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儿童肾移植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肾移植的指征、手术特点,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1993年1月~2004年5月完成12~17岁9例儿童肾移植,原发病7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为药物性(丁胺卡那霉素)肾脏损害、1例为Alport综合征。供肾获取均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供肾热缺血时间3~8 min,平均4.5 min,冷缺血时间5~14 h,平均8.5 h,以保证供肾质量;除1例患者经腹部供肾动脉与受者髂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外,其余患者均与成人肾移植手术方式相同;围手术期甲基泼尼松(MP)用量为2 g,采用三联用药方案:环孢素A(CsA)或普乐可复(FK506)加硫唑嘌呤(AzA)或霉酚酸酯(MMF)加泼尼松(Pred)。结果所有患者肾功能均在3~12 d恢复正常(血肌酐为77~131μmol.L-1);除第1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出现供体输尿管末端缺血坏死、经再次手术后痊愈,余无其他外科并发症;2例次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应用MP0.5 g.d-1,3 d后逆转;Alport综合征患者1年2个月后出现蛋白尿,经治疗无明显好转,但血肌酐维持在116~172μmol.L-1之间;所有移植肾存活至少1年以上,最长存活12年。结论良好的组织配型和供体质量、恰当的手术方式及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方案,以及术后严密监测是提高儿童肾移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和白血病,由于其表现不典型,临床上易发生误诊误治,现将我们先后收治的经坐骨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实体肿瘤中PAPPA2突变肿瘤免疫微环境特征及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应答的相关性。方法8 887例实体瘤患者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表达谱数据及临床随访数据从TCGA数据库下载得到,不同实体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客观缓解率由文献报道中获得。结果表达谱数据分析发现PAPPA2突变型患者具有更高的IFNG、STAT1等T细胞应答相关分子表达,且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相关信号通路活化。进一步临床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瘤种中PAPPA2突变的发生率与其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研究提示PAPPA2突变可能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应答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后,可为患者实施精准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合并海洋性贫血的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洋性贫血对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为46例合并海洋性贫血的尿毒症患者施行。肾移植(海洋性贫血组),其中α海洋性贫血26例,β海洋性贫血20例,观察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和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贫血的纠正情况,对于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者,记录其。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并测定血肌酐值。以同期施行的131例。肾移植(均伴有程度不等的贫血,但非海洋性贫血)为对照。结果海洋性贫血组DGF的发生率为26.1%,对照组为23.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人、肾均存活,且未失访的患者,海洋性贫血组有39例,对照组有109例,6个月内,海洋性贫血组30.8%发生排斥反应,对照组32.1%发生排斥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洋性贫血组的血肌酐值为(121±20)μmol/L,对照组为(128±33)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洋性贫血组79.5%的贫血得到纠正,对照组76.1%的贫血得到纠正,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海洋性贫血的尿毒症患者可接受肾移植治疗,临床效果与不合并该病者相仿。  相似文献   
5.
带蒂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1994年7月~2003年4月,我科应用8种手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的软组织缺损4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多囊肾(polycystic kidney,PKD)是一类遗传性肾脏疾病,其病程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并发尿毒症[1].PKD中5%~10%的透析患者原发病为PKD[2].肾移植是终末期PKD最理想的治疗方法.现将我院自1993年开展肾移植以来收治的8例PKD施行肾移植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3年5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行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51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综合治疗结合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措施,B组采用常规的综合救治措施,未进行过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同一时段的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气变化以及两组患者病死率的情况。结果与B组常规治疗后比较,A组患者在体温、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以及酸碱平衡有更明显的改善(P〈0.05)。A组24例患者经治疗后22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死亡率为8.33%;其中8例并发ARDS,有2例发展为MODS后死亡;B组27例患者经治疗后18例治愈出院,死亡9例,死亡率为33.3%;其中13例并发ARDS,有8例出现MODS,两组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是能有效地缓解症状,清除炎症介质,有助于重建机体免疫内稳状态,并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及水电解质平衡,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从而为重症感染的救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估PD-1多态性rs10204525和中国人上消化道癌症(UGIC)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共纳入4项研究(2536例UGIC病例和3491例对照人群),应用Stata统计包12.0进行荟萃分析,采用95%置信区间(CI)的合并的比值比(OR)评价PD-1多态性rs10204525与中国人UGIC风险的相关性。 结果荟萃分析显示:rs10204525在纯合子(GG vs AA:OR=0.81,95% CI=0.58~1.15,P=0.236)、杂合子(AG vs AA:OR=0.97,95% CI=0.87~1.08,P=0.523)、显性(AG+GG vs AA:OR=0.95,95% CI=0.86~1.05,P=0.333)、隐性(GG vs AG+AA:OR=0.82,95% CI=0.58~1.16,P=0.263)和等位(T vs C:OR=0.95,95% CI=0.88~1.03,P=0.211)基因模型中,与中国人UGIC风险没有相关性。 结论PD-1的多态性rs10204525与中国人UGIC风险没有显著相关性,这个结论在纯合子、杂合子、显性、隐性和等位基因模型中均成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供体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采取原位灌注并联合切取供体肝、肾69例次,联合切取肝、肾、胰及十二指肠3例次。结果 72例次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均获成功。热缺血时间为(2.2±0.6)min,建立灌注系统的时间为(1.7±0.4)min,切取时间为(17±3.2)min,在本院完成肝移植3例次,肝肾联合移植1例次,肾移植113例次;协作单位完成肝移植61例次,肾移植24例次,手术均获成功。结论供体原位灌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可明显缩短热缺血时间,提高供体器官质量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