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医院伦理氛围与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的相关性,为合理解决伦理问题、提高护士工作投入度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西安市四所三级以上医院急诊科3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参照伦理氛围认知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进行医院伦理氛围和工作投入评估,分析二者相关性,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得分为(51.69±11.09)分,伦理氛围得分为(72.78±11.4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医院等级、医院聘用方式、是否接受伦理培训的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伦理氛围认知、医院聘用方式、是否接受伦理教育培训均是影响工作投入的因素(P<0.05)。结论医院伦理氛围与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呈正相关,且伦理氛围和护士工作投入情况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继续加强急诊护理工作的管理支持,提高急诊科护士在组织中被认可、被尊重的感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30例AIS静脉溶栓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治疗),将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AIS静脉溶栓患者设为观察组(成立QCC小组,采用QCC优化流程救治)。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入院至评估患者、入院至获得影像学检查、取药-溶栓、DNT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溶栓有效率和DNT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AIS患者静脉溶栓DNT达标率,同时提升了医护人员应用QC手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通过监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制定相应防控和干预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前瞻性调查,对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入住EICU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整个过程分为基线调查阶段、防控措施制定阶段及现场干预3个阶段进行。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整个过程共监测呼吸机使用患者385人,呼吸机平均使用率为28.30%,发生VAP共15人,VAP发生率为7.71‰,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VAP升高11.86‰,第三阶段较第一阶段无明显差异,但较二阶段下降6.85‰。从 VAP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5株,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结论 通过目标性监测及现场干预,提高了VAP的诊断水平,降低了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邬媛  刘仲  张茹  高扬  宏欣 《浙江医学》2022,44(22):2394-2399,2423
目的探讨再喂养综合征(RFS)与急诊重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以及院内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因营养不良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后出现RFS患者122例(RFS组),另选择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后未出现RFS患者13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基线)和营养支持第3天电解质、白蛋白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收集临床资料以及院内结局。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分组患者院内生存差异,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造成急诊重症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RFS组基线和营养支持第3天BMI、磷酸盐(PO43-)、镁离子(Mg2+)、钾离子(K+)、白蛋白水平,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CD3-CD56+NK细胞、CD56brightNK细胞、CD56dimNK细胞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RFS组院内存活率低于对照组(50.00%比85.50%,P<0.01)。死亡组基线PO43-水平,营养支持第3天PO43-、Mg2+、K+水平,CD4+T细胞、CD4+/CD8+、CD3-CD56+NK细胞占比,补磷、补维生素B1占比均低于存活组(均P<0.05),RFS、RFS重度占比,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并发急性肾损伤、心力衰竭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均P<0.01)。RFS、并发心力衰竭是造成急诊重症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1),营养支持后第3天血PO43-水平、补磷是保护因素(均P<0.01)。结论发生RFS的患者基线营养状态较差,细胞免疫功能降低,RFS是急诊重症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积极纠正电解质失衡对改善急诊重症患者临床结局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及血小板指标变化与病死率等相关性,以期指导临床。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脓毒症患者78例,入院即刻查血常规、降钙素原及行血培养,入院第4天复查血常规,血培养结果依据细菌染色分为革兰氏染色阴性(G-)和革兰氏染色阳性(G+)。①依据降钙素原值分组,A组(〉100μg/L)、B组(10~100μg/L)、C组(1.5~10μg/L)、D组(〈1.5μg/L),比较各组入院30d病死率、血培养细菌G-和G+菌例数及病因差异;②依据入院时血小板数值将所有脓毒症患者分为血小板减少1组与血小板正常1组,后组依据入院第4天血小板数值分为血小板减少2组与血小板正常2组,比较组间病死率等。结果:所有脓毒症患者,随降钙素原增加,病死率增加,同时G-细菌所占比例增加,肺部感染增多。脓毒症患者入院3d后血小板减少,增加病死率。结论:脓毒症患者入院降钙素原数值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临床选择抗菌素及指导预后。脓毒症患者入院3d后血小板减少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对急救抢救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设调查表,对四所三甲医院16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护士一般情况,护士获取药物知识途径。第二部分内容为急救药物的用量剂型、药理知识、禁忌症和副作用、观察事项。结果不同年资、职称护士对急救药物知识掌握有统计学意义;护士获得药物知识的途径欠缺。结论提高急诊护士对抢救药物知识的掌握需通过全面学习达到,护士系统业务学习、说明书的解读,药物知识培训,是护士掌握抢救药物知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是指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 且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CVC为急诊、危重症及手术患者提供了血管通路, 被广泛应用于静脉治疗、补液、血流动力学监测、肠外营养治疗等目的[1]。然而, 如果CVC维护不当, 那么会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等CVC相关并发症[2]。其中, 导管堵塞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率为25%~38%[3]。一旦发生导管堵塞, 则需要进行导管内溶栓甚至拔管或重新置管, 不仅会导致治疗中断、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还会影响患者预后, 甚至增加病死率[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用国际顶级医学学术期刊及其官网资源对高年资住培医生临床思维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8—9月,随机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5名三年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医生,对其进行每周1节临床病案推理及临床思维培训课。该课程由8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授课老师授课。8名授课教师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试验组(n=4),对照组临床教学病例来源于本住培基地临床病例,试验组临床教学病例来源于国际顶级医学学术期刊报道或其官网有关医学教育内容。2名评委随堂听课。每堂课程结束后对住培医生、评委、授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病案新颖性、认知启发性、临床思维提升、科研启发、临床病案质量、学员随堂临床思维发散程度及病案对授课教师自我认知的提高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国际顶级医学学术期刊及其官网资源对高年资住培医生进行临床思维培训,能够提高住培教学质量,使得教学内容国际化,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竺华主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从《黄帝内经》“木郁达之”的理论着手,基于“木郁”之证,对肝郁、脾虚、气逆三种常见病机,采取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降逆利胆“达之”的治法,运用柴芍四君子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化裁,开阔了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1-3p(miR-21-3p)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46例)和非急性肾损伤组(74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健康组。三组均在入院时采集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miR-21-3p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18水平。比较三组miR-21-3p表达量、IL-18水平。比较不同临床资料患者miR-21-3p表达量和IL-18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3p及IL-18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急性肾损伤组、非急性肾损伤组血清miR-21-3p表达量和IL-18水平更高,且急性肾损伤组血清指标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均P<0.05)。不同APACHEⅡ评分、CT分级、有无胸水患者的miR-21-3p表达量和IL-1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