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1.
2.
目的 制备聚乙烯亚胺修饰纳米金基因载体并研究其理化性质的表征参数和体外转染效率.方法 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纳米金基因载体,用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AcGFP-N1)做报告基因,纳米基因载体可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结合质粒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吸收光谱,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度分布、表面电位(Zeta电位),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该基因载体与质粒DNA的结合稳定性,CCK-8实验检测聚乙烯亚胺修饰纳米金基因载体及DNA-纳米金复合物对HEK293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聚乙烯亚胺纳米基因载体介导pAcGFP-N1在体外培养的HEK293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转染效率.结果 聚乙烯亚胺还原氯金酸可以得到带正电荷的纳米颗粒,呈单分散球形分布,其粒径为(12.3 ±3.3)nm.在pH =7.2时,Zeta电位为+(29.7±5.1)mV.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当纳米金/质粒DNA≥0.5时,质粒DNA可完全结合到纳米金表面.体外转染实验表明,聚乙烯亚胺修饰纳米金基因载体能介导pAcGFP-N1转染HEK293细胞并在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其转染效率可达25%.结论 聚乙烯亚胺修饰纳米金是一种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具有转染效率高、对细胞毒性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一种与生物组织热凝固温度相同的仿组织体模进行射频消融(RFA)测试,探讨其可否用于临床RFA实验研究中。方法:仿组织体模主要由猪肝、琼脂和氯化钠构成。通过测定体模密度、导电率和比热等参数,并用RFA体模进行消融测试,比较RFA在体模和新鲜离体牛肝脏中形成的消融灶大小和形状。结果:新制的体模为弹性好、韧性好、硬度好、无毒的固体。体模物理特性比如密度、比热、导电率与人体肝组织接近。RFA后体模的消融灶大小和形状跟离体牛肝RFA接近。结论:自制的仿组织体模可以用于进行RFA生物学效应的实验研究,检测RFA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骨关节炎与烟酰胺代谢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找到具有诊断价值和治疗潜力的关键基因。方法·以“Osteoarthritis”为检索词,在GEO数据库中获取GSE12021、GSE55235和GSE55457数据集,将GSE55457作为验证集。去除GSE12021和GSE55235数据集的批次效应后,得到标准化的合并数据集,将其作为训练集,并在训练集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在GeneCards数据库和MSigDB数据库中获取所有烟酰胺代谢相关基因(nicotinamide metabolism-related genes,NMRGs)。将DEGs与NMRGs取交集,得到烟酰胺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nicotinamide metabolism-related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NMRDEGs)。对训练集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对NMR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五肽RGD(Tyr RGD)靶向的纳米金颗粒(GNPs)偶联VEGF小干扰RNA(Tyr RGDGNPs-VEGFsi RNA)复合物对兔肝脏VX2肿瘤射频消融(RFA)损伤效应的影响。方法:采取开腹肝脏种植VX2肿瘤组织块的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首先将6只肝癌兔均分为两组分别注射Tyr RGD-GNPs-VEGFsi RNA复合物和GNPs,注射48 h后,透射电镜检测两者在肿瘤标本中的聚集和分布情况。然后将30只肝癌兔均分为3组,分别注射Tyr RGD-GNPs-VEGFsi RNA复合物、GNPs、生理盐水48 h后,行RFA治疗,48 h后切取标本,行病理学观察,测量肿瘤毁损体积,TUNEL法检测残癌细胞凋亡。最后将27只肝癌兔均分为3组,分别行RFA+Tyr RGD-GNPsVEGFsi RNA注射,RFA+生理盐水注射、生理盐水注射,饲养至自然死亡,记录生存时间。结果:Tyr RGD-GNPs-VEGFsi RNA复合物在肿瘤中的聚集明显优于GNPs(14.2颗/500 nm视野vs.0颗/500 nm视野,P0.01)。注射Tyr RGD-GNPs-VEGFsi RNA复合物后的RFA治疗毁损体积明显大于注射GNPs和生理盐水(5.12 cm3 vs.1.78 cm3 vs.1.49 cm3,P0.01),且前者残癌区肿瘤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后两者(111.7个vs.36.3个vs.34.7个,P0.01),而后两者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FA+Tyr RGD-GNPs-VEGFsi RNA治疗的肝癌兔较RFA+生理盐水治疗、单纯生理盐水治疗的肝癌兔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70.9 d vs.51.2 d vs.43.9 d,P0.01)。结论:Tyr RGD-GNPs-VEGFsi RNA复合物能在肝脏肿瘤中靶向聚集,具有扩大RFA毁损范围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增强RFA疗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46 ~ 50℃时抑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蛋白促肝癌细胞凋亡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肝癌细胞亚致死性热温度模型,在不同温度(43、46、50℃)条件下分别处理10 min,Annexin-V/PI染色检测重组人TRAIL蛋白对肝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以常温37℃作为对照组.根据前期肝癌细胞Agilent Human lncRNA+ mRNA Array V4.0芯片表达谱数据,选定50℃时特异性高表达的LncRNA RNU12作为研究对象.构建LncRNA RNU12-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转染MHCC97-H细胞.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前后不同温度组中热休克蛋白72(heat shock protein 72,HSP7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LncRNA RNU12慢病毒干扰载体对TRAIL蛋白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LncRNA RNU12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 温度在43℃时促进重组人TRAIL蛋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功能,46~50℃时抑制重组人TRAIL蛋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功能.HSP72 mRNA在4个温度组中的表达均较干扰前明显降低(P<0.01);在蛋白水平,37、46、50℃组较干扰前显著降低(P<0.05).转染后,46、50℃条件下TRAIL蛋白诱导MHCC97-H细胞凋亡分别上升7.36%、8.84%(P<0.01).利用RNA-FISH技术确定50℃时LncRNA RNU12主要在MHCC97-H细胞细胞核中表达.结论 LncRNA RNU12在转录水平上调HSP72表达可能是46 ~ 50℃时抑制重组人TRAIL蛋白促肝癌细胞凋亡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tTRAIL-MSC靶向促进肝癌大鼠RFA过渡区残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对150只雄性SD大鼠,采用N1S1肿瘤细胞建立肝荷瘤大鼠模型,并随机将其分为stSTRAL-MSC组、MSC组、Vector-MSC组、培养液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在接受治疗前1周给以注射相应的制剂,在接受RFA治疗后12h、24h、48h以及1周时每组取6只处死并进行相关检查(空白组除外),同时比较空白组与RFA组其生存时间。结果:stTRAIL-MSC在接受RFA治疗后其肿瘤体积变化、过渡区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大鼠肿瘤毁损体积、过渡区肿瘤细胞(ki-67染色)增殖指数等比较明显优于其他几组,而且在对caspase-3、caspase-8、Bcl-2水平检测时发现,stTRAIL-MSC其caspase-、3caspase-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四组,而Bcl-2水平低于其他四组,对接受RFA以及空白对照组大鼠的生存情况分析发现,采用RFA治疗的大鼠其生存时间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stTRAIL-MSC靶向通过提高cas-pase蛋白酶级联反应继而达到促进肝癌大鼠RFA过渡区残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VEGFsiRNA环五肽RGD偶联纳米金颗粒(GNP)复合物(GNP-TyrRGD-VEGFsiRNA)的基本特性,以及对肝脏射频消融(RFA)毁损效应的影响。
  方法:利用化学和静电吸附的方法合成GNP-TyrRGD-VEGFsiRNA;电镜观察复合物的离散性;凝胶电泳检测复合物中VEGFsiRNA的稳定性;采用CCK-8法检测复合物对正常肝细胞的细胞毒性;电镜检测复合物与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共孵育后的结合能力;在离体猪肝上检测复合物对RFA毁损效果的影响。结果:复合物较单纯GNP有更好的离散性;复合物所含VEGFsiRNA量基本等于最初VEGFsiRNA加入量;复合物与单纯GNP在30%的浓度以下均对正常肝细胞几乎无毒性;复合物对肝癌细胞的结合力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P<0.05),而单纯GNP对两种细胞的结合力无明显差异(P>0.05);经射频针注入复合物的射频毁损直径明显大于注入生理盐水的对照组[(2.19±0.24)cmvs.(1.71±0.14)cm, P<0.05)。
  结论:GNP-TryRGD-VEGFsiRNA复合物集靶向浓集与靶向治疗于一体,且可能有助于增强肝癌RFA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对评判经碘油栓塞治疗后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HCC患者,共49个病灶。在经碘油栓塞(TACE)治疗后,21例行MRI检查及病理切片观察,观察MRI影像表现及检出准确率。结果MRI平扫表现为肿瘤组织在T1WI和T2WI上信号多样,有高、等、低信号或多种信号复合。切片观察显示,34个病灶中,18个有不同程度的坏死,7个完全坏死,9个无坏死。共有25个病灶MRI检查显示为坏死,6个检查为残留,检查准确率为91.2%(31/34)。结论MRI在判断HCC碘油栓塞治疗的预后中,检出率高,能有效反映病灶特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