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65岁,体重60kg。主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三尖瓣返流和反复心力衰竭8年,拟行二尖瓣置换术入院。术前心功能Ⅳ级,房颤心律,给予强心、利尿、补钾综合疗法,用氨体舒通40mg./d,10%枸橼酸钾150ml/d,同时静脉滴注10%氯化钾15ml的极化液综合治疗10d。血钾由人院时的2.63mmol/L逐渐上升至术前的4.78mmol/L。拟2d后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入手术室后进行心电图、无创血压和氧分压监测。在局部麻醉下行左侧桡动脉置管连续监测动脉压。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3mg、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低温体外循环对舒芬太尼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NYHAⅡ~Ⅲ级的心脏瓣膜置病患者16例,随机分为普通外科手术组(Ⅰ组,n=7)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组(Ⅱ组,n=9)两组。入室后建立前臂静脉通路,麻醉后一次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kg-1。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1,3,5,10,20,30,60,120,180,240,360 min,采肝素抗凝血浆1 mL置入密封真空试管中,-80℃低温保存直至分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舒芬太尼在两组患者的药动学可用三室模型完整描述,其三指数函数方程分别为:Cp(t)=27.7e-1.871t+6.9e-0.117t+2.3e-0.019t和Cp(t)=24.8e-0.526t+5.4e-0.053t+0.16e-0.0017t,2组间的π,α,β,t1/2α、t1/2β和C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病患者药动学可用三室模型描述,低温体外循环与血液稀释及剧烈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均可影响其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先心病心内矫治术患者低温体外循环对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NYHAⅡ~Ⅲ级的先心病手术患者16例,分为先心病普通手术组(n=7)和体外循环下先心病矫治手术组(n=9)。入室后建立前臂静脉通路,麻醉后一次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kg-1。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1,3,5,10,20,30,60,120,240,360 min采肝素抗凝血浆1 mL。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药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2组患者药代动力学可用三室模型完整描述,其三指数函数方程分别为:Cp(t)=16.6e-1.786t+6.6e-0.171t+0.23e-0.025t和Cp(t)=12.8e-0.457t+3.3e-0.046t+0.4e-0.0048t,2组的t1/2π,t1/2α,t1/2β,Vc,Vd,CL和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先心病患者药代动力学可用三室模型描述,低温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可影响其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用于不同心脏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择期心脏手术患者16例,年龄56~64岁,体重52 ~ 78 kg,ASA分级Ⅱ或Ⅲ级,按手术类型分为非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Ⅰ组)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组(Ⅱ组),每组8例.麻醉诱导时前臂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kg,于注药后1、3、5、10、20、30、60、120、180、240和360 min时采集桡动脉血样3ml,抗凝,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CPB前和CPB时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舒芬太尼在心脏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模型,其三指数函数方程Ⅰ组为:Cp(t)=11.7e -0.47t+1.9 e-0.043t+ 0.27 e-0.0032t;Ⅱ组CPB前和CPB时分别为:Cp(t) =33.4 e-1.87t+7.1 e-0.103t+2.0e 0.0248t和Cp(t) =23.8 e-0.54t+5.2 e-0.054t+0.15 e-0.0017t.与Ⅰ组比较,Ⅱ组CPB前常数和速率常数(P、A、B、π、α、β、K21、K13、K31、K10)、消除半衰期、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升高,快速分布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降低,CPB时P、A、β、消除半衰期、k21、K10和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升高,B、β、k31、表观分布容积和清除率降低(P< 0.05或0.01).结论 舒芬太尼在心脏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三室模型,心功能差和低温CPB导致药物代谢减慢,作用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5.
胃镜检查是最常用的消化道检查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多用于咽喉部表面麻醉,检查时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胃镜的强烈刺激引起咽喉部不适诱发恶心、呕吐,甚至躁动,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部分患者也常因此拒绝检查和复查,从而贻误病情,甚至个别患者不听医务人员劝说而不配合导致胃镜检查的失败。2004年6月-2005年6月,我院为1306例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并与传统胃镜检查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应用国产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变化。②方法随机选择骨科下肢手术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6~38岁。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芬太尼5μg/kg。在注射芬太尼前及注射后1、3、5、10、30、60、120、180和240分钟时点抽取血浆标本3mL,-20℃低温保存,待测。芬太尼测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应用3P87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③结果注射芬太尼后血药浓度立刻达到13.4ng/mL,并快速下降,在用药后60、120和240分钟时注药量的92.4%、94.1%和95.9%从血浆被清除。t1/2π、t1/2α和t1/2β依次为1.62分钟,13.97分钟和238.97分钟,Vc、Vd和C l依次为(0.328±0.114)L/kg、(3.83±1.21)L/kg和(12.61±4.32)mL/(kg.m in)。④结论静脉注射芬太尼5μg/kg可持续镇痛达4小时以上,2、3小时的手术不必再追加芬太尼,也不会引起呼吸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自由落体装置制备成年SD大鼠脑损伤模型,TBI后立即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15μg/kg。采用神经损伤评分评价运动功能,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能力。LC3和Neu N的共定位。免疫印迹分析LC3的表达量。结果与TBI组比较,Dex组NSS差值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比较,TBI后所有大鼠在24、48 h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P0.05)。与TBI组比较,Dex组在48 h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与TBI组比较,Dex组显着抑制6、12、24 h的LC3Ⅱ上调(P0.05)。结论 TBI后应用右美托咪啶能显著改善运动和认知功能,抑制海马区神经元的细胞自噬,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60例人工妊娠术病例,女性,ASA I~I级,分为雷米芬太尼组(Group remifentanil,R组),年龄32.6±4.3岁,体重64.5±13.6kg;芬太尼组(Group fentanil,F组),年龄30.9±3.8岁,体重61.5±11.7kg,每组1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ASA分级和人工妊娠病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防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手术后急性疼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苏醒、拔管时间的影响。②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的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对照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0rain停止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静注芬太尼(1μg/kg),舒芬太尼(0.1μg/kg)。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期的疼痛程度。③结果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在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组手术后发生轻中度疼痛的人数相似(P〉0.05)。④结论手术结束前10min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能有效地防治胆囊切除术停止麻醉后因瑞芬太尼的快速代谢而引起的术后急性疼痛,对自主呼吸恢复和意识恢复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比较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联合芬太尼及芬太尼三者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②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ASAⅡ~Ⅲ级,年龄38~68岁,体质量63—95kg。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对照组),瑞芬太尼联合芬太尼组(R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芬太尼3—4μg/kg(F组和RF组)/舒芬太尼0.8μg/kg(S组)静脉注射,术中F组以芬太尼2μg/(kg·h),RF组以瑞芬太尼0.15~0.2μg/(kg·min),S组以舒芬太尼0.35μg/(kg.h)维持麻醉。分别记录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O)、诱导后3ra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切皮(T4)、开骨瓣(T5)、缝硬脑膜时(T6)、术毕即刻(T7)、术毕30min(T8)的SBP、DBP、HR与副作用。③结果在T1时,3组患者SBP、DBP均较1D时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7—8时,S组SBP、DBP明显低于F组和RF组(P〈0.05)。在T3~6时,S组SBP、DBP明显低于F组(P〈0.05)。在T1~8时,S组HR明显低于F组和RF组(P〈0.05)。与F组、RF组比较,S组高血压、心动过速、术后呛咳的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5);与RF组比较,S组、F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增多(P〈0.05)。④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麻醉手术期间血液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