(P〈0.01)。亚组分析表明,替罗非班组PCI术后即刻校正的TIMI桢数、住院时间、TMP 0~2级及住院期MACE发生率均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增高(P〈0.05);高龄、替罗非班治疗、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术后TMP0~2级与住院期MACE发生率相关(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增加急性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率,改善急诊PCI术后梗死区域心肌再灌注与住院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00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临床终点为心源性死亡,并对其年龄、性别、病因、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BNP、心房利钠肽(AN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死亡率和累积生存率。结果:83例患者在平均311天的随访中发生心源性死亡15例,17例失访。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左心室射血分数和BNP是心源性死亡的预测因素,患者的年龄、病因、NYHA分级、ANP、IL-6和TNF-α与生存率不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仅BNP(风险比值0.834,95%可信区问为0.762~0.932)和左心室射血分数(风险比值1.001, 95%可信区间1.000~1.002)是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度划分,结果发现高危患者的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患者和中危患者(P<0.05),中危患者的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也显示不同危险分层的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度划分可以更好地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险程度,更准确地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TC/HDL‐C比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因胸闷、胸痛就诊的患者126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A组,1110例)与无冠心病组(B组,151例)。A组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A1组,316例)、两支病变组(A2组,303例)和三支病变组(A3组,491例)。计算A组患者Gensini积分。检测血清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浓度,计算 TC/HDL‐C比值。结果 A3组患者的 TC/HDL‐C比值高于A1、A2组(P<0.05)。A1、A2、A3三组血清 TC、TG、LDL‐C和HDL‐C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 TC/HDL‐C比值与Gensini积分(r=0.14,P<0.01)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13,P<0.01)呈正相关。结论 TC/HDL‐C比值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利钠肽(BNP和ANP)含量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等因素的关系。方法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名健康成人,对比观察血浆BNP和ANP水平、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等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BNP、A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人,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BNP水平较单纯血压升高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BNP、ANP水平升高,尤其是伴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不全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引起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可能原因。方法入选我院2008—2011年所有复查造影的冠心病支架治疗患者210例,平均年龄(68.9±7.8)岁;男125例,女85例,将其分成支架内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分析两组间可能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因素。结果 210例患者共置入352枚支架,其中有37枚支架发生再狭窄(支架内再狭窄定义为随访时造影提示支架内管腔内径损失≥50%)。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特征及支架长度、直径,是否为药物涂层支架等因素;支架内再狭窄组及无再狭窄组在脂蛋白(a)、支架长度、和药物/非药物支架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仅支架长度(P=0.007)、直径(P=0.022)和药物/非药物支架(P=0.036)为冠心病介入患者发生ISR的预测因子。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发生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为支架长度、直径及是否为药物支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在青年(18-44岁)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测量278例青年高血压患者(青年高血压组)和220例正常血压青年人(对照组)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血脂等.计算IR指数(IRI).结果 青年高血压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IRI、血脂、体质指数、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饮酒、睡眠减少、运动减少、家族史以及IRI≥2.69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RI与诊室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r=0.174,P<0.01),为青年高血压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即使在非糖尿病人群,IR仍是青年高血压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与胱抑素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表达以及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在本院开展体检的57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分别依据病变支数、疾病类型以及冠脉狭窄程度进行不同组别划分,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完成血清尿酸与胱抑素C的临床检验,再将上述结果均开展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尿酸与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伴随疾病病变程度的提升两项指标均呈现出上升趋势。结论 :临床检测血清尿酸与胱抑素C对冠心病具有良好的诊断评估价值,两项指标与病情程度均具正相关性,亦可作为病情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