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脑卒中最强的独立危险因素,15%的脑卒中事件与Af有关~([1]).因此,恢复窦性心律不仅可改善症状,而且可减少血栓栓塞,降低患者死亡率.临床上,Af多发于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及瓣膜病变等基础病变之上,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Af的发生率不断增高,有关Af的预防,尤其是高危人群Af的预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遗传性心脏病,可导致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甚至心律失常性猝死等严重的并发症。根据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发布的关于HCM的指南,HCM的定义是指无法用异常负荷来解释的左心室肥厚(left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肥厚性心肌病(HCM)合并高血压(HTN)患者与HCM未合并HTN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70例HC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HTN将其分为HCM合并HTN组(n=57)和HCM未合并HTN组(n=113)。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超声参数及用药情况。【结果】HCM合并HTN组患者的年龄及吸烟史、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房颤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HCM合并HTN组升主动脉内径、A峰流速明显大于HCM未合并H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合并HTN组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硝酸酯类的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HCM未合并HTN组(P<0.05)。【结论】HCM和HTN两者疾病可同时共患,伴HTN的HCM患者患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的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B型利钠肽(BNP)结合受体利钠肽受体A(NPR-A)和利钠肽受体C(NPR-C)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78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4周组(N4组)、假手术4周组(F4组)、手术4周组(T4组)、正常12周组(N12组)、假手术12周组(F12组)、手术12周组(T12组),每组13只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分别在第4、12周检测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腹主动脉内径、心脏重量指数、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左心室NPR-A、NPR-C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T12组比较,N4、F4、T4、N12、F12组大鼠LVFF、FS明显上升(P<0.05);与T4组比较,N4、F4、N12、F12组大鼠LVEF、FS明显上升(P<0.05),N4、F4、N12、F12、T12组大鼠NPR-A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T4、T12组比较,N4、F4、N12、F12组大鼠NPR-C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心脏NPR-AmRNA表达只在心力衰竭早期上调,而心脏NPR-C mRNA的表达在心力衰竭早期及晚期均上调。  相似文献   
6.
邓婷智  欧柏青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208-2209
1 病历 患者,女,75岁,于入院前3 h误服"中药外用止痛搽剂"3ml(具体不祥)后出现心悸,胸闷,头昏,昏倒一次,伴全身乏力,大汗淋漓,当时无恶心、呕吐,无抽搐,无视物模糊,无耳鸣,无口唇及四肢麻木,无大小便失禁.被家人发现后急送入医院.  相似文献   
7.
脑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最终转归,脑钠肽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新指标,以及作为一类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都有其重要的价值.在国内外颇受关注.脑钠肽的作用机制也在不断探索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合并高血压(HTN)与未合并HTN的不同类型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临床特点。方法:将HCM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HOCM组,40例)、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组(IVSHCM组,88例)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AHCM组,42例),对3组疾病诊断年龄、性别、合并症、心电图、症状、药物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再按是否合并HTN,将以上3组各分为2个亚组,对6个亚组疾病诊断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及首诊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比较。结果:HOCM组、IVSHCM组与AHCM组疾病诊断年龄、性别、临床症状、首诊超声心动图参数、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T波改变、左室面高电压、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OCM组住院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全因住院率,P=0.003;因HCM住院率,P=0.04);HOCM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使用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AHCM未合并HTN亚组,其室间隔厚度明显小于HOCM及IVSHCM未合并HTN亚组(均P0.05);HOCM未合并HTN亚组,其主动脉最大压差(AomaxPG)、主动脉最大流速(AoVmax)明显高于IVSHCM和AHCM未合并HTN亚组(均P0.05);HOCM两亚组,其左室流出道最大流速(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velocity,LVOTV)均高于另外两组相应亚组(均P0.05)。结论:HOCM住院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HCM,HTN对于不同类型HCM的临床表现及常规超声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延长(72 h)动态心电图监测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非持续性室速(NSVT)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对其行连续72 h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是否检出NSVT将其分为NSVT组(n=30)和无NSVT组(n=50),分析组间HRV指标的差异及NSVT与24 h、48 h、72 h的HRV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NSVT组中各项时域指标均低于无NSVT组,但两组间仅24 h内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频域指标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SVT组LF/HF显著高于无NSV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中的各项时域及频域指标在24 h、72 h仅SDNN、LF/HF与NVST显著相关,48 h时SDNN、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平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数的百分比(PNN50)、LF/HF与NVST显著相关性,仅48 h中SDNN与NSVT成中等程度相关,其余指标与NSVT成低度相关.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NSVT的检出率呈升高的趋势,而SDNN均值则随之降低,NYHA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72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慢性心衰患者的HRV与NSVT有一定的相关性,SDNN降低及LF/HF升高可作为NSVT的预测因子,从而进一步判断心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PO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23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发生POD 51例(POD组)、未发生POD172例(非POD组)。比较两组术前GNRI和NLR。收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O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NRI、NLR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POD的预测效能。结果 POD组GNRI低于非POD组,NLR高于非POD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1,95%CI:1.019~1.146)、脑卒中(OR=2.712,95%CI:1.011~7.271)、NLR(OR=1.484,95%CI:1.021~2.156)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而GNRI(OR=0.880,95%CI:0.825~0.940)则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