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组和4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根据纤维化程度分期进行影像资料和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肝左叶增大,肝表面形态及肝实质密度的改变,脾脏增大,门静脉增宽和侧枝循环的建立等影像学改变,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显示57例肝纤维化患者螺旋CT三期扫描诊断肝纤维化52例,敏感性91.2%,特异性77.8%。各期肝纤维化分期准确28例,准确率49.1%;准确判断轻度纤维化(S1、S2)或重度纤维化(S3、S4)44例,准确率77.2%,诊断早期肝硬化16例,准确率84.2%。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能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而且是动态观察肝纤维化的病程演进和临床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灰星鲨肝油中甘油酯类与烃类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有效地分离鲨鱼肝油中的两类主要成份甘油酯和烃类。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5例病理分型及X线诊断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5例病理分型、X线平片、X线钡餐造影和钡剂灌肠诊断选择进行分析。结果平片异常37例,无异常8例。胃肠钡餐造影37例,十二指肠空肠曲位置异常18例;十二指肠、空肠上段沿中腹部呈螺旋形下降10例;空肠、小肠分布异常8例;随访至盲升结肠21例均发现盲升结肠异位。钡剂灌肠造影30例,盲肠异位29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可分成两大病理类型:(1)单纯型肠旋转不良9例,无索带肘迫或中肠扭转;(2)复合型肠旋转不良36例,伴有索带压迫或(和)中肠扭转。腹部X线平片异常均为非特异性表现。钡餐造影适合于非完全梗阻病例。钡剂灌肠对十二指肠完全梗阻病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牙龈卟啉菌菌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龈卟咻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是目前获得公认的一种牙周致病菌。Pg含有大量毒性因子,如蛋白酶、菌毛、脂多糖、血凝索等。其中菌毛(Pili,fimbriae)在牙周致病作用中占据了一个重要地位,而且与Pg在口腔的定植有关。因其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成为牙龈卟咻菌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就Pg菌毛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三甲专科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现况,为降低职业暴露风险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某三甲专科医院2018—2020年发生的职业暴露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从职业暴露的工作类别、工龄、种类、病原体类别等方面开展统计分析,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8—2020年,该院共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114例,其中锐器伤暴露94例,占比最高(82.5%);护士发生职业暴露64例,占比最高(56.1%);工龄≤1年人员发生职业暴露70例,占比最高(61.4%);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处理丢弃针头等锐器物(35.9%)和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22.8%)等环节。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职业类别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类型不同,医技人员和护士发生血液/体液暴露比例更高(x2=9.774,P<0.05)。对所有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康随访档案,定期追踪监测,尚未发现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 通过对低年资医务人员和工勤人员职业防护的精准培训、强化标准预防和标准化操作规程、提供安全用具、完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监测和防护体系等综合性集束化措施,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为采取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种改进的局部淋巴结试验--噻唑蓝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局部淋巴结试验 (LLNA) :小鼠耳后皮肤受致敏性化学物质刺激后 ,耳后淋巴结细胞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增殖 ,据此来评价化学品是否具有致敏性及致敏强度。该试验周期短 ,所用动物数少。近年来 ,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欧洲化学工业生态学与毒理学中心 (ECETOC)等组织将它列入评价皮肤致敏物的首选方法。但现行的LLNA ,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现用噻唑蓝 (MTT)取代同位素来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程度 ,探讨其在评价化学品致敏性中应用的可行性。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处理 雄性Balb c小鼠 ,合格批号 :(FCXK11 0 0 0 0 0 6 ) ,由中国…  相似文献   
7.
耻骨联合分离多见于妊娠和产后,症见孕妇或产妇耻骨联合疼痛,笔者经中药治疗收效满意。现结合实例进行讨论如下。例1.周某,女,28岁,1996年9月21日初诊。妊娠8个月开始感耻骨联合不适,按之疼痛,妊娠9个月时,耻骨联合疼痛加剧。妇产科诊断,耻骨联合分...  相似文献   
8.
肠道缺血再灌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肠道遭受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道微环境的改变会活化巨噬细胞并诱导其极化,再灌注后调控M1/M2型的比例能有效控制肠道炎症,改善肠道细胞凋亡坏死,更快速地恢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远期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巨噬细胞极化在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讨论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各个时期中不同巨噬细胞群的存在意义,总结巨噬细胞参与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信号通路。明确巨噬细胞功能极化机制,可能为多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偏瘫是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后遗症。中医称“中风”。病情危重,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近年来我科收治中风后遗症58例。此组病例的诊断均符合1983年全国中风专题讨论会制订标准。按照全国统一分型标准入院时均为中经络。经治疗后,除一例转入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慢性病死亡率变化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定量测量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福建省人群慢性病死亡率变化的影响,估计非人口因素在疾病死亡变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分析1993—1995年及2003—2005年我省死因登记系统监测资料,计算人群死亡率变化由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引起的比例。[结果]城市地区人口结构稳定,非人口因素作用影响更大;农村地区人口老化程度加快,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共同影响死亡率的变化。1993—2005年肺癌、乳腺癌及糖尿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城市地区80%以上是非人口因素的作用,农村地区非人口因素作用也占了50%左右。[结论]慢性病主要由行为危险因素引起,要降低其死亡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们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