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Nrf2信号通路抑制剂DRB对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力的影响。方法 从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的羊肝中获取新鲜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并于RPMI 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实验分为DMSO空白对照组,25 g/L、50 g/L、75 g/L DRB处理组。通过伊红染色,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节活力和形态变化,并绘制生长活力曲线。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原头节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25 g/L DRB处理组体外作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后,不同时间原头节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空白对照组=0.542,P>0.05;F25 g/L DRB处理组=0.658,P>0.05)。50 g/L DRB处理组和75 g/L DRB处理组体外作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后,不同时间原头节活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 g/L DRB处理组=6.686,P<0.01;F75 g/L DRB处理组=10.756,P<0.01)。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DRB对原头节活力的抑制效果增强,且原头节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结论 高浓度的Nrf2抑制剂对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有抑制作用,并且有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Nrf2信号通路是抗氧化应激反应的关键因子,对细粒棘球蚴Nrf2信号通路进行研究,可能为治疗细粒棘球蚴病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粒细胞维甲酸(RAR)γ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入组前3个月未经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43名(男性34名,女性9名),正常对照39名(男性25名,女性14名),取其外周血提取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以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作校正,测定RAR γ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 患者组外周血粒细胞RARγ受体mRNA表达水平(0.027±0.003)高于对照组(0.020±0.002)(P=0.041).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相比,RARγ受体mRNA表达水平有升高的趋势[(0.030±0.003),(0.026±0.001),P=0.166];与女性正常对照(0.018±0.004)相比,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4).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的外周血粒细胞RARγ受体mRNA表达水平升高.外周血粒细胞RARγ受体mRNA是精神分裂症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根治术后胃癌干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完成胃癌根治术,术毕常规实施DC方案化疗;观察组术后使用腹腔内温热灌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年CD44+情况,统计2组3年生存率,并分析2组治疗后相关并发症。结果治疗前2组CD44+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4+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腹腔脓肿、肠道损伤、吻合口瘘和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内温热化疗对于杀灭或抑制胃癌干细胞具有积极意义,其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同时,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entraxin-3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因“打鼾或其他睡眠障碍相关症状”在我院就诊的96例患者,给予PSG检测,进一步分组为正常对照组,轻、中、重度OSAHS组.测定血浆pentraxin-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用baPWV评估早期动脉硬化程度.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重度、中度OSAHS患者血清Pentraxin浓度(3.98±1.62) ng/mL、(3.31±1.05)ng/mL,明显高于轻度、正常对照组(2.52±0.74)ng/mL、2.24±0.46)ng/mL(P< 0.05);log-pentraxin3与AHI、Log-hsCRP、最低SO2及baPW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31、0.30、0.22、0.36,P<0.05),与总睡眠时间、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比例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42、-0.31,P< 0.05).结论:pentraxin-3在OSAHS患者中升高,而且与OSAHS的早期动脉硬化程度相关,pentraxin-3可以作为OSAHS的炎性或血管损伤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肥胖程度及类型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氨基酸关系的差异。方法为横断面研究, 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研究对象腰围、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 检测其血清支链氨基酸(BCAA)和芳香族氨基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BMI将T2DM患者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 根据腰围将T2DM患者分为非腹型肥胖(NAO)组和腹型肥胖(AO)组。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氨基酸水平与代谢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色氨酸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氨基酸对肥胖程度和类型的预测作用。结果共纳入T2DM患者97例。其中, 体重正常组33例, 超重组42例, 肥胖组22例;NAO...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224通过调控同源异型盒基因B3(HoxB3)表达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miR-224在大肠癌细胞株及人正常结肠直肠黏膜上皮细胞HIEC中的表达,大肠癌细胞转染miR-224 inhibitor,并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Western blot及RT-PCR证实HoxB3是miR-224的靶基因。MTT及Annexin V-PI法检测miR-224及HoxB3表达量下调后分别对大肠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224 inhibitor对大肠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iR-224 inhibitor对大肠癌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3(CDCA 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 1)、p21及p27表达的影响。结果大肠癌细胞中miR-224表达量高于人正常结肠直肠黏膜上皮细胞HIEC,且HCT 116中的表达量最高,因此选为后续细胞株。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HoxB3是miR-224下游靶基因,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证实下调miR-244的表达水平后HoxB3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1)。下调miR-224及干扰HoxB3表达都能显著降低HCT_116细胞活力(P0.01),促进细胞凋亡(P0.01)。下调miR-224还能使HCT_116细胞周期阻滞在G_1期,抑制CDCA3及CyclinD1表达(P0.01),促进p21及p27表达(P0.01)。结论 miR-224在大肠癌细胞中高表达,并能通过调控靶基因HoxB3的表达及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而参与大肠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塞来昔布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生长及p-ERK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为1640培养基组、DMSO组、塞来昔布溶液(50、100、150、200μmol/L)中体外孵育,在倒置焦镜下观察原头节的形态变化,同时通过0.1%伊红染色显示原头节活力。运用Western blot检测DMSO、100、150、200μmol/L塞来昔布处理细粒棘球蚴原头节48h后p-ERK2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体外孵育7d后,DMSO组及空白1640对照组原头节的活力几乎没有改变。塞来昔布作用1d后,100、150、200μmol/L组原头节的活力均下降;作用3d后,200μmol/L组原头节全部被杀死,150μmol/L组的原头节活力为43.9%。100μmol/L、50μmol/L组对原头节的活力也有明显下降,但不及高浓度组显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RK2的表达量随浓度增加而下降趋势明显。结论塞来昔布能够抑制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这可能与塞来昔布下调P-ERK2的表达进而抑制ERK2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邢国强  张慧  吕海龙 《河北医药》2024,(4):516-519+524
目的 研究体外条件下三氧化二砷(ATO)联合阿苯达唑(ABZ)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作用的影响,初步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肝包虫病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ATO(3和6μmol/L)联合ABZ在体外条件下作用于原头节,分组如下:3μmol/L ATO、6μmol/L ATO、100μmol/L ABZ、3μmol/L ATO+100μmol/L ABZ和6μmol/L ATO+100μmol/L ABZ。光镜下通过0.1%伊红染色法观察原头节的活力及形态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节的超微结构变化;各组药物作用2 d后,借助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3酶活力。采用ELISA法检测原头节内抗氧化酶(SOD、HO-1)活性水平。结果 6μmol/L ATO+100μmol/L ABZ组原头节的抑制作用最强,3μmol/L ATO+100μmol/L ABZ组次之。联合作用组对原头节超微结构的损伤明显大于ABZ单独作用组,6μmol/L ATO+100μmol/L ABZ作用3 d后原头节表层出现虫蚀样改变、顶突变形、头钩缺损及微毛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